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葡萄甜了“西際人”
范小輝
“連地的自筍,西際的楊梅”,這條諺語在福建省建甌市房道鎮流傳已久、是對當地高山區村名優特產的一個真實寫照。如今隨著農業經濟的多面發展,高山區的西際村名優特產已不再是楊梅一枝獨秀。這里的高山葡萄也開始“紅了起來”。
8月9日,筆者在建甌市房道鎮高海拔山村西際村看到,這里的串串葡萄掛滿葡萄園,粒大晶瑩,讓人看了止不住的喜愛,真想嘗一口。
據了解,高山區氣候種植的葡萄品質特優。為此,該村在鎮有關部門的引導下,引種“巨峰”、青堤、紅堤等優質葡萄品種,大力發展高山區葡萄,目前全村有高山區葡萄4.67公頃,其中一半面積以上還實行無雨、病害少、無鳥害、成本低的新型大棚種植。經過科學指導、精心管理,目前該村葡萄大部分已進入盛產期。今年雖遭洪災,但因海拔高,水流快,葡萄損失不大,經后期加強管理。葡萄仍獲得了豐收。這里的葡萄品質特好,價格也更高,葡萄價格在每千克5~6元,其中大棚葡萄每千克售價6元。大棚種植戶黃彩姬的葡萄被建甌城里水果店訂購,“巨峰”葡萄價格自上市以來一直在每千克6元以上,即將成熟的紅堤被以每千克10元訂購一空。西際村高山葡萄種植收入多的農戶上萬元,少的幾千元,葡萄種植戶心里甜滋滋的,真是高山葡萄甜了“西際人”。
發文登:SOD蘋果論個賣
王 波
“以前蘋果都是論斤賣,現在新上的有機SOD蘋果論個賣,直徑85毫米以上的SOD蘋果收購價1.5元一個,直徑80毫米以上的SOD蘋果1.0元一個,這會極大地增加我們果農的收入。”正在為果樹噴施SOD酶的文登市葛家鎮葛家村果農王道海高興地對筆者說。
今年初,文登市匯通果品專業合作社引進了高檔有機SOD蘋果,在葛家、米山等鎮建立了3,33公頃示范基地,成為我省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享有SOD蘋果商標使用權的果品專業合作社。
據介紹,SOD即超氧化物歧化酶。是國家衛生部批準的具有延緩衰老功能的物質之一,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疲勞、預防慢性病及其并發癥、消除化療副作用、避免手術二次危害、化解婦女氧化壓力危機等功效。目前。SOD已在藥物類、化妝品類、保健食品中廣泛應用,在水果中應用也獲得了成功。
SOD應用在果樹上,可提高優質果率,果個均勻;提高果實著色,果面光潔度好:提高含糖量0.3%~0.4%,提高果實硬度20%~30%,口感脆甜;提高抗病力,防治蘋果腐爛病可達60%~70%,蚜蟲病減輕,葉綠素含量提高,葉色濃綠,抗凍力增強;提高產量10%~15%。
“有機SOD蘋果在生產全過程,完全按照有機食品標準生產,是經過國家有機認證的果品。在病、蟲、草害防治方面,絕不使用化學合成農藥,而采用安裝太陽能滅蟲器、懸掛性誘劑、剪蟲枝、培養害蟲天敵等綜合措施,創造不利于病蟲草害孽生和有利于天敵繁衍的環境條件,保持農業生態平衡和生物多樣性,無農藥殘留,對人體無害。在培肥方面,不施用化學合成的化肥,而施用腐熟的農家肥和樹盤覆草,增加土壤有機質,增噴SOD酶,增強樹勢,從而使果實獲取全面養分,增加鐵、鈣、碘元素,富含SOD和人體必需的氨基酸、亮氨酸等。”匯通果品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宮照月介紹說。
有機SOD蘋果被中國果品流通協會評為“中華名果”,是健康、營養、安全的理想食品,深受國內外消費者青睞。匯通果品專業合作社正是看到這一巨大的市場空間,全力打造“匯潤”SOD蘋果品牌。目前,匯通果品專業合作社已與合作果農簽訂生產收購合同,對生產合格的SOD蘋果全部按照約定價收購,對不合格的SOD蘋果按普通果收購,以確保果農利益。同時,長期、統一供應果樹專用配方肥、葉面微肥、SOD酶等所需生產資料,適時組織果樹管理、新技術培訓。成熟期時,每個蘋果上都將曬有SOD注冊商標字樣,包裝箱上也將全部貼有SOD注冊商標字樣,以提高防偽能力。
“高檔有機SOD蘋果的引進,對提高文登市蘋果檔次,增加果農收入,促進全市蘋果產業健康快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文登市農業局果業站站長王洪強如是說。
平邑縣果農收入翻番 套袋蘋果成“香餑餑”
高恒春
近日,很多外地客商紛紛來到平邑縣卞橋鎮石河村無公害綠色果品生產基地,實地查看紅富士,金帥,國光等套袋品種蘋果生長情況,聽完技術員和果農們的介紹后,認為這兒的蘋果個頭大,顏色好,水分甜,使用農藥少又無公害,肯定能賣好價錢,當即簽訂合同,支付定金,以高于市場的優惠價格訂貨。這些套袋蘋果都成了“香餑餑”,
