【摘要】通過相機記錄生態和諧的美,讓人類懷著敬畏的心去感受大自然的真與美,體會大自然帶來的感動,喚醒大家關愛自然,與自然和諧共進。
【關鍵詞】攝影者;生態文明;自然和諧美;責任感
大千世界,瑰麗無比。生態文化是人類文化發展的最新取向,現代工業高度發展創造了巨大的物質財富,同時導致了嚴重的環境危機和生態惡化,為了不斷做大“經濟餡餅”,滿足貪婪的物質消費欲望,人類向自然開戰,向自己的同類索取。人類失去了敬畏自然和尊重生命之心,不斷地消滅其它物種和生命,正在成為“生命的孤獨者”,難以享受到與其它物種和生命共存共娛的歡樂。所以攝影者應拿起手中的相機通過記錄生態和諧的美,留下最真實的記錄,讓人類懷著敬畏的心去感受大自然的真與美,體會大自然帶來的感動,喚醒大家關愛自然,與自然和諧共進。
如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擁有相機的人們也越來越多。因此舉辦各類攝影比賽也是越來越多了,在各類攝影比賽中要求反映生態或與生態有關聯內容的攝影比賽為最多,如吉林省齊齊哈爾市的扎龍自然保護區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大批攝影者和觀光團,這也表明生態對我們生活太重要了。如何拍好生態攝影有以下幾點與同志們商討。
首先讓自己成為一名生態環境型的攝影家。生態攝影涉及的范圍很廣從植物到鳥類、昆蟲以及成群的野生動物等,涉足這一領域,除了必須熟練掌握攝影技術之外,你還需要具備(像生物學家、鳥類學家或動物學家所擁有的)特殊專業知識,這一點是非常有用的。在一年當中,必須知道什么地方和什么時候能找到你所選定的生態拍攝最佳地點和時間,特別是它們(動物和鳥類等)定時飲水和覓食習慣的掌握,將有助于你抓下那動人的一刻。如拍攝地點的安排十分講究諸如蝴蝶養殖場、植物保護區或科學考察公園這類圍場內,那里棲息著許多動物的優良品種并且其生存環境自然合理。動物園是拍攝動物的最好去的地方,但那里的動物生存環境通常不太令人滿意,而且“籠中物” 的表現與棲息在荒野中的動物的行為一般有很大差異。這要求攝影家去更多地了解和掌握生態環境這方面的知識。也是提供你一個不斷投入這個專業性題材的原動力。成功拍攝生態照片的秘訣在于,明確地再現被攝體及其生存環境,同時又要使作品具有創造性,使非專業人員也能夠欣賞。
其次,攝影家要有極大的耐心和認真。在拍攝動物和鳥類時你需要具備善于尋找拍攝地點的能力外,要善于偷偷地接近被攝物、富有觀察性和極大的耐性,在拍攝一些野生動物時必須偽裝的和大自然一樣,躲在隱蔽處、等候和拍攝你的目標較合適。但時常會受到惱人的昆蟲襲擊,如點蚊香有動物在幾里外就可以聞到這種嗆鼻的味道。會使你的拍攝計劃泡湯。在拍攝花卉和植物時,要在自然環境中挑選完美的樣品,強調突出的形狀、結構和色彩。如果是科學用途,把用于顯示被攝物尺寸的比例尺收入畫面。拍攝重要科學記錄照片要遵循兩條規則:一條是要詳細記匯出日記內容,包括:被攝物名稱、拍攝地點和時間。
再次是器材和技術,作為一名生態攝影師,總會遇到各種復雜的拍攝環境,嚴寒的高原、灼熱的沙漠、大雨滂沱的熱帶雨林,要求相機能夠應對這所有的環境。在專業生態攝影的領域,135的數碼相機還是最好的選擇。不僅因為你有機會選擇各種鏡頭,如今數碼相機也給生態攝影帶來了更多的便利。一個小小的數碼伴侶能儲存上萬張照片,傳統相機可要帶一大麻袋的膠卷了。從曝光是否正確、被攝物體是否模糊到畫面是否完美等等都能在拍攝后及時知曉,特別是其微距功能在靜態花卉或昆蟲生態拍攝上,更顯其優勢。一個重量輕且穩固的三腳架也是不可少的。
另外生態攝影的道德規范是每一個生態拍攝者都應該嚴肅對待的問題。
1、永遠把拍攝主體的安全放在首位,.確保你的行為不會引起拍攝主體的任何身體傷害。
2、不能為了拍攝而做會引起拍攝主體產生永久性改變其自然行為的事情。包括:馴化、長期使用誘餌等。
3、不能為了拍攝而以任何方式關押一頭動物以吸引捕食者。
4、不能以拍攝為目的而對動物進行改變其行為的麻醉或者約束。
5、當你在拍攝的時候必須了解并且遵守當地以及國家關于野生動物的法律。
6、尊重那些給予你幫助的個人或者單位,給他們信任并支付得當的報酬,只要有可能,把你拍攝的部分照片留給幫助過你的個人或者保護區。
7、你拍攝的影像如果會造成對拍攝主體不正常的、不真實的、會造成誤解的信息都必須去除。
8、在你拍攝之前,一定要調研并且了解你的拍攝主體。不要因為自己的無知和莽撞,而激怒它們或對它們造成傷害。
在野外拍攝中的具體注意事項:
1、在你離開拍攝地點之前,恢復它的原貌。
2、你必須明白并且提防,有些敏感的物種可能就因為你的氣味而永久離開其所在的區域。
3、如果沒有特別的必要性,讓你和你的同伴和拍攝主體保持足夠的距離。
4、夜間使用人造光源拍攝時,要防止拍攝主體有被其它動物攻擊或者捕食的危險。
5、要為預料之外的近距離遭遇做好準備,以防止對拍攝主體造成傷害。尤其是需要準備應付你的拍攝活動可能會引來好奇的人群,它們可能會對拍攝主體造成危險。
6、你必須明白,拍攝動物的巢穴或者鳥巢的時候很可能招來捕食者。
7、使用馴養或者俘獲的動物來拍攝的時候需要確保拍攝主體得到正確的照料,動物的馴養員或管理者在拍攝期間必須始終在場。
“生態攝影”是以攝影為手段來反映物種與物種、物種與其生境間相互關系的一種新的攝影理念,它是人們對生態思考的產物,反映的是生態文明中社會人的道德觀和價值觀,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當前,生態問題已經成為嚴重制約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最大瓶頸,生態危機迫使人們進行深刻的文化反思和新的文明抉擇。因此,關注當今中國的生態狀況,并通過鏡頭表現出來,記錄下社會變革過程中產生的生態問題,引起當代社會的關注和思考,留給后來人我們的認識和軌跡,這是時代賦予生態攝影者的神圣使命。希望攝影愛好者共同關注和參與到中國的生態攝影中來,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態文明社會作出攝影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