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鈴棗是地方良種,種植歷史悠久,為山東省重要的制干品種。在山東省鄒平縣碼頭鎮種植面積較廣,面積達100公頃,其中邵家村面積最大達28.5公頃,棗園內70年以上樹齡的棗樹約占總數的1/3,最大的樹齡達到了110年,年產鮮棗22.5萬千克,銷售收入達450萬元。種棗增收成為當地農民穩定的致富渠道。近幾年我們立足于圓鈴棗高產、無公害開發,大力推廣圓鈴棗無公害豐產栽培技術,在生產鮮棗和藥用干棗的同時生產黑棗、烏棗、蜜棗等深加工產品。使棗產品更趨于多樣化。實現圓鈴棗的二次轉化升值,并注冊了“金瑪”牌商標?,F將其無公害栽培技術總結如下:
1 主要性狀
果實近圓形,平均果質量15克,最大40克。果實紫紅色,富光澤。有韌性。不易裂果。果肩寬,廣圓,略聳起,梗洼深、中廣。環洼較寬、中深。果柄細短。果頂平,頂洼中廣。果肉厚,綠白色,質地致密,較粗,汁少,味甜,含可溶性固形物31%~35.6%??墒陈?7.0%,制干率60%~62%。干制成紅棗。含糖74%~76%,品質上等。極耐貯運。
該品種樹體年生長量較小,長勢中庸,結果早。在幼樹期修剪重點是重剪促枝,加快成形。其適應性廣,抗性強,耐干旱瘠薄。白花授粉,坐果率較高。
在鄒平產地,4月中旬萌芽,5月下旬始花,9月上中旬成熟采收,果實生育期95天左右。
2 無公害栽培技術
2.1 固址選擇
無公害生產基地必需遠離城市和交通要道,周圍無工業或礦山的直接污染源和間接污染源,在相當大的范圍內無粉塵、酸雨的侵襲,尤其在河流的上游無污染源。基地距離公路100米以外,該地域的大氣、土壤、灌溉水經檢測符合國家標準。
2.2 選用壯苗,定植建國
苗木必須選擇高度在0.8米左右、基徑0.8厘米以上。側根較多的一級苗。栽前首先將傷根進行整修,保留根系長度20厘米以上,然后用500毫克,千克的ABT生根粉溶液浸泡1~1.5小時,再用泥漿蘸根。為獲得早期產量,可以進行密植,株行距宜掌握在3米×4米或4米×6米,667平方米栽55或28株。
棗樹定植時間要適時,最好在棗芽芽眼明顯膨大時進行栽植。定植后澆足水,水滲下后要松土覆膜保墑??捎盟芰媳∧じ采w樹盤。
苗木定植后,隨即定干,定干高度一般為60厘米左右。然后用長60厘米、寬2厘米的塑料袋將主干套上,上下口扎緊,以后隨著新梢生長到1厘米長時,將上口放開,或在袋上扎孔,使新葉逐漸適應外界氣溫的變化,此法可以大大減少苗木的水分蒸發,成活率在95%以上,特別是在干旱少雨的地區,效果更為明顯。
2.3 科學施肥灌水
秋末落葉前一個月施足有機肥,在樹冠外圍向里1米,挖寬深各為80厘米的溝,根據1千克果2千克肥的標準施入有機肥。有機肥中要加入適量的果樹專用肥。對豐產密植園片根據棗樹物候期需肥特點,一般1年可進行3次追肥。第1次在萌芽前(4月上旬),第2次在開花前(5月中、下旬),第3次在幼果膨大期(6月下旬到7月下旬),氮、磷、鉀混合比為1:1:1。幼樹以追氮肥為主,氮、磷、鉀混合比為1:0.5:0.6。進人7月以后,可結合棗的病蟲防治加入0.3%磷酸二氫鉀進行根外追肥,連續噴2~3次。由于棗的抗旱能力很強。對水分的需求不高,但在有灌溉條件的地方,也可分別在萌芽花前、初花期、果實膨大期、及封凍前灌4次水。在年降雨量極少或山地無水澆條件的果園,夏季雜草生長旺盛時期,可以割草對棗樹下進行覆蓋。起到保持水分。增加土壤有機質的作用。
