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對仿古磚生產過程中出現落臟缺陷的原因進行了詳細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供廣大讀者參考。
關鍵詞:仿古磚;落臟;分析
1引 言
在仿古磚的生產過程中,有一種常見缺陷就是磚面落臟,如果控制不好,對產品質量的殺傷力很大。與拋光磚不同,拋光磚需要進行后期拋光,這個過程可以將一些沒有滲透到坯體內部的落臟消除掉,而仿古磚雖然現在部分產品也有拋釉的工序,但是拋釉產品畢竟只是占一小部分,而且拋削量也不大,而對于拋釉磚,有落臟的產品也將按降級處理,影響產品的優等率。生產過程中產品的落臟是多種多樣的,產生的原因也各有區別,現就對各工序產生落臟的原因作一分析。
2仿古磚落臟原因分析
2.1干燥窯落臟
干燥窯的落臟有粉末狀落臟和滴水落臟,因為干燥窯煙氣中的水分比較大,且被煙氣污染后呈一定的酸性,不管是粉末落臟還是滴水落臟,都會有帶酸性的水分滲入到磚坯內部,經過窯爐燒成后,被污染的磚坯處就出現鼓包現象,在釉面形成凸起,使產品降級,嚴重時還會破壞整個釉面。
這種缺陷在老式的干燥窯更容易出現,主要是由于窯爐內空不夠引起的,在解決的過程中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 目前各廠的干燥窯都是利用燒成窯的煙氣作為熱源,煙氣中的水分含量比較大,尤其是在使用水煤氣做燃料的窯爐中,煙氣中的水分更大,因此應適當降低產品的入窯水分,以減少煙氣中的水分;
(2) 排濕要有足夠的抽力,且排濕不能太集中,必要時盡量不用頂抽;
(3) 要保證窯內有足夠高的溫度,防止因溫度過低導致煙氣中的水分達到露點而造成落臟。
2.2磚坯本身造成的落臟
磚坯落臟一種是由坯體崩邊角造成的,另一種是磚底粉造成的。磚坯在窯內運行過程中,出現磚與磚之間或磚與輥棒之間相互摩擦時,易造成磚邊破損,破損的磚渣在窯內氣流的作用下,飛到磚面形成磚渣落臟。在成形時使用壓機正打的模芯時,由于磚坯邊角的壓力不夠,強度相對較差,在傳輸的過程中更容易崩裂。如果磚底的涂層太厚,在磚的運行過程中磚底粉會自然脫落,大些的顆粒就會飛到磚面造成落臟。
對于這種落臟,首先要在磚坯進窯前對磚坯進行處理:用銑邊機對磚邊進行處理,用篩網等去掉磚坯的尖角,控制坯體保護層的厚度。在窯內保證走磚的整齊,并防止磚面上的雜物進入燒成帶,在上窯道某一位置插入一根貫穿兩側窯墻的風管(又稱吹塵管),用高壓風將磚面上的落灰等雜物吹離磚面。裝吹塵管后有兩個問題,一是吹塵管本身腐蝕造成鐵銹落臟;二是風壓太高,在吹向磚面后會有一個反彈,將吹塵管往前約2~3m處的氣流攪亂。又因為很多進窯的灰塵都在此段吹落,使該段和吹塵管本身更容易沉積較多的灰塵,造成落臟,因此,吹塵管也要經常清理。
2.3窯頂落臟
窯頂落臟有兩個主要原因:
(1) 耐火材料本身的落臟,耐火材料質量不好,抗渣性差,容易崩邊角,產生的碎渣掉落到磚面上,造成落臟;
(2) 窯頂積灰,一是砌筑不平整,臺階位處容易造成窯頂積灰,二是吊頂磚腐蝕脫落后,脫落的部位容易造成窯頂積灰,積灰不能承受自身重量或受到外界震動(如在窯頂走動、排煙支閘尤其是窯頂的支閘沒固定好、排煙風機震動、窯邊施工等)時,就會脫落造成磚面落臟。因此要求耐火材料抗渣性、耐腐蝕性好;還要加強施工管理,盡量使窯頂處于一個平面,避免高低不平的現象。
2.4排煙風管造成的落臟
一種是排煙風管內側壁和閘板上積灰;二是排煙風管的材質不好,容易腐蝕生銹,積灰和銹渣在受震動時落下,造成落臟。排煙風管要注意兩個問題:一是排煙管四周與窯頂之間的密封要做好,二是排煙管在窯頂外面的部分也要注意保溫,因為鐵質的管很容易導熱,造成散熱嚴重。
