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音樂性的深沉魅力

2010-12-31 00:00:00許祖華
名作欣賞·學術版 2010年11期

關鍵詞:祝福 音樂性 基本幻象 人物 我

摘 要: 《祝福》這篇小說的音樂性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基本幻象的音樂性;一是人物生命與生存狀況的音樂性;一是“我”與創作主體對對象的感覺所表現出的音樂性。這三個方面所具有的音樂性,既與音樂的一般藝術規范有一定的聯系,但更為重要的是與音樂的本質的深層契合,正是這種深層的契合使這篇小說具有了眾多深沉意蘊與魅力。

《祝福》自問世以來就受到了廣泛的關注。不同時期的人們,在不同的語境中,基于不同的知識素養和不同的思想、文化、藝術的感受對之進行了多樣的解讀和評說,其成果不說汗牛充棟,也起碼相當可觀。不過,這些解讀與評說大多囿限于小說的思想文化邏輯與藝術框架,雖不乏周全充實給人以啟迪之作,也常有巨篇宏論讓人拍案叫絕,但視野在小說文體及范式中的恒定也直接限制了藝術思維與理性評說更廣泛的展開。于是開始從音樂性的角度閱讀《祝福》這篇小說,也于是就有了這篇關于《祝福》的跨藝術閱讀的文章。

一、基本幻象的音樂性

藝術的基本幻象是美國現代美學家蘇珊·朗格提出來的,她認為,任何藝術都有它的基本幻象,這是各門藝術顯示自己的獨立存在并與別種藝術區別開來的最本質的標志。就小說來說,它的基本幻象是虛幻事件;對音樂來說,其基本幻象則是虛幻時間。《祝福》作為小說,其基本幻象與其他小說一樣,也是虛幻事件。這種虛幻事件在兩維中存在:時間與空間。空間是事件存在的環境及樣態形式,時間則是事件存在的最基本的形式,也是更為重要的形式,正如巴赫金所說:“在文學中,時空體里主導因素是時間”①,沒有時間,事件無法展開,也就不能存在。所以,“在小說中對時間的忠誠尤其重要,沒有哪部小說是不談時間的”②。小說的基本幻象與音樂基本幻象的聯系性也主要表現為時間性。不過,兩類藝術基本幻象的時間性,并不是指作為藝術展示自己內容所需要的長度,而是指作為情節發展與情緒宣泄所包含的長度。這是因為,時間性的第一方面的所指在小說與音樂中是完全一致的:小說用文字描寫事件需要一定的長度,而音樂用音響表達情感也需要一定的長度,長度盡管有不同,但這種長度——時間的性質則是同質的,都是外在、客觀的時間,主體無法干涉,也無法虛構,都具有不可隔斷的綿延性和自然邏輯的限制性。而時間性第二方面的所指由于是內在的、主觀的長度,是主體虛構的長度,這就不僅使它們在性質上有了區別,也使它們在藝術世界里有了更為意味深長的聯系。

區別是顯然的。小說中事件存在的時間可以停止,也可以逆反。正如薩特所說:“在福克納小說中,從來不存在發展,沒有任何來自未來的東西。……相反,他的現在就是無緣無故地到來而中頓。”③“現在并不存在,它只是變;一切都是過去的。”④音樂卻無法讓虛幻的時間如此;但音樂表達情感的時間可以和聲的方式重疊,讓各種對立的因素在同一的時間中再現,“把雜多導致統一,把不協調導致協調”⑤,而小說卻無法做到。但它們的聯系也是顯然的,都注重時間的線性特征和循環(重復)特征,都注意主體的時間體驗和主體賦予時間的意義等,從而使它們能用各自不同的物質材料以及不同的藝術手段在各自的世界中表達相通的喜怒哀樂的情緒與善惡分明的價值傾向,以不同的虛幻的維度構成的形式,勾連起基本幻象的時間性本質。而《祝福》基本幻象與音樂基本幻象的契合也正是在這種本質特征方面的契合。正是在這種契合中,這篇小說不僅顯示了自己跨藝術的氣度,更由此而在一個新的層面上顯示了深邃雋永的意味。

