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進一步完善,稅收籌劃也逐漸為人們所認識、了解和實踐,現在已經是稅收研究領域比較熱門的話題。
[關鍵詞]稅收籌劃 稅收優惠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決策權力的擴大和理財環境的改善,納稅人納稅意識的提高,稅收法治化的加強,稅收籌劃已逐漸成為企業財務決策的一項重要內容,依法納稅是納稅人應盡的義務,依法進行稅收籌劃也是納稅人應有的權利。
1 稅收籌劃及相關概念
俗語中“愚昧者偷稅,糊涂者漏稅,野蠻者抗稅,精明者籌劃。”作為一個企業如何在遵守稅法規定的前提下,以適當的方式盡可能的少繳稅款就尤為重要,所以在此澄清區分什么是偷稅、避稅、稅收籌劃的概念以及它們各自的特點就顯得十分必要。
1.1 偷稅。納稅人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賬簿、記賬憑證,或者在賬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而拒不申報或者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的,是偷稅。
1.2 避稅。避稅有非違法的和合法的避稅。非違法的避稅,這種避稅行為往往是由于稅法本身的不完善,使納稅人能夠利用這一點作出有利于減輕稅負的安排。合法的避稅,也稱為節稅,意指納稅人根據政府的稅收政策導向,通過經營結構和交易活動的安排,對納稅方案進行優化選擇,以減輕納稅負擔,取得正當的稅收利益。這在稅務上不應反對,只能予以保護。
1.3 稅收籌劃。稅收籌劃是納稅人依據現行稅法,在遵守現行稅法的前提下,主動和充分運用稅法賦予納稅人的權利,從納稅人的角度,事前對納稅事務進行的一種策劃,以達到減少稅收支出、降低稅收成本、增加企業現金凈流量和合法納稅的目的,其特點是合法性、超前性、有規則性、經營的調整性、符合國家的政策導向、有利于促進稅收政策的統一和稅收杠桿作用的發揮。
2 稅收籌劃的原則
稅收籌劃的目的是合法地降低的稅收成本,增加企業經濟效益,所以稅收籌劃作為理財的一個組成部分,已被越來越多的企業管理者和財會人員接受和運用。
2.1 合法的原則
從稅收籌劃的定義中可以看出,稅收籌劃必須以遵守稅法、經濟法、會計準則和制度以及其它法律政策的規定為前提下,運用法規允許的、可以選擇適當方法來進行。
2.2 符合企業整體目標的原則
稅收籌劃的目的是節約稅收成本,增加經濟效益。
2.3 成本效益原則
從根本上講,稅收籌劃應歸結于企業財務管理的范疇,它的目標是由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決定的,即實現企業所有者財富最大化。
以上是稅收籌劃最主要的原則,其他如市場環境、資源配置等因素也不容忽視。
3 稅收籌劃的基本形式及方法
籌劃的關鍵在于納稅人的主觀努力和客觀經濟環境。主觀努力:一是研究法律知識;二是用足稅收優惠;三是在不違背會計準則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各種納稅籌劃的方法。
3.1 在介紹方法之前先看看稅收籌劃的主要形式所包括的內容:
3.1.1 組建形式變更。企業組建過程中,往往有多種方式可供選擇。例如對于一個母公司來說是設立于公司還是設立分公司,就有很大的利益差別。子公司在形式上是一個獨立的法人,獨立核算其盈虧,而分公司不是獨立的法人,它的盈虧要同控股公司(母公司)合并計算納稅。一般說來,如果組建的公司一開始就可以盈利,設立子公司更有利;如果組建的公司在經營初期發生虧損,那么組建公司會更有利。
3.1.2 通過財務籌劃達到。企業在會計核算過程中,通過會計處理方法的選擇,以減少其納稅義務。例如,材料采購成本核算時,可用“先進先出法”、“后進先出法”或其他方法;企業固定資產折舊計提方法的選擇等,都存在一個最優方案,使企業年度內或跨年度所實現的利潤符合企業稅收籌劃的要求。
3.1.3 利用稅法中的稅收優惠條款。在許多國家,為了保證稅法的統一性和靈活性的結合,使稅收更好地適應經濟形勢的需要,國家規定了許多稅收優惠措施。而合理利用這些優惠條款,就可以達到稅收籌劃的目的。
3.1.4 納稅人身份的選擇。如在增值稅的納稅籌劃中,是作為一般納稅人還是作為小規模納稅人的身份來納稅,會有很大的區別。
3.1.5 合法遞延納稅。即企業運用管理、會計、法律等手段,推遲繳納稅款的時間,相當于從國家取得一筆無息貸款,給企業帶來稅收收益。
3.2 稅收籌劃的形式
3.2.1 選擇不同的銷售結算方式,推遲納稅義務的確認時間。
依據稅法規定,不同的結算方式確認收入的時間不同:采取直接收款方式銷售貨物,為收到銷售額或取得索取銷售額的憑據的當天:采取托收承付方式銷售貨物,為辦妥托收手續、發出貨物的當天;采取賒銷或分期收款方式銷售貨物,為合同約定收到貨款的當天。由于貨幣的時間價值,延遲納稅會給企業帶來意想不到的稅收籌劃的效果。
3.2.2 巧妙的成本決策。
存貨計價方式的選擇,采用先進先出法,企業所得稅稅負最重,加權平均法次之,后進先出法是最輕的。因為,在物價上漲的環境下,后入庫的存貨取得成本高于先入庫存貨,后進先出法下,發出存貨的成本高于結余(庫存)存貨的成本。從而增大了商品銷貨成本,進而減少了當期收益和應交所得稅稅額。先進先出法正好與它相反,而加權平均法對應交所得稅的影響則介于二者之間。
3.2.3 合理選擇免稅年度可節稅
如為年度中間開業,當年實際生產經營期不足6個月的,可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選擇就當年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其減征、免征企業所得稅的執行期限,可推延至下一年度起計算。
3.2.4 合理安排大修理的稅收籌劃
不僅對于國產設備的技術改造,可以達到稅收籌劃的目的,就是在固定資產修理過程中。同樣蘊藏著很多籌劃機會,如果企業能合理安排固定資產修理,將固定資產改良盡可能地轉變為大修理或分解為幾次修理,便能獲得可觀的經濟收益。
4 稅收籌劃的積極意義
稅收籌劃有助于提高納稅人的納稅意識,抑制偷逃稅等違法行為;有助于實現納稅人財務利益的最大化;有助于提高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和會計管理水平;有助于產業結構和資源的合理配置。企業進行稅收籌劃,雖然降低了企業稅負,但是隨著產業布局的逐步合理,可以促進生產進一步發展。企業規模上去了,收入和利潤增加了,從整體和發展上看,國家的稅收收入也將同步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