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農業人口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和勞動力價值的大幅提升,農村實際從事農業生產的人數逐年下降,青壯年勞力把賺取勞動力工資作為主要家庭收入而大多外出務工,農村有效勞動力銳減,果農老齡化程度逐年加重,果業后續經營存在較大問題。需勞較多且日趨精細的修剪、套袋、病蟲防治、土肥水管理等田間作業使得果園勞動力投入成本越來越高,果園收益與勞動力費用支出矛盾日益增大,果農面臨嚴峻考驗。蘋果產業要繼續發展,省力化栽培勢在必行。
1 發展省力化栽培的必要性
1.1 是解決果園后續經營問題的重要途徑
近年來,由于生產資料和勞動力成本不斷提高,果園效益下降,果農收入不穩定、工作環境較差等原因的影響,部分果農特別是青壯年果農放棄蘋果園經營改種其它果樹或轉移行業外出務工,導致部分蘋果園無人經營和粗放管理,極大地抑制了果業的健康高效發展。筆者在下鄉途中碰到一村子發包果園,其中13.3公頃蘋果園承包費每667平方米80元都無人問津,而13.3公頃核桃園每667平方米300元卻是門庭若市,問及原因,說是蘋果園管理費工、效益低,核桃園相對省力,效益高。蘋果產業的命運令人擔憂!只有發展省力化栽培才能改善果園勞動環境、減輕勞動強度、降低用工、提高生產效益,從而吸引較多的人來從事果園生產經營,有效緩解后續無人經營問題。
1.2 是提高果園效益的需要
據調查,我國蘋果園667平方米投資在4000元左右,其中勞動力投入占到了總投資的一半,據統計,陜西省2005年果園雇工成本平均每天15~20元,2009年達到32元,山東省2008年果園雇工成本平均每天為44元,個別地方達到80元,果園勞動力成本逐步升高將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加之果價低迷不穩,直接導致管理成本增加,經營效益下降。要提高果園效益,就必須走省力化栽培的路子,只有進行省力化栽培,才能降低果園生產成本,提高經營效益。
1.3 是發展現代果業的需要
現代蘋果產業的重要標志是果園機械化與數字化技術的應用,而省力化栽培的高級階段就是廣泛使用機械化和數字化。在美國、意大利、法國、日本等蘋果生產發達國家,蘋果生產依靠機械化和數字化操作,顯著降低了生產成本和勞動強度,提高了生產效率。據研究,美國一個勞動力管理18公頃蘋果園,歐洲管理4公頃,日本管理1.33公頃,中國僅管理0.33公頃,這與我國果業的機械化和數字化程度低有很大關系。要發展現代果業,就要先從省力化開始,逐步實現機械化和數字化。
1.4 是生態環保的需要
省力化栽培實行果園生草、無袋化栽培和綜合防治病蟲害技術,既有利于保護生態環境,又有利于勞動者和消費者的健康安全,符合現代果業生態環保的要求。
2 蘋果省力化栽培模式
2.1 廣泛采用接砧集約栽培
(1)大苗建園 為實現早期豐產,宜采用3年生帶分枝矮砧大苗建園,定植第2年開始結果,第4年基本進入豐產期。大苗栽植的苗木根系必須良好,主根長35厘米以上,側根30厘米以上,就近栽植,
(2)寬行密植 一般采用2~2.5米×4~4.5米的株行距,株距也可縮小到1.5米或1米,行距增大到4米以上,以保持良好的通風透光和便于機械化作業,從而大幅度降低勞動強度,減少果園用工量。
(3)簡化修剪 樹形采用細長紡錘形或高紡錘形或圓柱形,樹高3.5米左右,可直接在中心干上培養結果枝和結果枝組,全部呈下垂狀態結果。修剪上以疏、放、拉為主要手法,改傳統的精細修剪為大枝修剪,采用軟整形技術,讓每個枝都能發揮最大的能量轉換作用,保持生殖生長與營養生長的最佳平衡點,從而大大減少果園用工量。
2.2 廣泛買現果園生草與蕧蓋
改革土壤管理制度,降雨量較大或有灌溉條件的地方實行果園生草,干旱地區進行果園覆蓋,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沃土壯樹,節省土壤耕翻和除草用工。
2.3 實施無袋化栽培
現在歐洲國家的蘋果園不套袋,日本的蘋果園過去套袋,近年來也逐步發展為不套袋。在日本,不套袋生產的蘋果在市場上更受歡迎,售價更高,許多蘋果在銷售時,專門標明是無袋化栽培。而套袋在我國蘋果園管理當中是用工最多的項目,幾乎占整個生產成本的1/3。實施無袋化栽培,可以大幅度減少果園用工量。當然,無袋化栽培并不是簡單的不套袋,而是通過各種措施,使不套袋的蘋果在農藥殘留、果面光潔度、果實著色等方面達到套袋蘋果的水平,在這種情況下不套袋才是無袋化栽培。當然,在國內要進行無袋化栽培,還需要一個過程,但這將是一個發展趨勢。
2.4 綜合防治病蟲害
根據預測預報,合理用藥,盡量減少用藥次數,降低果園用工量。在日本許多無公害的免農藥果園都是利用電功能水再結合生物殺蟲技術進行果品的安全生產,既減少了用藥次數,降低果園用工,也徹底解決了化學農藥殘留所造成的生態及健康危害,很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
2.5 廣泛采用機械化作業
寬行栽培為果園機械化作業提供了可能,可因地制宜地選用割草機、旋耕機、采果機、修剪機等果園作業機械,并逐步實現施肥、噴藥、澆水自動化,最大程度將果園用工降到最低。
2.6 建立順暢的農產品流通體系
按照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由種植大戶、技術能人、銷售能人牽頭,以勞動聯合和資本聯合為紐帶形成利益聯合體,成立果農合作社,提高果農組織化程度,實現合作社內部成員間技術、市場等信息的互動交流,建立果農一合作社一市場間順暢的流通體系。使產品有序、快速地到達消費者手中,增強市場競爭力,降低市場風險。
3 未來省力化栽培發展方向
(1)繼續選育和利用更有利于省力化栽培的矮化品種和砧木,進一步簡化修剪技術。提高果園作業的勞動工效,降低勞動強度。
(2)進一步提高果園的機械化、數字化、自動化水平,逐步完善和應用精準化管理“3S”技術(遙感RS、地理信息系統GIS和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支撐的遙控監測、精準施肥、精準測產、品質評估、采收期預測、災害性天氣預測監管等現代農業技術,建設完備的現代果業生產體系。
(3)要和有機蘋果生產結合起來。形成省力化栽培模式下的有機蘋果生產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