《祝福》的基本幻象事件,其主體部分——祥林嫂的遭遇,是在過去時態中存在的,但卻是由“我”在當下敘述的,也就是說,小說的基本藝術視點是現在的,是在現在時間的框架內對過去事件的回溯,是創作主體站在當下,并根據當下的時代語境對過去事件進行重新審視后的展示,從而也就使過去的事件具有了現在的意義,也勢所必然地使一切價值的評判具有了當前性與強烈鮮明的時代性。《祝福》基本幻象被呈現的時間的現在性的意義,不在于敘述者是否站在現在敘述過去的事件,也不在于其創作主體對過去事件的評判是否具有當下意識,甚至也不在于其基本幻象的時間性與音樂一樣具有在場性與當下性的特點,而在于這種現在性獲得的否定性邏輯以及悲劇的藝術范式與音樂的深沉契合。

黑格爾曾經說過,音樂現在性的獲得是以否定的方式進行的,是在新起的音響對前面音響的否定過程中獲得的。《祝福》在這方面與音樂有異曲同工之處。《祝福》在當下對過去的敘述,也首先是否定性的,當然,它否定的不僅有學界普遍認可的封建的政權、族權、夫權,更包含著主人公自身的精神病苦,特別是做穩了奴隸和想做奴隸而不得的精神病苦。而這種否定,還不是僅僅借助“我”當下的敘述表現出來的,而是通過基本幻象中時間意義的展示構成的。僅僅就對主人公精神病苦的否定來看,其否定往往具有雙重性。就祥林嫂自己的生活而言,作品所描寫的是她現在的生活,而過去的生活卻一直如影隨形地伴著她并直接地影響著她現在生活的價值與意義。當她第一次來到魯四老爺家時,小說只簡單地交代了她不幸的過去及來到魯鎮的原因:“死了當家的,所以出來做工了。”正由于過去的時間及她在過去時間中的經歷在小說中展現得特別的少,也就留下了眾多有待填充的充斥著謎團的時間空白,她現在勞作的意義及現在的時間對她的意義也就被擱置起來了。直到她被婆家人偷偷地綁架走,謎團被揭開,她現在勞作的意義及現在時間對她的意義才得以顯現。她現在對自己十分辛苦勞作的“滿足”以及“口角邊漸漸的有了笑影,臉上也白胖了”的心理與生理變化,在構成對現實時間意義肯定的同時,也在時間的鏈條上構成了對過去時間意義的否定。當然,這種否定在表層的意義上是祥林嫂自己用現在的滿足對過去的否定,深沉地看,過去時間對她的意義與現在時間對她的意義并沒有本質的區別,只有形態的差異。如果說過去她是做奴隸而不得的話,那么,現在她不過是做穩了奴隸。而當祥林嫂第二次來到魯四老爺家的時候,魯迅在深刻地揭示基本幻象中過去時間與現在時間的尖銳對立的同時,不僅否定了現在的時間對人物的意義,而且將本來是有價值的過去時間也一并否定了。祥林嫂被婆家劫走后雖然也有十分痛苦的遭遇,但兒子的出生和存在卻給了她生活的巨大意義,時間在這一階段真正成為了她作為生命個體的一種深度,一種證明自身價值與實現自身價值的刻度。但當兒子不幸悲慘地身亡后,當一切有意義的事情及其存在的時間已經過去后,祥林嫂卻始終無法從過去的時間中走出來回到現在。她之所以不管場合總是反復地念叨兒子的事情,一方面顯示了她真誠的、痛徹心脾的后悔和不能忘卻;另一方面又形象生動地表明了她對過去那段時間的刻骨銘心和無法自拔。她不愿意從過去的時間中走出來,是因為過去的生活里有她生存的全部意義與快樂,過去的時間已經被凝固在了她的主觀意識中,而現在的生活對她來說沒有任何價值,她也就在主觀上無法清醒地感受到時間的現在時態。小說寫她反復念叨兒子的事情,在情節設計的意義上是顯示了她的不幸遭遇以及后來人們對她冷漠的態度,而在本質的意義上,則揭示了她對時間意義的主觀否定。由此,在小說提供的基本幻象中我們看到,過去的時間與現在的時間在祥林嫂的生活中構成了尖銳的對立:過去的時間對她來說是有意味的,卻已經無法回去,但她卻偏偏想回去、要回去,并用反復向人念叨兒子的事的方式踐行著自己的愿望、強化著自己愿望的合理性,而這種合理性雖然在道義上是可以存在的,但在事實上又是絕對不可能存在的;現在的時間對她來說是沒有意味的,卻是現實的,是必須面對的,但她卻恰恰就是不面對,也不想面對。由此也使主體人的欲望與客觀的、不可逆轉的時間形成了相互的否定:時間的線性運動否定了她主觀的愿望;而她主觀的愿望又竭力要否定客觀的時間的運動。人物的被毀滅和小說的悲劇性也就在客觀的時間與主觀的時間意愿的尖銳的、不可調和的對立與相互否定中被邏輯地(而不是當下的“我”的敘述)導引出來了,一出悲劇,一出震撼人心靈的悲劇也就在客觀時間與主觀意識無法相協調的矛盾中被天衣無縫地完成了。

