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將就我國連鎖超市配送中心模式的建設這一問題進行研究,在深入分析配送中心模式建沒進程申存在的問題的基礎上,提出適宜我國連鎖超市配送中心模式。最后,分析我國今后連鎖超市配送中心模式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連鎖超市 配邋模式 配送中心共同配送
引言
連鎖超市是20世紀50年代興起的一種零售業態,近幾年來在中國迅速發展。它是“資金流、物流、信息流”高度集中、相輔相成的最佳形式。
連鎖超市實行統一進貨,由配送中心將廠家或自己加工的產品配送給各個分店,保證了各分店商品的規格、品種和質量,減少了交易次數,可以降低外部交易的信息管理費用;統一送貨,協調分配運輸設施,選擇經濟合理的運輸方式和運輸路線,降低商品的損耗;統一檢驗,對商品編號入庫,減少了分店的采購、檢驗、庫存等費用,從而減少物流成本。更為重要的是,連鎖超市通過其商品銷售信息對供應商的反饋,取得對產品生產的影響力。可以促進連鎖超市業務的發展和擴散配送中心承擔了一切采購和輸送任務,使得各分店不用分散精力與供應商打交道,從而可以專心于分店銷售業務的發展和利潤的成長,不斷開發外部市場,拓展業務。配送中心強大的作用背后是一個復雜的需要多方支持的系統,所以在建設過程中不免會有很多的問題。
1 我國連銷超市配送中心建設中存在問量的分析
1.1 配送效率低下問題
我國連鎖超市的配送中心有很多都是由原來的倉庫改建而成,缺乏與物流運作配套的技術與管理,從目前看,沒有一家超市的配送中心能夠對分店經營的商品達到100%的配送,平均配送效率只有60%-70%,即我國的零售業配送能力有限。而國外無論在什么情況下其配送效率一般都在80%-90%,足見差距所在。連鎖超市建立配送中心的目的就是要通過提高配送水平來降低整個系統總的物流成本,實現銷售利潤的最大化,因而它不是傳統的倉庫和運輸方式所能實現的。給分店經營帶來不利,連鎖超市經營的優勢也就難以發揮了。
1.2 沒有價格優勢
由于現有的一些配送中心通過一些國有大批發企業進貨,然后再分配給二級或基層的分店,配送中心實際上形成了批發與零售之間的又一個批發環節,自己特有的廠家一連鎖超市并沒有形成。對于分店來說,進貨環節不僅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了,導致成本上升。根據國外的經驗,配送中心應屬于連鎖超市中技術含量最高的部門,建立前期投入較大,運行成本較高,配送中心有一個達到盈虧平衡點的配送規模,只有當配送的店鋪數和經營規模超過盈虧平衡點時,才能夠盈利。
1.3 功能不齊全,現代化程度低
我國連鎖超市的配送中心由于很多是在原有倉庫的基礎上改造的,所以功能很不齊全,僅限于原有的存儲、保管等功能,有的連基本的分揀設備都沒有,管理和配送效率極低。隨著高科技的發展,國外的連鎖超市配送中心普遍采用了機械化和自動化作業,充分利用儲存空間。而且各種先進的電子信息系統也分別應用于配送中心的各個方面。
1.4 資金缺乏,形成惡性循環
我國連鎖超市普遍資金缺乏,因而網點一般較少,難以實現集中和大批量進貨帶來的成本降低和價格優勢,必然會影響配送中心職能的實現和作用的發揮,限制其進一步發展。同時,建設現代化的配送中心需要大量的投資,而我國目前的連鎖超市資金短缺問題一時又難以解決,于是造成了連鎖超市的配送中心設施落后,功能不全,實際是名不副實。因此,制約了連鎖超市獲得規模效應。結果就形成了連鎖超市沒有規模效益,無力投資建設配送中心的惡性循環。
2 我國連鎖超市配送中心模式的建立
通過對我國連鎖超市配送中心建設中存在問題的分析,我國的連鎖超市配送中心的建設比較適合走共同配送的道路。
共同配送是指各個連鎖超市通過溝通、交流,逐步形成共識,在相互信任的基礎上,通過一定的整合,以策略聯盟、協同組合、物流共同化等合作方式共享有限的資源,從而達到物流配送的整合,降低運營成本,提高獲利能力,進而提升商品流通效率,促進商業環境和整體社會資源的有效利用。連鎖超市可以得到以下的好處:達到配送作業的經濟規模,提高物流作業的效率,降低連鎖超市的運營成本;不需投入大量的資金、設備、土地、人力等,可以節省連鎖超市的資源;連鎖超市可以擴大市場范圍,消除原有封閉性的銷售網絡,共建共存共榮的環境。從全社會的角度來說,可以減少社會車流總量,改善交通運輸狀況;通過集中化處理,有效提高車輛的裝載率,節省物流處理空間和人力資源,實現社會資源的共享和有效利用,從而改善整體的社會生活品質。
我國的連鎖超市,根據自身的規模,可以建立適合自己發展的共同配送中心模式。
2.1 小型連鎖超市適用的配送中心模式
一些小型的地方超市,資金比較匱乏,每個連鎖超市很難建立自己的配送系統,并且小規模的連鎖超市建立配送系統后很難產生相應的經濟規模,有可能延遲盈虧平衡點的到來。這時相對勢單力薄的中小超市。若能聯合起來,與多個廠商共同出資建立配送中心負責各連鎖超市的配送業務是比較適合的。多個小型的連鎖超市與多個廠商一起共同出資建立配送中心,這樣可以減少各自的投資,可以將節約的物流成本轉化為利潤,可以實現更多的利潤讓渡給消費者,同時有利于地方中小型生產企業形成穩定的銷售渠道,而超市也有了穩定的供貨渠道。
2.2 中型連鎖超市適用的配送中心模式
一些中型的連鎖超市普遍擁有自己的運輸工具和配送中心,這部分連鎖超市可以根據自身的進貨數量情況,采取委托或受托的形式,共同利用這些分散的配送中心。他們可以將本店配送數量較少的商品委托給其他超市配送中心來運輸,而較多的商品則在接受其它超市委托的基礎上實行統一配送。這些中型的連鎖超市聯合起來,共同使用所有的設施,不僅可以使自有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可以提高配送效率。而且還避免了由于共同出資建立配送中心而導致的過于透明的缺點,比較適合于中型連鎖超市的發展。它的缺點就是,由于各連鎖超市經營的商品基本相同,而各個配送中心又必須有比較專一的商品配送,所以在各個配送中心配送商品的問題上比較難以達成一致。
2.3 大型連鎖超市適用的配送中心模式
對于比較大型的連鎖超市來說,他們為了追求物流的效率,并且使配送活動能夠對應于自己各分店的各種要求,因而制定商品批發的制度,由指定的批發商統一幾種不同廠商的產品,進行集中管理,統一運輸。在這種配送模式下,廠商負責連鎖超市配送中心的商品調達和批發企業的商品調達,連鎖超市自有的配送中心負責大批量的商品配送,而由指定的批發企業負責多額度小單位的配送,可以滿足大型連鎖超市上述的要求。缺點是經過批發企業一環會增加一部分成本,
3 我國的連鎖超市配送中心發展總體趨勢
當連鎖超市進入成熟發展時期,經過了很長時間的市場的自主選擇,市場上連鎖超市的數目將減少但同時他們的自身實力都已經增強,為了謀求更大的發展,連鎖超市必須建立自己的配送中心,但與此同時,還需要有完善的第三方物流企業為輔助,只有這樣才可以使我國的連鎖超市真正的具有配送優勢,積極參與國際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