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分析了鍋爐安裝過程中的質量控制技術。
[關鍵詞]鍋爐 安裝 技術
1 常見安裝問題
1.1 排爐
在實際運行過程中,因爐排掉鏈而停爐的鍋爐臺數很多,經常是由于滾柱、爐排片、鏈條的尺寸超出允許偏差引起的,有時是爐排片安裝時排得不緊湊,造成爐排一邊松,一邊緊,當爐排轉動時就容易跑偏,加上導軌不直及導軌的間距超差,側密封的材料耐溫及強度不夠,高溫變形塌下。保證鍋爐安裝質量,保證鍋爐安全生產延長鍋爐使用壽命,施、工單位起決定性作用。
1.2 鍋爐前后拱
新安裝的鍋爐運行一段時間后前后拱水冷壁的耐火混凝土脫落,原因很多,如按下列要求施工就不易出現質量問題:
1.2.1 采購的材料應有出廠一合格證,高鋁水泥過期不能使用,施工時,事先按配合比做試塊。
1.2.2 根據不同規格的鍋爐,了解耐火混凝土性能的各項指標。
1.2.3 當鍋爐采用水冷壁管作耐火混凝土骨架時,嚴禁配扎鋼筋,埋人耐火混凝土內的水冷壁管與耐火混凝土應有膨脹縫。耐火混凝土的施工在工業鍋爐爐窯中是一項重要環節,鍋爐運行中前后拱脫落,爐停運,帶來后果很嚴重,這就需要施工人員嚴把質量關,為用戶負責,做好每項工作。
1.3 爐門、看火孔松動脫落
很多鍋爐運行的時間并不長。但由于爐門、檢查孔經常開啟,四周的灰漿松動,時間長就脫落,原來砌筑的鍋爐對爐門等都沒有特殊要求,我建議今后施工時先把爐門框打在預制耐火混凝土塊內,使爐門與耐火混凝土合為一體,然后再砌筑,可避免爐門常開常關引起松動和脫落。
1.4 受熱管損壞
水冷壁管損壞,安裝前沒消除管道內的雜物,運行時水積垢在管壁內,造成傳熱性能不好,管壁在高溫下局部過熱而凸起鼓泡。起泡的地方管壁變薄;管子的焊口或脹口有缺陷,管子材質不合格,運行時水位太低,水冷壁管循環不良等,都可造成受熱面管壁損壞。
1.5 鍋爐輔助設備鼓風機、引風機
由于近年來我國鼓風機生產發展較快,生產廠家品種日益增多,在選擇鼓風機、引風機時,往往會搞錯規格。另外,由于目前鍋爐多采用電腦模糊控制,在調試過程中有些數據沒設定好,使運行中出現負荷不穩。
鼓風機、引風機在安裝中存在的毛病:
(1)基礎不牢或強度不夠。
(2)葉輪式聯軸器與軸松動,聯軸器的螺栓松動,軸承間隙過大。
(3)風機和電機軸不同心,葉輪和聯軸器與軸不同心。
(4)潤滑劑量不足。
(5)軸承冷卻水不足,影響磨擦熱的散發。
(6)熱控裝置失靈,調節板失靈等。
2,鍋爐安裝技術分析
鍋爐設備安裝的過程:基礎鋼架安裝→爐排安裝→鍋筒安裝→左右下集箱安裝→角管吊裝→前后下集箱安裝→左右上集箱和前后水冷壁上集箱吊裝,左右前后水冷壁安裝→省煤器安裝→連通管安裝→集氣管、進出水主管及進出水閥門安裝→水壓試驗。質量控制要點如下:
2.1 焊接質量控制。焊接是本體受壓元件質量控制的關鍵工序,直接關系到本體承壓結構的運行安全和使用壽命,焊接質量控制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從源頭抓起(從焊接的技術準備到焊接工藝參數的落實直至焊接質量的檢測)。根據設計圖紙、焊接工藝等技術文件的要求,檢查焊接人員上崗證合格項目是否符合施焊部件的要求;施焊使用的焊接設備、焊接材料、焊接電流、電弧電壓、電源極性及坡上角度對接間隙、錯邊量是否達到焊接工藝給定的技術參數。對于管件或第一批部件的焊接質量進行認真檢測,如有問題及時令施工方認真查找原因,制定整改方案,及時整改。