2.4 加強樹體管理
幼樹期修剪重點以培養樹形為主,重剪促枝,加快成形,要因樹定枝。因枝修剪,合理整形,改善光照條件。夏剪采用摘心、疏枝、除萌蘗,調節營養分配。促控結合,使其盡快形成結果樹冠。該品種適宜的樹形有小冠疏層形和自然圓頭形。
2.5 加強花期管理,?;ū9?/p>
圓鈴棗開花多、花期長,坐果率高,在生長期間落花落果現象較輕。但要進一步提高坐果率或遇到特殊的不良氣候時,可采取以下技術措施。
(1)花期“三噴”
①花期噴水?!案珊禑犸L棗花落,陰天小雨棗滿枝。”為減少焦花落花現象,5月上旬至6月下旬,當棗花開放5%時,在上午10時前和傍晚噴水。每株樹噴水2~3千克,大樹每株10千克,以水濕透葉片為度,每隔3~5天噴1次,連噴3~4次。可提高坐果率12%~35%。上午10時至下午3時是花粉散發時問,不宜噴水。
②噴灑激素和微量元素。結合葉面噴肥,在棗樹初花期和盛花期各噴1次15毫克/升赤霉素或0.3%硼砂混合液。選擇晴朗無風的天氣,于上午10時前或下午4時后均勻噴灑在樹上,每株樹噴5~15千克,噴灑要均勻全面,噴后24小時遇雨,要及時補噴,以免影響效果。
③葉面噴肥?;ㄆ趪姺士杉皶r補充樹體營養不足。初花期開始噴0.3%~0.5%尿素和磷酸二氫鉀補充急需養分,每隔5-7天噴1次,共噴3次,可增產22.6%。
(2)棗樹開甲。開甲即環剝,是棗樹花期管理中一項重要技術措施,每年都要定期進行。環剝可切斷韌皮部組織中的養分向根系運輸,使葉片合成的光合產物短時間內集中在樹冠部分,供應開花結果和幼果發育,減少落花落果。最適宜環剝時間為盛花初期。環剝部位在樹干基部20厘米左右的光滑部位。寬度為依樹齡大小、樹勢強弱而定,一般初開甲樹寬度為0.5厘米。壯樹0.8厘米,老樹0.4厘米,過弱樹不開甲。以后每年向上移約5厘米處環剝,直至第1主枝分枝處,再從樹干基部開始向上環剝。環剝后用塑料布包嚴傷口,防止病蟲害侵害又起到保濕的作用。有利于傷口愈合,傷口約一個月左右便可愈合。
具體操作方法:先用鐮刀將粗皮削掉,然后用開甲刀或菜刀從扒皮部位的中心部與樹干垂直切入,深達木質部,但不傷及木質部,切斷韌皮部,甲口要做成上平下斜的梯形槽,以避免下雨時甲口存水。
近幾年,我們還改良了開甲方法。即高位開甲和多點開甲。具體技術為:將開甲部位上移到主枝、中心干或大型結果枝上,在同一株樹上可同時對幾個主枝或大型結果枝進行開甲。這樣做的突出優點是:①可有效地預防因主干開甲不當造成死樹現象;②可入為依據不同枝的強弱有選擇的開甲;③可在開甲時留出一定量的輔養枝,從而提高樹體的生長勢。
(3)棗頭摘心。當年新生棗頭長到25-30厘米時,進行棗頭摘心,可控制發育枝的生長。增加2次枝生長。一般是弱枝輕摘心,強旺枝重摘心,主要是起到削弱頂端優勢,控制棗頭生長,減少營養消耗,緩解新梢和花果之間爭奪養分的矛盾,促進坐果。
2.6 病蟲防治
園鈴棗抗病蟲能力較強,病蟲主要有紅蜘蛛、綠刺蛾、棗落葉病等。在萌芽前對全樹噴施1次5波美度石硫合劑,在棗樹落葉后,徹底清除園內雜草和落果、落葉,集中深埋或燒毀。生長季節根據蟲害發生情況噴吡蟲啉+菊酯類,防治刺蛾等蟲害,噴1次2000倍螨死凈防治紅蜘蛛,即可控制病蟲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