平邑縣卞橋鎮是一個蘋果生產大鎮,果農克服了原來的種植方式,學習使用新技術,根據蘋果品種套上了不同的袋子,這下可發了。套袋蘋果其實很簡單,主要有幾種方式,簡單易行好操作:一種是全套袋培育模式。即一個蘋果園、每一棵蘋果樹,在嚴格疏果的基礎上,全部套上袋,如紅星、紅富士蘋果全套袋,并且大面積推廣,首先從塑膜袋的廣泛應用拉開帷幕,蘋果全部套上塑膜袋后,可達到成本小、打藥少、增產高、果不爛、無公害、賣錢多等效果。全套袋才有高效益的概念已被越來越多的果農朋友所接受。還有一種是套紙袋與套塑膜袋相結合的全套袋技術。即:根據各地果園的實際情況和蘋果的銷售目的,或以套紙袋為主,結合套塑膜袋,或以套塑膜袋為主,結合套紙袋,甚至全部套紙袋或全部套塑膜袋,從而克服了單純套紙袋或單純套塑膜袋的局限性。在果實著色初期摘除報紙袋,并進行摘葉轉果,生產出與套雙層紙袋差不多的全紅優質果,這種套袋蘋果的好處是:幼果早套膜袋可減輕果銹,有利于幼果細胞分裂,長高樁,果面光潔;比純套紙袋增產lO%左右:套塑膜袋易封嚴袋口,可比套紙袋減少微體害蟲入袋危害率18%~54%;套紙袋時可看清套在膜袋中的蘋果形狀大小,只選果大型正的好果套紙袋,僅此一項可提高優質果率25%~35%;除紙袋后保留膜袋,果不失水,可防止常規脫紙袋后果實裸鱔受病菌的再侵染和農藥殘留;帶膜袋采收貯藏,果實脫水少,并可大大減少貯藏期爛果損失;脫紙袋后立即結合生產工藝果更易操作;無公害,因為套袋可以隔絕農藥對果實的直接污染,通過全套袋來生產優質綠色果品。套袋的同時。從根本上改變傳統的農藥使用制度,做到不使用任何高殘毒、劇毒藥劑,不使用有機磷類藥劑,不使用對害蟲已產生高抗性、嚴重破壞生態平衡的菊醑類藥劑,而以礦物源、生物藥劑、昆蟲生長調節劑、高效低毒專殺性藥劑為主,配合應用農業防治、生物防治、以蟲治蟲、膜袋保護、性誘殺等措施,來達到防治病蟲害的目的。
葡萄“喂”稻草客商競價買
一堆堆本應燒火用的枯稻草,在遼寧省沈陽市于洪區大潘鎮前馬村農民周景全手里可是“無價之寶”。用稻草增加葡萄園內土壤的有機質含量,補充葡萄生長所需的二氧化碳是周景全為種出高品質葡萄使出的怪招兒。
說老周這個招兒怪,但方法簡單又高效,就是在稻草上施些尿素進行發酵。曾經是村里農業技術員的周景全介紹,葡萄的生長共需要16種元素,一般果農施加的生物菌肥或其他種類化肥都是氮、磷、鉀,不能補充葡萄生長所需要的其它養分。而發酵后的稻草會增加土壤的有機質含量,還可以疏松土壤,使植物根系環境通透性更好。老周還說,一般種植冷棚葡萄的果農只是用通風的方法來增加二氧化碳,但這也遠遠滿足不了葡萄光合作用所需的含量,而每千克發酵后的稻草可以產生近4千克的二氧化碳氣體,形成了適于葡萄生長的小氣候。
雖說每667平方米地只省了30-50元的化肥成本,但老周說,使用發酵稻草所獲得的價值可不僅僅是這三五十元,周景全的這一怪招真是讓他受益匪淺,幾位客商爭購他家高品質葡萄。最后以競價的方式,一客商取得了周家葡萄的收購權,以高出其他農戶葡萄每千克1元的價格全部收購。怪招不但讓葡萄抬高了身價,而且還讓周景全出了名。
寧夏:設施葡萄提早上市有“良方
門惠芹 楊曉潔
入夏以來,寧夏農林科學院試驗基地——小任果業的日光溫室棚里,一串串晶瑩透亮的葡萄展開了“笑臉”,彌漫著清香,預示著今年的豐收年景。這正是由寧夏農林科學院種質資源研究所承擔的寧夏科技廳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寧夏設施葡萄優質高效栽培技術示范應用”研究帶來的新成果。
目前,寧夏回族自治區有2666.7公頃設施水果,其中葡萄占60%。由于技術問題,大多數葡萄都出現當年栽種當年結果,且產量較高,第2年減產,第3年產量降半甚至絕產的問題。針對此。寧夏農林科學院種質資源研究所2008年承擔了自治區科技廳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寧夏設施葡萄優質高效栽培技術示范應用”項目。該項目組研究人員結合生產實際,在示范推廣適宜該地區設施葡萄栽培優良品種、整形修剪、環境調控、節水灌溉、果實套袋、二氧化碳施肥和病蟲害防治等技術的基礎上,創新研究出設施葡萄打破休眠、棚中棚升溫保溫關鍵技術措施,采用此技術成果進行栽培的設施葡萄,比常規管理下葡萄提早萌芽20天左右,早上市15天。
在示范推廣新技術、新成果的同時,還針對制約寧夏設施葡萄持續穩產的瓶頸問題展開攻關研究,提出“壓蔓入土,采收后回縮修剪,輕剪放蔓”等技術措施,并創新研究出設施葡萄采收后清膛回縮修剪技術,即設施葡萄6月下旬采收后,對原有結果母蔓采取“逢四去二,逢三去一,逢二保留”,使每株樹剪留靠近地面的1~2個結果母枝,對保留的結果母枝留2~3芽短截,保留葉片,加強肥水管理,促使短截留下枝蔓芽眼快速萌發;9月中旬扣膜升溫保溫,促進花芽分化及枝條木質化。該技術有效解決了長期困擾農民制約設施葡萄持續穩產豐產“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