根據該鍋爐的設計參數,鍋爐受熱面管子抽檢焊接接頭總數的2%~5%。射線探傷的結果Ⅱ級焊縫為合格。當射線探傷不合格時,除應對不合格焊縫進行返修外,尚應對該焊工所焊的同類焊接接頭增做不合格數的雙倍復檢,當復檢仍有不合格時,應對該焊工焊接的同類焊接接頭全部做探傷檢查。對于焊縫缺陷查找原因,制定可行方案,方可返修。同一位置的返修不應超過三次,返修補焊后,補焊還仍應做外觀和射線探傷檢查。承壓元件上所有附屬焊接件均應在水壓試驗前焊接完畢。
2.2 鍋筒安裝。審查鍋筒的出廠資料是否與實物相符;監檢項目與級別是否與標準統一。審查吊裝方案,重點審查吊裝和吊架的安全系數、吊裝程序、現場專職監控人員的資質。鍋筒內外部應進行檢查測量,對外觀檢查有碰撞、刮擦的損傷,應立即進行修復。鍋筒安裝的標高、縱向水平度、橫向水平度及集箱軸心線距離等項工藝參數的誤差控制必須旁站。監控使其尺寸誤差控制在標準允許范圍內。以利于水冷壁管、對流管的組裝對接。
2.3 集箱、連通管安裝。根據出廠資料和鍋爐安裝工藝設計圖復核集箱、連通管的外觀質量,測量徑壁厚、橢圓度,其誤差必須在規范允許的范圍內,尤其重點復核現場進行對裝的集箱、連通管對口尺寸的偏差。如管口傾斜度、坡口角度、管端不圓度、兩對口間的直徑偏差。條件允許可進行造配組合,以減少對接錯邊量,就位找正時將軸線偏移、縱橫間水平度及標高嚴格控制,同時應按其膨脹方向預留支座的膨脹間隙,并臨時固定。
2.4 水冷壁及對流管安裝。現場除按各項質量要求進行必要的外觀質量復核外,還應根據不同管徑、壁厚、煨彎半徑、拼接管焊口的焊接方法。核算通球直徑床用合格的圓球逐根進行通球試驗洽格后管子應有可靠封堵措施,防止異物再次進入。管子的焊接對口內壁應平齊,其錯口不應大于壁厚的十倍,且不應大于lmm。管子由焊接引起的彎折度應采用直尺檢查,在距焊縫中心200ram處的間距不應大于1mm。
2.5 省煤器安裝。省煤器是鍋爐的尾部受熱面,為了充分利用鍋爐熱能而設置,但該區域溫度低,煙氣流速大,管壁沖刷磨損大。據此,在組對裝配時應重點控制組對管問題,節流板裝配定位尺寸和連通導流的截面積等項參數應適量抽查。
2.6 鍋爐本體水壓試驗。在鍋爐本體組裝焊接完畢,各項檢查均合格,探傷報告及其他檢驗資料齊全的情況下可進行水壓試驗。根據相關規范要求,施工方應按鍋爐參數編制水壓試驗方案,報監理審核。鍋爐的主汽閥、出水閥、排污閥和給水閥應與鍋爐一起做水壓試驗,安全閥應單獨做水壓試驗。鍋爐本體的水壓試驗壓力為125倍設計工作壓力;省煤器為1.25倍工作壓力加0.49MPa進行試壓。水壓試驗用水應采用純凈水,水溫應高于周圍露點溫度,環境溫度一般應保持5℃以上,否則應有可靠的保溫措施。試壓過程當試驗壓力上升到額定工作壓力時應暫停升壓,檢查承壓結構各部位,應無漏水或變形等異常現象,繼續升壓到試驗壓力,在保持5分鐘的時間,其表盤壓力降不應超過0.05MPa,然后將壓力回降到額定工作壓力進行檢查,受壓元件的焊縫上無水珠和水霧為合格。
2.7 鍋爐烘、煮爐和試運行。烘爐的火焰應在爐膛中央燃燒,不能直接燒烤爐墻及烘拱,烘爐至少4天,升溫要緩慢,爐排在烘爐過程中要定期轉動,烘爐中后期要根據鍋爐水質定期排污。煮爐時間定為2~3天,煮爐結束后,鍋筒和集箱內壁應無油垢,擦去附著物后金屬表面應無銹斑。烘、煮爐完成后要進行48小時帶負荷連續運行,同時進行安全閥的熱狀態、定壓檢驗和調整,整個過程做好每小時的各項指標記錄工作,便于對鍋爐整體性能的了解和評定,如存在問題及時查找原因,制定方案進行整改處理解決。 (作者單位:雞西市熱力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