一出悲劇是完成了,但小說的意味卻還在發散。這也許就是因為這篇小說的否定與音樂一樣還是不斷地向未來開放的態勢帶來的一種良好的藝術報償。發散與開放的結果,首先是主旨的拓展。《祝福》的主旨是什么?當然首先是否定與批判。這一點通過上面的分析已經十分明確了,而這種否定與批判不僅是對制度殘忍、丑惡,不人道的否定與批判,更對民眾麻木、愚昧,不覺悟的精神狀態給予了否定與批判,這些否定和批判是直接而深刻的,是振聾發聵的,但根據前面的分析,按照小說自身的藝術邏輯,應該說,這種否定與批判只能是這篇小說的直接主旨,還不是最終的主旨,最終的主旨則是由這種否定與批判的傾向所導引出來的一個建設性的主題:重塑健全的國民性。這一建設性的主題,不僅是否定與批判傾向的導線和方向,而且也是小說最終的目的和最深沉的內涵。現在的問題是,小說要重塑的健全的國民性應該包含哪些內容?一般說來,健全的國民性在理性、社會的層面是指拋棄了愚昧的清醒的認識能力與行為能力,這是學界早已認可了的,但就生命存在的基本形式而言則是對時間的清醒感受與把握。前者是高義上的追求,后者則是健全國民性的基本內容。如果基本層面的認識沒有完成,那么,高義上的精神重塑是無法展開的。《祝福》所展示的正是重塑健全國民性的這樣一種邏輯:祥林嫂的不覺悟,固然是因為她對不合理的制度沒有清醒的認識,對自己做奴隸而不得或做穩了奴隸地位也沒有清醒的認識,但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她對自己生命存在的最基本的形式——時間都沒有清醒的認識,其結果當然就使其無法開啟自己的靈魂之窗與理性之門。這正是小說深層的主題。其次是藝術意味的豐富。在小說過去與現在時間的對立和不斷的否定中,一種藝術的張力也在這個過程中形成了。

二、人物生命與生存的音樂性

英國民族音樂學家約翰·布萊金在《人的音樂性》一書中曾經指出,音樂不是誰后天給予人的,而是人固有的基本精神特性,“很多(即使不是全部)產生音樂模式的基本過程,都可能在人類的身體構造以及人類社會中的相互作用模式中被發現。”⑥所以,音樂性是人天然具有的本性,對音樂特性的研究當然也就是對人的某種本性的研究,起碼有助于對人的本性的研究。正如馬英■和陳銘道兩位在譯校《人的音樂性》的《譯者前言》中十分中肯地斷言的一樣:“如果我們對包括音樂創作在內的音樂結構進行研究,并從整體上去學習一些關于人類相互作用的結構知識和人類思想核心性質,那么,人類賴以生存的一些結構準則也會昭然若揭。”⑦他們不僅認可了約翰·布萊金的音樂是人固有的精神特性的觀點,而且認為音樂的結構與人類賴以生存的一些結構幾乎是完全相通的。

《祝福》主要從兩個方面揭示了人物生命與生存的音樂性:一是人物生命跡象與生存狀況的音樂性;一是人物的行為所表現出的音樂性。前者往往通過人物顯在的生命跡象來揭示生存的狀況,并由此揭示人物自身的音樂性;后者則通過描寫人物最突出的行為在不露痕跡中展示人物的音樂性。但不管是在什么層面,也不管其角度有怎么的具體的區別,《祝福》都匠心獨運地在人物生命與生存的音樂性中灌注了深厚的哲學與美學意蘊,給人無窮的玩味和解讀的濃情與真趣。

