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地果樹的昆蟲授粉,目前多數用蜜蜂授粉,但其活動溫度要求較高,相對縮短了其有效授粉時間,致使達不到理想的坐果率。為此,山東省淄博京魯生物授粉有限公司篩選了一種專為保護地作物授粉的蜂種一熊蜂,并進行工廠化生產取得成功。它活動溫度低,飛翔能力強,訪花次數多,專以花粉為食。不采蜜。為了驗證熊蜂在保護地果樹上的授粉效果,我們于2009年進行了對比試驗,現將試驗結果報告如下。
1 試材與方法
參試果樹共有桃、杏、李、大櫻桃、草莓5種,棚內用紗網隔開,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用熊蜂,另一部分用蜜蜂作對照,以增強說服力。并選擇8個棚作為調查對比棚。其中油桃棚1個。長100米,寬13米,東西向,三面有墻,中間隔開,一頭用熊蜂1箱,一頭用蜜蜂2箱:杏柵1個,長60米,寬10米,東西向,三面有墻,中間隔開,一頭用熊蜂1箱,一頭用蜜蜂1箱;李子棚1個,長70米,寬12米,東西向,三面有墻,中間隔開,一頭用熊蜂1箱,一頭用蜜蜂l箱:大櫻桃棚3個,上林鎮杭山村1個,長60米,寬20米,南北向,無墻,中間隔開,成南北2部分,南頭用熊蜂3箱,北頭用蜜蜂4箱;龍崗鎮倪家臺村1個,長50米,寬20米,東西向,無墻,中間隔開,分東西兩部分,東頭用熊蜂2箱,西頭用蜜蜂2箱;臥龍鎮北博崖村1個,長50米,寬60米,南北向,連體三個拱,西邊第1、2兩拱中間隔開,東邊兩個拱下用熊蜂7箱,西邊一個拱下用蜜蜂7箱:草莓棚1個,長60米,寬9米,中間隔開,一頭用熊蜂1箱,一頭用蜜蜂1箱。試驗用熊蜂由淄博京魯生物授粉有限公司提供。
2 試驗結果
2.1 熊蜂授粉對坐果率的影響
試驗結果表明,保護地內果樹用熊蜂授粉,與蜜蜂相比,坐果率有明顯提高。油桃提高18.7%:金太陽杏提高14.5%;李子提高7.9%;大櫻桃三個試驗點坐果率分別提高17.9%、10.2%、14.1%(表1)。

2.2 熊蜂授粉對成熟期的影響
試驗結果表明,在同一個棚內。用熊蜂授粉比用蜜蜂授粉果實成熟期提早3,5天。并且成熟較為整齊,整個采收期比蜜蜂縮短6天左右。
根據觀察,熊蜂授粉的早熟作用在謝花期就能看出。龍崗雙埠村的李子大棚,2009年2月7日始花,放入熊蜂和蜜蜂,2月17日看到,熊蜂授粉一方,花瓣已有80%變焦枯開始脫落,而蜜蜂授粉一方。花瓣仍是一片白,變焦枯脫落者不足5%。
另外,該棚還有一個不爭的事實,就是該棚門口在西邊,每天拉苫子時都是從西頭開始,故西頭見光早,提溫早,花期比東頭早1~2天。利用熊蜂授粉后。東頭反而比西頭花瓣早落,說明其早熟作用在謝花期即可看出。
從花期可以看出其早熟作用的另一個例子是,臥龍鎮北博崖村大櫻桃試驗棚,3月5日始花,放入4箱熊蜂,蜜蜂一方放入4箱蜜蜂。至3月20日追加3箱熊蜂時,蜜蜂授粉的一個拱下,有櫻桃樹20株,出現花瓣焦枯的僅2株,占10%;熊蜂授粉的二個拱下,有樹40株,出現花瓣焦枯的有32株,占80%,且焦枯待脫落的花瓣比蜜蜂授粉一方多。
2.3 果個與產量
熊蜂授粉不僅提高坐果率,而且增大果個,提高產量。試驗結果表明,除杏樹試驗棚因管理失誤未成熟就全部脫落外,油桃、李子在按統一標準疏果的情況下,平均單果質量分別比蜜蜂授粉增加3.6克和3克:大櫻桃不疏果,熊蜂授粉比蜜蜂授粉單果質量增加1.5~2克。
由于單果質量增加,坐果率提高,所以單產提高。據調查,油桃平均株產增加2千克,李子增加1.5千克,大櫻桃增加4千克。
