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代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離不開農村金融的支持,現代農村經濟發展需要全程式、綜合,性的金融服務,因此應大力發展農村金融機構的中間業務,積極探索綜合經營業務,加快縣城金融業改革,完善縣城金融服務體系,穩步推進沈陽經濟區域一體化。
[關鍵詞]金融中心 區域經濟 一體化
《沈陽老工業基地振興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用七年的時間把沈陽建設成為東北地區的金融中心,把沈陽打造成中國東北的”曼哈頓”。經過多年的發展和建設,沈陽這座金融之城積蓄的巨大能量,已足以成為區域金融中心,推進沈陽經濟區域一體化的助推劑。
1 沈陽區域金融中心建設現狀
從經濟規律的角度來看,金融中心是商品經濟高度發展的產物,是經濟中心功能進一步提升的結果。當發達的產業體系和商品經濟發展到一定規模時,必然導致金融資源和各類經濟資源的集中,從而形成一定規模的經濟中心,經濟中心產業結構的進一步提升,推動第三產業,特別是金融服務業在整個經濟總量中所占比重日益擴大,進而發展成為金融中心。沈陽是東北地區貨幣金融調控和遼寧省金融業監管中心,具有明顯的金融政策信息優勢,沈陽已成為區域性資金匯集和銀行結算中心,存貸款余額、金融機構數量、金融開放度等主要金融指標在東北地區各城市中均居前列;沈陽擁有東北地區最活躍的資本市場;沈陽打造金融中心的空間規劃布局已初步形成,正在成為區域金融中心的核心功能區。
1.1 銀行機構,截止到2009年末,沈陽共有28家分行級金融機構,其中政策性銀行2家,商業銀行12家,郵政銀行1家,信用社1家,城市商業銀行5家,財務公司2家,外資銀行5家,2009年末銀行存款余額6308.9億元,貸款余額5170.9億元,信貸投放領域不斷擴大,對經濟發展的支持作用不斷增強。在保障市重點項目資金需要的同時,還最大限度地滿足全市產業結構調整、中小企業發展和三農、助學、就業、保障性住房等民生工程項目的合理資金需求。
1.2 非銀行金融機構,遼寧小額貸款公司試點工作于2008年11月啟動,截止到2009年12月末,沈陽市獲準籌建的小額貸款公司達到50家,其中已經開業15家,數量和運行質量均居全省第一,并且走在全國前列。在沈陽的小額貸款公司中,于2009年2月第一家開業的沈陽今融小額貸款公司貸款投放累計達到4000萬元。目前,沈城小額貸款公司貸款主要投向是小企業、個體工商戶、農戶的短期資金周轉以及個人消費貸款。沈陽市1992年在國內率先建立了第一家地方性科技風險基金一沈陽市科技開發風險基金,同年成立了全國第一家地方性科技風險投資機構,沈陽科技風險開發事業中心,開始探索風險投資的運營和管理模式。到2009年末,沈陽市創業風險投資機構總數已達20余家,注冊資本近10億元。但是。目前沈陽的擔保公司、私募股權基金、金融租賃公司以及大集團的財務公司發展還相對滯后,有待于不斷完善。
1.3 沈陽聯合產權交易所,成立于2005年,前身為沈陽產權交易中心,是由遼寧省和沈陽市政府共同主辦的綜合性、規范性、多功能、開放性的產權交易服務機構,同時是沈陽經濟區產權交易主市場。沈陽聯交所在沈陽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的領導下,業務上接受遼寧省產權交易監督管理辦公室指導,面向國內外辦理跨地區、跨所有制、跨行業的產權交易并提供綜合性配套服務。多年來,已先后為3200多戶企業辦理了產權轉讓手續,轉讓資產逾400億元,在盤活存量資產,促進地方經濟發展中做出了較大的貢獻。沈陽聯交所地處沈陽金融商貿開發區內,現有房產面積13000余平方米,擁有獨立的產權交易網站和場內電子顯示大屏幕等,完善的市場服務硬件、700多平方米的產權交易大樓、200多平方米的拍賣大廳等設施,可以面向全國及時組織各類產權交易活動。
1.4 沈陽金融商貿開發區已成為寸土寸金之地。2009年統計數字顯示,沈陽金融商貿開發區已經成為東北地區單位面積投資強度、利用外資、財政收入和資金吞吐量最高的地區之一。沈陽金融街內正在建設金融產業創業、投融資交易服務、投融資網絡信息等金融平臺,濱海股權交易所東北分部、卓邁國際投融資服務中心、中國金融家與企業家國際俱樂部東北亞分部、遼寧省小額貸款公司行業協會等已經進駐金融街,“東北亞大宗商品交易所”組委會已在沈陽成立,它將在中國形成南有南寧“東盟大宗商品交易所”、北有沈陽“東北亞大宗商品交易所”的產業金融大格局。此外,鋼材期貨、黃金等多項交易中心的籌建,也列入政府的工作日程。多項金融要素市場建設的啟動,是金融交易活動的必然要求,也是沈陽市區域金融中心建設的堅實基礎。