人物生命跡象與生存狀況的音樂性描寫,當然要首推與主人公祥林嫂有關的描寫。這些描寫所揭示的人物生命跡象與生存狀況的音樂性,既是悲劇的,也是喜劇,是悲劇與喜劇的交融,從而在不同的情景中表明了魯迅對人的音樂性的不同價值判斷與情感傾向。

祥林嫂第一次出現在小說中時,作者是如此描寫的:

我這回在魯鎮所見的人們中,改變之大,可以說無過于她的了:五年前的花白的頭發,即今已經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臉上瘦削不堪,黃中帶黑,而且消盡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間或一輪,還可以表示她是一個活物。

我們首先來看《祝福》在第一次寫祥林嫂時對人物精神特征中的音樂性的揭示。有學者曾經指出:“音樂的表達更注重人類的內在生命。”⑧從發生學的意義上講,應該說是人的內在生命催生了音樂,而不是相反。人的內在生命之所以能催生音樂,并必然地選擇音樂承載自己內在生命的感受,是因為人的內在生命的感受比起外在生命的感受來要復雜、飄渺、模糊得多,它“就像森林中的燈火那樣地變化不定”⑨,但又要固執地尋找傾訴的渠道,當人類創造的地球上最神奇的花朵——語言都無法滿足其內在生命的需求時,音樂則以其媒介與音響的非語義性、抽象性及模糊性的特征,有效地承擔起了表達人內在生命訴求的神圣責任。從這個意義上講,人內在生命的訴求,往往是音樂性的。而祥林嫂向“我”詢問靈魂的有無的問題,在現實的意義上是其生存與死亡的人生選擇的一種需要,但在精神的意義上則是一種內在生命的訴求,其姿態、情態、心態都活脫脫地表現了人精神特性中固有的音樂性。所以,當小說中描寫出祥林嫂詢問靈魂有無問題時的神情是疑惑而又執著的時候,當這位已經完全淪為乞丐,仿佛木刻一樣的人物涉及到靈魂有無問題時“她那沒有精采的眼睛忽然發光了”的時候,當“我”躊躇、膽怯而回答得吞吞吐吐、含含糊糊的時候,人物內在生命的特性也就被清晰地展示出來了,其音樂性的本質也就在這一情節中得到了平實、直接而又形象的表現。這可以說是《祝福》對人物精神特征中音樂性揭示的典型例子。

與之相比,小說對人物外在生命跡象的音樂性的描寫雖然十分隱蔽,但在形式上卻更為生動,其藝術與思想的內容也更為深刻。

作為直接揭示祥林嫂生命跡象中音樂性的描寫的最精彩也最具有典型性的句子是“那眼珠間或一輪”。眼珠的“間或一輪”在傳神地刻畫出人物狀貌的同時,也形成了一種節奏,一種由表面的生命現象構成的節奏。這種節奏在強度上很輕軟、柔和,但在功能上則很強勁、深沉,盡管它沒有聲音,表面上僅僅只是作為人物“活著”的一種生命的跡象存在著,但卻有震撼人心的藝術效果,與音樂在這方面的藝術效果異曲同工。音樂的節奏作為“音高和休止在時間中的一種流程”,它“能把音樂的音高材料或‘音響事件’有邏輯、有秩序地組織起來,從而產生有意義、有性格、有特點的組合,進而形成音樂主題”⑩。小說中“那眼珠間或一輪”的節奏,同樣有這種藝術上的結構功效與主題功效。這一“節奏”,盡管反映的只是祥林嫂現在這一時段的生命與生存狀況,只是對人物描寫的一個片段,卻有效地勾連起了祥林嫂整個生命的歷程,它雖然是不變的,但由于描寫的基點是動態性的,描寫的內容是祥林嫂生命與生存形態巨大變化,因此,“那眼珠間或一輪”的節奏雖然不像音樂的節奏具有展開性,但在藝術邏輯上卻導引出了一系列豐富而充滿變數的懸念,一系列在內容與結構上都不能不回答的懸念,一些在審美上不能不讓人追問的懸念,諸如:既然祥林嫂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那她原來是怎樣的呢?她的生命與生存境況又為什么會發生如此巨大的變化呢?導致她發生如此變化的客觀原因是什么?有沒有她主觀上的原因?等等,由此,“那眼珠間或一輪”的節奏,就不僅僅只是人物還是“一個活物”的直接證明,只具有顯在的實證的作用與意義,而且還成為了進入人物生命歷程的一個通道,一個內在地被開通了的通道,這個通道的藝術路標指向人物生命與生存狀況的過去及導致其變化的原因;這個通道的思想路標則指向小說的主題,其功效具有了雙重的特性,從而使“那眼珠間或一輪”的節奏成為了關于人物的命運乃至整個小說創作意圖的一個舉足輕重的藝術結點,在有力而生動地勾畫出了人物生命跡象與生存狀況的巨大變化之后,小說悲劇性的主題也就水到渠成了,或者說是被“那眼珠間或一輪”的節奏,像音樂的節奏一樣,通過自身保有的內在邏輯,有秩序、有規律地組織起來并被凸現出來了。所以,這句生動、傳神的描寫,雖然是用文字完成的,在形式上沒有音樂節奏的分明形態,但卻與音樂節奏在審美效果上有異曲同工之妙,甚至比之音樂的節奏更具有可資分析的深刻內容與多樣的藝術效果。更何況這其中還包含了驚訝、同情等種種復雜的情緒,也包含了清醒的時間意識,既表明了魯迅對人的認識的某種哲理性的判斷,也在藝術的層面切中了人與音樂的種種聯系。