2.4 草莓試驗結果
試驗結果表明,保護地草莓利用熊蜂進行授粉,在提高坐果率、促進早熟、增大單果質量方面,與核果類果樹一致,與蜜蜂授粉相比,熊蜂授粉坐果率提高11.2%,果實早熟3天,單果質量增加6克。其獨特表現是,畸形果率降低8.8%(表2),被葉片遮蓋的花序坐果率提高更多,達46.3%。原因是,熊蜂個體大,渾身長滿茸毛,攜帶花粉量大,授粉完全,且葉片遮蓋下的花序也能去訪花,而蜜蜂個體小,攜帶花粉量小,授粉不完全,且葉片遮蓋下的花序很少去訪花。

對葉片遮蓋花序坐果率單獨調查,熊蜂授粉和蜜蜂授粉各標記花序10個,其上花朵數分別是104朵和3朵,坐果個數分別是98個和46個,坐果率分別是94.2%和47.9%,熊蜂授粉比蜜蜂授粉坐果率提高46.3%。
草莓上用熊蜂授粉需要注意的是。其花期長,授粉期間難免打藥防治病蟲害,打藥時,應將熊蜂搬出棚外,兩天以后再搬進去,以防熊蜂中毒受害。
3 試驗結果分析
熊蜂給保護地果樹授粉,能夠提高坐果率、增大果個、促進果實早熟,我們分析都是由于熊蜂本身的特點決定的。
(1)由于熊蜂蟲體大,一般為蜜蜂的3~4倍,且全身長滿茸毛,從而攜帶花粉量大,有助于授上粉和授粉完全。另外,熊蜂活動溫度低,超過8℃就飛翔訪花,而蜜蜂活動溫度則在14℃以上。這樣,與蜜蜂相比,在我地1—2月份天氣條件下,在保護地內熊蜂每天的活動時間比蜜蜂可以延長3個小時以上。活動時間長就可以增加授粉時間,授粉的機會就多。據我們觀察,在我地高溫棚(東西向,東、西、北三面有墻)中,或者低溫棚(四周全用薄膜草苫)內有加溫保護地時,1—2月份只要晴天,一般早8時左右熊蜂就出來活動,直到下午放苫子時(一般是16:30—17:00),還不停止。而蜜蜂上午10時以后才能出來活動。下午15:30以后就回巢了。由于熊蜂的這一特點,就出現了以下效果。
①畸形果減少。特別是草莓。這一效果更加明顯。由于草莓果實種子多,如果授粉不完全,部分種子由于沒授粉而不發育,則必然產生畸形,受精的卵細胞越多,種子發育越多,果實形狀越周正,所以使用熊蜂的比蜜蜂授粉的草莓畸形果率明顯降低。
②提高坐果率。由于熊蜂活動溫度低,相對延長了授粉時間,所以使更多的花能在最佳授粉時間內授上粉,再加上授粉完全,所以坐果率比蜜蜂授粉明顯提高。另外,試驗中觀察到,熊蜂訪花時,在花內圍繞雌蕊爬一圈,因為蟲體大,雄蕊撐不住它,所以就將雄蕊壓倒,有時甚至使花瓣和雄蕊變成水漬狀(當地稱為“油爛”)。這樣就使核果類果樹的一些半完全花甚至不完全花也能授上粉,這也是坐果率提高的一個原因。
(2)熊蜂蟲體大,體力強,剛放入保護地內時,由于急于尋找花粉吃,而此時開花較少,熊蜂就借助其體力,將鈴鐺花蹬開進去吃花粉,這樣就給果樹授了粉。而蜜蜂體力達不到,不能將鈴鐺花蹬開授粉。所以熊蜂授粉的樹果實能夠早熟3~5天。
(3)熊蜂活動頻繁,飛翔速度快。訪花勤。據觀察,每頭熊蜂每小時可訪花90~100朵。同時其活動時聲音較大,聲音振動本身也可幫助授粉。根據現場觀察。一箱熊蜂(120~200頭)發出的嗡嗡聲比一箱蜜蜂(15000~20000頭)還大。這一特點彌補了蟲口數量少的不足。
(4)熊蜂只吃花粉不采蜜,花蜜留在花上,等于增加了這部分營養,所以增大了果個。
4 小結
熊蜂在保護地內為果樹授粉,活動溫度低,活動時間長,訪花數量多,授粉完全。能顯著提高果樹的坐果率,值得大力推廣。
利用熊蜂為保護地果樹授粉,放風口處必須用紗網罩嚴,以防熊蜂逃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