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詞典之于從事翻譯的人,幾乎猶如空氣和水一樣,不可須臾或離。 由于英漢兩種語言的不同,一個詞的概念和字面都絕對對等是不多的。時與譯者來說,重要的是勤壹詞典,善壹詞典。
[關鍵詞]翻譯 語言 詞典
翻譯是使用不同的語言的人們互相溝通的紐帶和橋梁,是把一種語言所表達的信息用另一種語言傳達出來的過程。正是有了翻譯,世界各國說不同語言的人們才能互相交往,互相了解,在當今信息社會里,翻譯起著重要的作用。實際我們每個人的腦子里都有一個或大或小的詞庫,但由于種種因素的限制,任何人都不可能掌握所有的詞,譯者在翻譯時往往需要借助工具書。
1 詞典的類型
在英語學習和文字翻譯中使用的工具書已經不僅僅局限于前輩們使用的詞典類型,現在,無論是文具店還是大型百貨商場,都推銷著款式各異,功能大相徑庭的電子辭典,從最早的鍵盤輸入式到如今的手寫式,從以前的大磚塊到現在的便攜式,而且從啞巴詞曲發展到今天的真人發聲詞典,總之,電子詞典很多,讓人目不暇接,根據筆者自己的實踐,現今在英語翻譯中可能會涉及到的工具書大體可以被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傳統的,另一類是現代的。具體來說大部分人通常使用的由出版社的紙質英漢辭典,英英辭典等,它們屬于傳統的,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發明了電子辭典,而且,伴隨著個人電腦的普及,更多的人選擇了直接使用電腦來處理文檔。包括翻譯工作,相關的機算機詞典軟件隨即應運而生,從某種程度上說,它們可被看成是現代工具書。
2 詞典的使用
正因為存在著種類繁多的工具書,所以在進行翻譯工作時,更要注意工具書的使用。
2.1 詞典不可不用
不論是那種詞典,都有一個區別于其它事物的共同的特點:我們的良師益友。不但學習語言需要詞典,翻譯也需要詞典。詞典中沒有印好的現成的翻譯答案,但它卻是我們尋求正確答案的必要手段。人的知識有限,翻譯離不開好辭典和各種參考書。
2.2 詞典要用旭不能只限于一種通常,在詞典的序言中會有類似于以下所摘的一段話:“限于編寫人員的水平,這部詞典的缺點和錯誤一定還不少。我們懇切地希望廣大的讀者多多提出寶貴意見,以便繼續修訂,不斷提高質量”由于各個詞典的編者受其世界觀,社會經歷和已有的知識面的影響,同一詞條在不同的詞典中會有不同的注解,如tinty一詞,在《新英漢詞典》中為:色彩不調和的;在《<英漢大詞曲》中為:“)多色彩的,多色調的,(2)著色的,染色的。又如:ten-twenty-thirty一詞在《新英漢詞典》中為:o(1)低級鬧劇表演,(2)表演低級鬧劇劇場,(或劇團);在《英漢大詞典》為:n<美俚>由固定劇團定期換演劇目的劇場,定期換演劇目的劇團。縱然有人認為,新近開發出來的電子詞典具有超大的詞匯量,并將幾種權威大詞典集于一身,可以不用在各種詞典堆里翻來翻去了。其實,這種新產品仍不免有缺憾,而且各個版本的電子詞典,包括詞類電子軟件之間也無法擺脫存在詞匯解釋上的差異,它們不可能十全十美,新近開發出來的不僅各種詞典的釋義可能不同,而且各種詞典所收錄的詞條也不盡相同。語言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發展變化的,不同時代,不同時期編篡的詞典在很大程度上體現著當時的語言發展進程。所以,有時一個詞或詞組在一部詞典中難覓蹤影,卻可能赫然標注在另一部詞典上,已有的大型綜合詞典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其中收入的詞條不僅是有限的,而且也不可能分門別類地進行排序。正因為這樣,各類專業詞典紛紛亮相,禰補丁綜合詞典在這方面的不足英語的工具書在外語中最多最全,只要我們平時多翻閱,翻譯時勤思考,就會在翻譯中不斷進步。此外,適當的翻翻漢語詞典。也許會讓我們在翻譯中受益非淺。
2.3 不能死用詞典
翻譯選詞可以借助詞典,然而詞典的容量畢竟有限,而且也不能代替譯者對詞語的判斷,選詞是否得當完全取決于譯者對語言的理解和對詞匯的把握能力。如,衛生一詞在下列名詞詞組里就有不同的搭配:衛生局(public health bureau);衛生標準(hygienicstandard);衛生紙(toilet paper);衛生設備(sanitary equipment);再者,由于兩種語言文化背景的差異,在翻譯時也不可只根據詞典的解釋生搬硬套。如:“祖國統一”中的“統一”不能譯成unification,而要用reunification,前綴贍一表是again,的意思,也就是我國的重新統一,大家都知道,中國的統一(unifica~on)早在公元前221年就已完成,哉們現在所說的“祖國統一”是指寶島臺灣重新回到祖國的懷抱,因此要用reunification來表示“統一”的意思,再如:popular一詞在《簡明英漢詞典》中的解釋是“通俗的,流行的。受歡迎的”;在《現代英漢詞典》中譯為流行的,通俗的,普及的;受大眾歡迎的等,但在翻譯!oopulsxlegend這一詞組時,卻要將其譯為“民間傳說”而非“大眾的傳說”。正如生命是不斷變化發展的,所有正在使用中的語言也在隨著時間的推移,伴隨社會的發展而發生著變化,通常,語言的變化是普遍的,持續的,而且在相當程序上是系統的,有規律可循的。在詞典一經編成,在一段時間內不會發生改動,而語言卻在不斷更新,這使得詞典成了所謂的“過時貨”。譬如,英語構詞靈活,美國英語又擅長標新立異,在加上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常令我們手頭的詞典“無奈”。有些詞崗可猜而譯之,而有些詞令我們如坐云霧。曾有一篇議論白宮人事的文章中出現了FOB,國內某刊發表的譯文把FOB譯成“離岸價格”。實際上此FOB指friend ofBill(Clinton)可見譯者是錯誤地把此處的FOB當成了人們一慣認為的丘cc on board的縮寫形式了。
既然單靠詞典也不一定能解決翻譯中遇到的問題,那么該如何做才能更好地進行文字翻譯呢?根據上文所述,由于兩種語言間存在差異,兩種文化間存在差異,由于科學的發展斯生事物的誕生,新名詞的不斷涌現,作為譯者,信息交流的橋梁的搭建者,既需要勤查詞典,善查詞典,更需要永不停歇地廣泛涉獵,大量閱讀書籍,擴大自己的知識面,提高自身文學修養和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