如果說,上面用“那眼珠間或一輪”的不變的節奏,從內到外地揭示了人物命運變化的內容與功效很值得分析的話,那么,小說后面對祥林嫂用不變的口氣、語調、話語、句式,即用不變的節奏,在不同的場合對人講述兒子的事情的行為描寫,則更值得分析,因為它更有深意。

就祥林嫂講述兒子事情的形式(包括節奏)看,這種形式由于是不變的,因此,在方式上就構成了音樂所常具有的特性——重復。重復在音樂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與意義,它既可用自己不變的特征凸現音樂的主旨與主題,也可用某種因素的反復出現構造某種特有的藝術效果,它是音樂常用的雖簡單卻藝術效果明顯的手段,所以,很多音樂家,包括很多偉大的音樂家都不能不對它垂青并在自己創作的樂曲中使用它。而祥林嫂講述兒子事件的重復既與音樂的重復作用有一致之處,但也有很顯然的不同。一致之處在于,祥林嫂講述兒子事件的方式以及事件的內容都是重復、沒有變化的,而這種重復對于小說主旨與主題的凸現是有顯然作用和意義的;而不同也是存在的,并且似乎可以說,正是這種不同在反襯出小說與音樂不同的藝術本質的同時,也揭示了從音樂的角度閱讀小說的優勢:能更好地發現小說中蘊含的,而音樂無法蘊含的內容。這種不同主要不是表現在形式與方法上,而是內容與性質上。由于祥林嫂講述兒子事件時,形式與方法是不變的,而內容又是一律的,這就使其生命與生存狀況的音樂性的重復不僅僅具有了凸現主題,尤其是小說的深沉主題的意義,而且使小說所敘的事件以及由此而來的價值判斷都發生了深刻的質變。音樂中的重復,包括節奏的重復往往只能強化某種意蘊,卻無法使意蘊發生質變,至多會使藝術效果受損。如有的樂曲由于重復過多且沒有把握好度而形成一種“惰性”,使人感到枯燥、厭煩甚至因麻木而對之無法產生反應,這也只是藝術效果上的失誤,而樂曲要表達的主題雖然會因失誤而顯得不鮮明,但主題不會質變,不會由批判的主題質變為贊賞的主題或相反。而祥林嫂的重復就不一樣了,她第一次,甚至兩次、三次、四次用重復的形式講述重復的內容,其行為還是悲劇性的,但當這種重復越過了限度,其行為則發生了質變:由悲劇性變為了喜劇性。盡管喜劇性不是祥林嫂兒子事件的本質(事件的本質是悲劇性的),也不是重復這種凸現事物特征形式的本質(重復的本質是中性的),它只是聽厭了祥林嫂重復兒子事件的人們的感覺與態度,但,事件與祥林嫂的行為畢竟借助重復的形式,在不自覺,也不情愿中發生了質變,由此也帶來了審美價值判斷與思想價值判斷的轉向:由悲劇判斷轉向喜劇判斷;由肯定性判斷轉向將“無價值的東西撕開給人看”的否定性判斷。當然,我們也應該看到,這里無價值的東西并不是祥林嫂兒子事件本身,其否定性判斷也不是指向這一事件,而是指向“重復”這種顯示事件的形式,是對祥林嫂重復向人嘮叨的形式使用過度而生發的意義與效果的否定。