2.5擋火板造成的落臟
部分窯爐為了調節窯頭溫度,在窯頭段裝有閘板,很多閘板是不銹鋼材料的,容易導熱造成窯內跟閘板接觸的煙氣遇冷,從而容易造成滴水;二是閘板與窯頂處容易形成死角,死角容易積灰落臟;還有就是閘板與窯頂的縫隙密封不好,容易進冷風。
2.6燃燒系統造成的落臟
燃燒系統造成落臟,需注意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 助燃風的清潔度,助燃風如果不夠清潔,里面灰塵太多,而且助燃風壓不高,攜帶灰塵的能力不夠,灰塵容易在助燃分管內堆積;另外在進入燒嘴前,助燃風管有一個變徑和兩個彎頭,在經過該地方時更容易堆積灰塵,時間長了,不僅影響燃燒效果,在受外界震動或者燒嘴本身燃燒動力的影響下,容易造成落臟。所以,要定期對管路進行清潔,清潔方法是在空窯的情況下,加大助燃風壓至最高,同時敲擊管路,減少管內的灰塵。
(2) 助燃風的風壓,助燃風有兩個作用,一是助燃,保證燃料的燃燒完全,第二是保護燒嘴不被高溫腐蝕,在風壓不夠的情況下,容易導致燃燒狀況不好,同時對燒嘴的保護不夠,造成燒嘴被腐蝕。燒嘴燃燒不好,容易結焦,也就是積碳,在碳顆粒大到一定程度落到磚面時,就會造成落臟。燒嘴被腐蝕后就會在燃燒動力的推動下移入窯內,腐蝕物落到磚面造成黑色鐵銹落臟;另外為了保護燒嘴,燒嘴前面的槍套也不應太長,且上面應該開幾個小孔,以便通過助燃風,保護槍套。
(3) 燒嘴磚的抗渣性不好,在高溫情況下容易產生渣粒,吹到窯里面產生落臟。值得一提的是,不僅上槍會產生落臟,下槍同樣也會,當進入窯內的顆粒比較小時,受到熱氣體自然上升的動力影響,從一些縫隙吹到上窯道內去,在運行的過程中逐漸下落到磚面,這一點在做瓷片的窯爐體現得更明顯,在其它窯爐不是很明顯。
2.7滴水落臟
滴水落臟也是我們經常遇到的一個問題,產生原因是窯內熱空氣對水蒸氣的承載能力不夠,時間長后就會有水珠積在窯頂,一定程度后就會掉落在磚面上,影響產品質量。水珠積在窯頂上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窯頂保溫不好,二是漏風(因為窯頭段的負壓很大,容易進冷風,這一點從我們進行煙氣成分檢測的時候就可以知道,很多觀火孔即使密封嚴了,也會有冷風進入)。用一句俗語也可以解釋,就是“沒有不透風的墻”,所以保溫是很重要的。我們對窯頭排煙的調節應該是在保證窯頭溫度的情況下,盡量避免過于集中的排煙。
2.8中高溫區產生的落臟
中高溫區產生的落臟主要是由輥棒保護涂料造成的,為了保護輥棒,我們通常在高溫區的輥棒上涂一層保護涂料,如果涂料粘附性不好,涂料自身不受任何外力作用的情況下就會脫落;而即使涂料的粘附性強,在窯內受到磚坯與輥棒的摩擦時也會脫落,尤其是在磚坯底凹凸較大的情況下,摩擦力更大,保護層更容易脫落,脫落的保護層在窯內熱氣體的浮力和吹動力的作用下,會浮到上窯道去,運行的過程逐漸下落到磚面造成落臟。要避免此種情況出現,一要增加涂料的粘附性,二要保證磚坯的平穩運行,避免出現太凸或太凹的情況。
2.9冷卻帶的落臟
2.9.1急冷帶落臟
急冷帶落臟主要是急冷管被燒壞,常發生在前面兩根上急冷管,產生原因是急冷風開得太小,預熱風機抽力大,排煙風機抽力小,造成急冷前段的溫度仍然較高,急冷風管被燒壞產生鐵銹,掉落到高溫磚面造成落臟。
2.9.2緩冷帶落臟
通常緩冷帶造成落臟的幾率較小,但還是應該注意,一是抽熱風口,尤其是靠急冷的前兩個抽熱風口,風溫仍然很高,容易燒壞鐵皮,產生鐵銹,落在磚面上的鐵銹可能與磚粘附在一起,很難清理,造成落臟;除了抽熱風口外,停用的間冷風管、伸進窯內的加熱管等也會被高溫腐蝕形成落臟,因此要加強對這些設備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