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會是基層群眾自治組織,因此不可能像國家干部那樣完全依靠政府的權力與權威開展工作。那么村干部靠什么治村呢?筆者依據自己工作20余年的農村工作經驗,提出如下一些看法。
鄉鎮黨委、政府的支持是前提
村黨支部、村委會是在鄉鎮黨委、政府直接領導與指導下開展工作的,村干部治村必須依靠鄉鎮黨委、政府的支持。
依靠鄉鎮黨委、政府的權威。村干部無論多么有能力與威望,都必須在不同程度上依靠鄉鎮黨委、政府的權威來治理村莊。一些村干部在開展工作時,常常喜歡對村民說:“這是鄉(鎮)黨委、政府的決定?!边@樣便于工作的開展。
一些工作需依靠鄉鎮干部直接參與。首先,鄉村是熟人社會,想當村干部得經過民主選舉,治村也需要村民的支持。因此,村里的一些如計劃生育等易得罪人的工作,村干部一般不好出面解決,但這些又是必須完成的任務,于是需依靠鄉鎮干部的直接參與來做好這些工作。其次,村干部在治村中遇到一些啃不動的“硬骨頭”、“釘子戶”,也得靠鄉鎮干部出面解決。再次,村干部的個人威信得靠鄉鎮政府來維護。在農村,筆者經常遇到一些村干部與村民發生沖突,村干部被打的事例,最后都是靠鄉鎮政府出面協調,村干部才能繼續干下去。
依靠政策、法律來治理村莊?,F在,村民的法制觀念日漸增強,村干部在治村時,要注重運用并依照政策、法律來開展工作。
依靠上級政府的經濟支持來發展村級經濟。現在,上級政府部門對農村的各項投入與扶持越來越多,發展村級經濟,需要依靠上級部門的支持。
家族、宗族勢力支持是基礎
家族、宗族勢力是農村中的主要勢力,當村干部的人只有本家族、宗族人口多、勢力強,這樣做事才有人支持。
家族勢力。家族不僅包括父系血親,而且還包括母系血親和姻親,在農村,這是一股人數眾多、不可輕視的勢力,是村干部天然的支持力量。
宗族勢力。宗族,指父系單親家族。在不少農村中,宗族勢力是非常強勢的,當村干部,沒有宗族勢力的支持,要想把村莊治理好是很困難的。(參見本期21頁《村干部如何與宗族勢力博弈》——編者)
村莊勢力。筆者在多年的工作中發現,村干部所在的自然村或者村民小組,如果團結得好,不僅是村干部選舉時的票源,更是村干部治理整個村的重要支持力量。
此外,在姓氏人數相對均衡的雜姓村,村干部要把志同道合的村民作為自己的支持力量??傊甯刹恐卫泶迩f必須要有一定數量的村民或者勢力的支持。這是群眾基礎,不是搞團團伙伙。
村干部個人能力是關鍵
“打鐵還得本身硬”,要把一個村治理得井井有條,主要得靠村干部個人能力。
經濟能力。這是村干部開展工作、治理村莊的首要能力,是獲得村民認可與尊重的重要條件。村干部家庭富裕,在村民中就會有一定的威信,帶領村民共同致富就有底氣,治村就有堅實的基礎?!白约杭依锏慕洕几悴缓茫€搞得好一個村?”這是筆者下村時聽到的一些村民對家庭經濟條件不好的村干部的評價。
整合能力。就是團結、凝聚與領導村民的能力。首先,要把自己的家族勢力整合起來。能夠做到這點,村干部治村有人支持,也就有了基本的依靠力量?!皩ψ约旱挠H戚都不好,還能對我們外人好?”這是村民對這類干部的說法。其次,要把自己在本村莊的宗族勢力整合起來。在雜姓村,體現在團結與凝聚本姓氏的人。在同姓村,則需團結與凝聚本房頭(一個村莊,幾兄弟繁衍出來的后代,依據祖先不同,而分成長房、二房、三房……)的人,在宗族內部說話算數,成為核心人物,治理村莊就更有基礎了。第三,要把自己所在組、自然村的人都團結起來,整合成一個整體。農村田、土、山、水塘、宅基地等資源都屬于本組(自然村)所有,能否公平、公正、妥善、圓滿地處理好這些事情,是村干部樹立威信的基礎。能夠做到先公后私、先人后己、就能得到人們的信任,威信就建立起來了,再通過村民的口口相傳“某某很行、很有能力”,村干部在整個村就有威信了。
社交能力。就是村干部與外界打交道的能力。村干部必須與外界聯系,其社交能力關系到村莊的穩定與發展。
善于同政府干部打交道的村干部,村里獲取資金、項目的機會就會很多;村莊與村莊之間因為山林水事、日常生活等因素,難免產生一些矛盾糾紛。善于與周邊村莊交往的村干部,遇到涉及到雙方村莊之間的麻煩事時,就能把問題及時處理在萌芽狀態;村干部善于同本村莊在外工作、經商的成功人士交往,在興辦公益事業時往往能夠獲得較多支持與幫助。而在外的成功人士的認可,又會進一步加強村干部在村莊的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