三、“我”及創作主體的音樂感

《祝福》中的“我”具有多重的角色與作用。他既是作品中的一個獨立的具有充分個性的人物形象,又是作品故事,特別是主人公祥林嫂不幸遭遇以及人物生存、事件發生的自然、社會、人文環境的敘述者;他的思想認識既代表了20世紀初期現代中國知識分子的某些特點,其思想與價值意識又顯示著創作主體的理性認識與情感傾向。作為客觀存在于作品中的一個人物形象,他自身的生命狀況與行為本身是具有音樂性的,這一點前面已給予了一定的論述;而作為敘述者,其敘述的內容往往具有很強烈的音樂感,或者說是他在對象身上所感受到的音樂性。這些音樂感也可以說是創作主體的音樂感的形象反映。這些音樂感不僅極大地豐富了小說的藝術魅力,更賦予小說以很鮮明的哲理意味。

小說中有這樣一些描寫與敘述的內容:

他比先前并沒有什么大改變,單是老了些……

這是對魯四老爺的生命與生存狀況的敘述與判斷。

第二天我起得很遲,午飯之后,出去看了幾個本家和朋友;第三天也照樣。他們也都沒有什么大變化,單是老了些……

這是對一群人的生命與生存狀況的敘述與判斷。

這是魯鎮年終的大典……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買得起福禮和爆竹之類的,——今年自然也是如此。

這是對魯鎮“祝福”習俗的描寫。

前兩段的敘述與判斷雖然簡約,主要揭示的是現實中生活的人們變與不變的生命與生存狀況,但在主體的角度上表達的卻是“我”的音樂感。就現實的情況而言,小說這里對魯四老爺與“他們”的“沒有什么大的變化”的敘述與判斷而言,其潛在的指向是人物的本質沒有變化;而“單是老了些”的敘述,雖然指向人物的形態,但潛在的含義則是對時間的客觀屬性的認可。后一段對魯鎮祝福習俗的描寫,則直接地表明了一種時間意識。不管是前兩段中的感覺,還是后一段中的感覺,從主體的情況看,這些感受都是音樂的,如果進行深入的分析則可以說,這些感覺不僅是音樂的,而且是與音樂的深層特點吻合的。

所謂音樂感有兩個方面的所指:一是指對包括了音樂的基本因素聲音和節奏、音高、音強等存在形式的感覺;二是指時間感。前者是顯在的音樂感,是人通過自己的感官直接感受到的;后者是深層的音樂感,是流淌在人的生命中與意識中的感覺,是對音樂存在的本質的感覺,或者說是契合了音樂存在本質的感覺。上面所舉之例的音樂感很顯然與前者關系不大,甚至可以說沒有什么關系,但卻與后者關系密切。我的分析也主要在后一個層面上展開。

