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關于我國國有企業集團走向國際市場全球化經營的現狀與對策問題。是一個對我國國有企業集團走向國際市場全球化經營極具實際意義的問題。許多跨國公司的經濟實力已超過了一些中等國家的經濟實力,科學技術進步所導致的運輸、通訊、技術傳播成本的下降,使跨國公司組織的國際化生產大大加強。本文就如何把企業集團培育成跨國經營的主體等若干問題,論述必須從解決我國企業集團在跨國經營中存在的問題入手,針對問題及產生的原因,提出主要對策。
[關鍵詞]企業集團全球化經營 現狀及對策研究
前言
我國國有企業走向國際市場跨國經營的主體應以企業集團為主。企業集團是企業跨國經營的主要組織形式,這一選擇是國際經濟大環境即全球經濟、企業集團自身優勢和國內適宜條件所決定的。
1 組建國有企業集團走向國際市場跨國經營客觀必然性
從總體上講,我國國有企業走向國際市場跨國經營的主體應以企業集團為主,企業集團是企業跨國經營的主要組織形式,這一選擇是國際經濟大環境即全球經濟、企業集團自身優勢和國內適宜條件所決定的(以下把從事跨國經營的企業集團稱為跨國集團)。
1.1 跨國集團是國際經濟全球經濟發展的大趨勢。
跨國公司日益成為世界生產的主要組織者。在國際貿易和直接投資的發展過程中,跨國公司的作用日益加強。許多跨國公司的經濟實力已超過了一些中等國家的經濟實力,科學技術進步所導致的運輸、通訊、技術傳播成本的下降,使跨國公司組織的國際化生產大大加強。實力雄厚的發達國家跨國公司按照其自身的發展戰略的經營策略在全球范圍內融資,在全球范圍內組織生產和銷售。跨國公司,而不是主權國家,日益成為世界范圍內的社會化生產組織者。在21世紀,跨國公司的聯合與兼并浪潮將更加洶涌,超大型跨國公司和跨國銀行將在世界經濟中充當更為重要的角色,值得注意的是,盡管世界經濟經歷了金融危機,全球范圍內的直接投資的增長趨勢依然沒有發生重大變化,國際競爭的實踐表明,一個國家,一個地區要在國際市場贏得一席之地,必須發展跨國集團。
1.2 企業集團作為我國企業走向國際市場跨國經營主體是由企業集團優勢所決定的。
我國企業集團,首先是從機械、電子、輕工等部門發展起來的。后來發展到冶金、能源、建材、化工、紡織等部門,現在又進一步擴大。90年代以來,我國一大批企業集團積極開拓國際市場,發展外向型經濟,參與國際競爭,已經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摸索出了許多重要經驗。例如深圳賽格集團通過直接投資、合作經營、收購股權、自主經營等方式已與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0多家公司建立了合作關系,又收購了藝高電腦公司部分股份,開辦了以產品開發為主體的善美賽格研究有限公司,在美國開辦了太平洋賽格公司,在肯尼亞開辦了肯尼亞賽格電子有限公司。海爾集團、TCL等也是如此,成為我國跨國集團的佼佼者。
2 我國國有企業集團走向國際市場跨國經營的主要對策
如何把企業集團培育成跨國經營的主體,必須從解決我國企業集團在跨國經營中存在的問題人手,針對問題及產生的原因,提出如下主要對策。
2.1 制定我國企業集團走向國市場跨國經營的總體戰略規劃
首先,要認識到發展跨國經營的企業集團,是當代生產國際化的必然趨勢,也是我國參加國際分工,利用世界資源和市場加快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因此,要制定我國發展跨國經營企業集團的總體戰略規劃,并進一步制定跨國經營的地區、行業、技術、生產和市場戰略。其次,建立國家海外投資委員會,作為落實總體規劃、協調和管理權威機關。負責制定海外投資發展戰略,宏觀上統一領導,管理和協調全國各部門、各行業的對外投資活動。
2.2 制定和完善有利于海外投資的各項政策,賦予企業集團更多的自主權
應對海外投資主體實行傾斜政策。政府應采取重點扶植實力雄厚的大企業和企業集團開展跨國經營的政策,賦予他們比較完全、充分的外貿自主權,對外投資自主權、融資籌資自主權和審批出國人員、勞務輸出自主權以及其它優惠。如果這些自主權目前普遍實行上有困難的話,可優先賦予極少數有條件的企業集團。
2.3 促進工貿結合,發展綜合優勢
我國國有工業企業和外貿企業各有優勢,二者相結合,就能形成優勢聯合。這種聯合不是行政命令式的聯合。而應讓不同企業在共同利益基礎上自然發生聯合,實行國有資產存量的合理流動,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在于雙方之間要處理好利益關系。
2.4 合理界定企業集團的規模
企業集團規模不合理是企業集團跨國經營存在的問題之一。事實上,企業集團的規模應該分兩個層次,一是產品規模。產品的規模要受到產品的性質特點、銷售對象、市場需求諸多因素的制約。因此,對那些批量小、品種規格多,與人們生活消費相關的產品,規模不宜過大,應控制在適度的規模水平;而對那些投資、批量大、品種規格少、產品壽命周期長的產品,規模就必須大一些。二是經營規模,經營規模擴大的空間很大,企業集團可以按照資源優化配置的原則多方位拓展。因此,在界定企業集團規模時,對產品規模要有一個科學合理的界定,對經營規模要有一個潛在的估計。
2.5 加強培養高素質的跨國經營人才
國際企業之間的競爭本質上是人才的競爭,培養一批既熟悉國際慣例和市場環境,又具有在海外從事經營和管理能力的人才是我國企業集團走向國際市場跨國經營取勝的關健。發展我國企業集團的跨國經營,需要一批高素質的人才。
2.6 積極參與全球和區域經濟合作
新的世紀,中國經濟迎來了一個重大的發展機遇和挑戰,這就是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一般而言,跨國經營是一個國家加入WTO后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從事跨國經營將是中國企業在全球化世界經濟中生存和發展的必然選擇。目前,為適應經濟全球化的趨勢,我國政府已明確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全方位開展海外投資,并確定了鼓勵能夠發揮中國比較優勢的對外投資、更好地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戰略方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