2 沈陽經濟區域一體化發展概況
我們將經濟區域一體化定義為:按照自然地域的內在聯系(包括經濟、社會、文化等諸多因素),通過區域分工與協作,達到生產要素在區域內的完全自由流動,從而實現區域經濟整體協調發展的動態過程和相應的高度一體化局面。區域經濟一體化是狀態與過程、手段與目的的統一。
2.1 城市連接帶的建設
沈陽經濟區是關系到遼寧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大局的重大戰略決策。沈撫、沈本、沈鐵、沈遼鞍等沈陽經濟區城際連接帶規劃建設、沈陽經濟區城際連接帶的規劃建設,是實現沈陽經濟區一體化的前提和關鍵。沈撫新城。2009年的財政收入超過了15個億。沈溪新城,依托沈陽和本溪之間的藥園,在全國已經排到了第四。在沈鐵之間的鐵嶺新城,依托改裝車基地,預計2010年底的生產能力達到1000億。沈遼鞍海之間,開發了河東新城。在海城和鞍山之間要建湯崗子新城,還有海城和西柳一體化的問題。沈陽和阜新之間要建沈彰新城,就是彰武新城,經過如此規劃,建設,沈陽和其他七城市之間在連接帶上都建成了新城,兩個城市的一體化架構就形成了。
2.2 城市之間的走廊建設
在現有的城市交通設施基礎上不斷開辟新的快速干道。沈陽和鐵嶺之間的350公里鐵路客運專線以及輕軌的建設,沈陽和阜新之間的高速公路與高速鐵路建設,沈陽和撫順之間的城際鐵路2009年已經開通,沈陽和鞍山,沈陽和遼陽之間都在計劃修輕軌。在城市連接帶上,還在建設新市鎮、新城鎮,初步統計共33個,這將逐步打破行政壁壘。
2.3 產業集群建設
鞍山的鋼材深加工,已經達到90%以上的加工度,撫順的石油裝備制造業,本溪的藥園,法庫的陶瓷,康平的塑編,新民的包裝印刷,遼中的再生資源,產業分工越來越細,規模生產在沈陽經濟區已經形成。城市連接點的建設還只是個基礎,物流、商流、金融一體化發展的建設才是區域一體化發展的關鍵。
3 加快建設沈陽區域金融中心推進沈陽經濟區域一體化的對策建議
當前我國區域金融發展理論主要集中于區域金融如何促進區域經濟發展上。對此,國內一些學者做了大量研究,得出結論:區域金融發展對經濟增長有促進作用,而且這種作用具有長期效應。但是,區域金融發展的同時是否伴隨著區域經濟一體化程度的提高,區域金融中心的建設將成為助推劑。
3.1 金融中心應該是一個區域的重要的結算中心。爭取實現在沈陽投資的加工貿易企業統一在沈陽結算。現在,長三角、珠三角的內資基本集中在遼寧,在沈陽經商的南方人超過60萬,如果能夠在沈陽設立加工貿易結算中心,結算稅收,包含印花稅、交易稅、版稅等,一年就有幾千萬的稅收結算。幾千萬的一個賬戶,一年進進出出,對于銀行來說,哪一家機構擁有這個賬戶,一年就多幾百萬的中間收入。結稅,引導價值財富的重新分配,從某種角度講,結算中心在哪里,哪里就是金融中心。結算中心的成立推動產業集群的發展,進而促進沈陽金融中心的打造。結算中心不需要沿海港口,只要有航空,便于結算中心人員往來;只要有電訊,使結算的信息全球溝通;只要有舒適的生活環境,使得結算中心的工作人群在這里愉快生活,以及有配套的國家外匯、人民幣進出交易制度。具備了這些,沈陽就能成為亞洲地區的寓岸結算中心,這將大大加快沈陽經濟區域一體化的步伐。
3.2 加強金融生態建設。包括人才供應,金融人才供應、法制建設、金融的監管。一個好的金融生態,它應該是壞賬很低,信用很好。然后資本投入效益回報比較高,需要的人才能夠有足夠的配置。具體講就是金融人才的培養要充分;金融的法制、法規嚴格監管;金融的市場要足夠的開放,使得各種金融機構到沈陽來,都受到公平待遇;整個金融不良資產率比較低,金融市場的需求比較大,最后效益回報比較好,具備了上述要求,金融生態就屬于優質的,企業都愿意過來,無論是國內的還是國外的。
八城市陸地的建設得有粘合劑。金融具有催化的效果,不只是多建幾家金融機構就能解決問題的,沈陽的金融功能必須具有產權交易、柜臺交易、金融產品交易中心等多重功能,不斷創新金融產品,加強金融建設,推進沈陽經濟區域一體化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