在本文的第一節就提到了“音樂是時間的藝術”這一觀點。從絕對的意義上講,時間是音樂存在的基本形式。小說所敘述的那些人與事的基本存在方式也是時間,是“我”也是創作主體魯迅本人從自己的角度對人與事的某種時間感覺,這些時間的感覺從表述到判斷雖然具有一定的客觀性,如認為魯四老爺和“他們”“單是老了些”,就表明了時間不可逆的本質特點,但更多的感覺卻不是一種線形的時間感,也不是物理學賦予的客觀時間感,而是主體抹平了歷史與現實的真實情況與客觀情況后得出的時間感,是純粹主體自我的時間感不具有客觀性,如認為魯四老爺與“他們”比先前并“沒有大改變”,雖然加了一個“大”字似乎承認他們還是有一點“變”的,認可了時間的流逝對人的客觀的制約性以及人無法離開時間而生存的規律性,但從其潛在的意識與主體的價值認可來看,“我”想要表達的是他們的生活方式、思想觀念以及價值意識的保守性與恒定性,即不變性。如果說,前兩段中所包含的時間意識的純粹主體性還是差強人意的話,那么,后一段書寫的關于祝福習俗的情景,其包含的時間意識則是地道主觀性的,徹底地剔除了時間的客觀性,完全抹平了時間過去、現在、將來的界限,表達的是年年歲歲花相似的循環時間感覺,是沒有差異的時間感。這里所說的“年年如此”,“今年自然也如此”,不僅不合物理意義的時間狀況,也與我們經驗的事實及感受相左,因為,今年的祝福雖然和以前一樣是祝福,但形式與內容上的相同并不能說明規律上的相同,更無法說明時間意義上的相同。正如我們先人所說的,萬物皆變,無事常恒,這是事物存在的規律,祝福作為一種習俗雖然年年存在,它每年也都總有一定的變化,也不可能跳出“變”的規律,只是變化的幅度也許太小人們感覺不到而已。至于時間的無法停止性和不可能中斷的特性,更在絕對的意義上使今年的祝福與以前的祝福不可能不發生變化,最直觀的事實是:今年的祝福在物理時間中已經讓去年的祝福成為了歷史,這既是常識,也是自然的規律,正如希臘哲人所說,一個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但,這種革去了時間的客觀屬性純粹以人的內在感覺為基礎形成的時間感,卻正與音樂本體內在于人而外在于己的時間性有著驚人的一致。正是這種一致性,使小說的音樂性特征不僅加強了、突出了,而且魅力也更為豐富多彩了。

正如我在文章的前面所指出的一樣,正因為“現在”成為了音樂能證明自己實有的基本時段,所以,當前化也就成了音樂形成自己時間規范的最基本的傾向,在場性則成為了音樂本體的基本時態與基本的時間屬性。小說中“我”認為魯四老爺和他們與先前相比“沒有什么大變化”,其簡樸的言說以及形成的判斷,既是人物一種現在狀況的描述,又讓人物的過去生存的時間以“我”的回憶的方式出現于“現在”生存的時間中,甚至讓人物的將來也在這種不變中得到了某種具有價值意味的暗示:如果其思想觀念與生活意義不得到改變,明年,甚至幾十年他們也不會有“大變化”,其小說的主旨也就在這種看似不起眼的簡單的敘述與判斷中,在小說展開主要內容敘述之前就已經被點染出來了,也為后面主要內容的敘述定下了一個基調;而“我”身處今年魯鎮祝福的情景中所形成的與過去魯鎮的祝福情景相比“今年自然也如此”的判斷以及所表達的時間感,則也既是對祝福這種習俗當今狀況的描述,也讓過去的時間以前提似的形式當前化了,至于“年年如此”的判斷,則是一種以想象的方式讓將來存在于現在中的時間感,一種強烈的在場性的時間意識。這種“當前化”與“在場性”時間的感受,既是海德格爾指出的人在生存中對時間的最基本、最原始的感受,也是音樂給人的最切近、最直觀的感受;這種時間感既包含了深沉的悲劇性的精神內容,揭示了人物與魯鎮社會面貌與精神面貌的停滯不前,表達了“我”的哀戚之情以及深刻的理性意識,摹寫了無聊、無奈的“我”在魯鎮這個我的故鄉的實際的生活處境,又吻合了音樂本體“現在”的時間性存在特征,構造了一種主體始終“在場”的音樂情景。在這種音樂情景中,“我”這個獨立的人物的面貌及實質也得到了清晰的映現:“我”已經不僅是一個魯鎮的“他者”了,也不僅僅是當前和后面祥林嫂悲劇命運的見證者了,而是魯鎮里第一個覺醒了的先驅,第一個從魯鎮中出走而“變”了的人,第一個獲得了深刻的理性精神的啟蒙者。也是在這種音樂情景中,作為敘述者的“我”的作用與意義在得到了應有的肯定的同時,也得到了提升:我不僅在敘述故事,我更在評判故事的性質;我不僅是我,我還是創作主體。同樣,小說第一自然段與第二自然段的作用與意義也就不僅僅是交代背景和人物了,那些看起來似乎是與主人公沒有什么必然關系的敘述與描寫,也不僅僅只起到引出“我”見到主人公祥林嫂的引子,它們實際是為整部小說深刻主題定調的一組文字,具有重要的意義。所以,小說描寫自我感受的文句,使其小說開頭的這些文字強烈的音樂感在這些文句的字里行間力透“我”的悲涼的心境表現出來,從而在文字勾畫的“我”的清醒、理性的精神境界與現實的生活世界中顯出一種音樂的情趣、音樂的時間,表達了一種語言所沒有表達也難以表達的音樂的心緒。

時間性雖然是音樂的本質,但這種本質它不是抽象、虛化地存在著的,它往往在音樂最基本、最主要的藝術形式——節奏中得到直接而感性的再現。節奏除了音的高低、對比、強弱等規范外,還有一個重要的藝術規范,這就是音的周期性循環,即重復。小說中“我”對人們與祝福習俗無變化,年年如此的主觀感受,從認識論的意義上講,揭示的也是一種循環,一種重復,是現在向過去的循環,將來對現在的重復。就我上面所引用的小說中的“我”的敘述與判斷來說,這種循環、重復的時間感,在凸顯了“我”及創作主體的寂寞感、孤獨意識以及批判意識的同時,也將主體魯迅改造國民性乃至改造整個社會的精神訴求曲折地表現出來了。這正是小說中“我”及創作主體的音樂感的思想與藝術價值之一,也正是這篇小說值得我們關注的內容與魅力之一。

作者簡介:許祖華,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

① [俄]巴赫金著,白春仁、曉河譯:《巴赫金全集》第三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75頁。

②[英]愛·摩·福斯特著,蘇炳文譯:《小說面面觀》,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25頁。

③④[法]保羅·薩特:《福克納小說中的時間:〈喧囂與騷動〉》,李文俊編選:《福克納評論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0年版,第160頁,第161頁。

⑤ 汪流等編:《藝術特征論》,文化藝術出版社1986年版,第204頁。

⑥⑦ [英]約翰·布萊金著,馬英譯;陳銘道校:《人的音樂性》,人民音樂出版社,2007年版,第24頁,第20頁。

⑧沈致隆.齊東海主編:《音樂,文化與音樂人生》,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214頁。

⑨[美]蘇珊·朗格著,劉大基譯:《情感與形式》,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6年版,第42頁。

⑩彭志敏:《音樂分析基礎教程》,人民音樂出版社,1997年版,第98頁。

(責任編輯:呂曉東)

E-mail:lvxiaodong8181@163.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精品波多野结衣|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色欲AV| 99在线国产| 亚洲AⅤ综合在线欧美一区| 依依成人精品无v国产| 思思热在线视频精品| 精品国产欧美精品v| 69av在线| 试看120秒男女啪啪免费| 亚洲第一成网站| 久久无码av三级| 国产香蕉在线视频| 伊人久综合| 理论片一区| 欧美在线视频不卡第一页| 精品色综合| 无码人妻免费| 日本手机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观看视频免费完整版| 福利视频一区| 亚洲天堂在线视频| 精品免费在线视频| 经典三级久久| 亚洲成人黄色在线观看| 国产人成在线观看| 亚洲有无码中文网| 亚洲婷婷在线视频| 区国产精品搜索视频| 国产swag在线观看| 欧洲熟妇精品视频| 亚洲三级网站| 午夜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 波多野结衣国产精品| 亚洲精品福利网站| 亚洲黄色成人| 国产肉感大码AV无码| 国内精自视频品线一二区| 国产精品成人观看视频国产 | www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高清| 中文字幕在线日本| 久久女人网|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女同| 久青草网站| AV不卡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人精品在线| 国产在线日本| 免费在线看黄网址|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播放| 六月婷婷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视频| 男女精品视频| 精品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一区二区福利视频| 色窝窝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久久高清| 亚洲欧美人成人让影院| 亚洲国产精品人久久电影| 久久免费视频6| 全裸无码专区| 国产美女久久久久不卡| 亚洲视频免| 亚洲毛片在线看| 成人在线亚洲| 久久免费看片| 好吊色国产欧美日韩免费观看| 亚洲h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19p| 色综合热无码热国产| 青青青草国产| 日韩精品免费一线在线观看| 亚洲一级毛片免费看| 丝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伊人久久福利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理论片在线播放| 在线日韩一区二区| 亚洲人成色77777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麻豆| 四虎影视8848永久精品| 99热免费在线|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入口| 国产福利在线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