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股指期貨的推出作為完善證券市場運行機制的一部分,是我國金融發展的必然要求。如何利用股指期貨的積極作用,同時防范其消極影響,成為我國證券市場面臨的又一個挑戰。本文通過論述股指期貨的積極影響和不利因素,并結合我國的具體情況,提出我國發展股指期貨的相應措施,以便對我國順利發展股指期貨有所幫助。
[關鍵詞]殷指期貨 金融市場 風險 策略
1 股指期貨的含義
股票指數期貨(stock index future日簡稱股指期貨,是以股票指數為交易標的的期貨合約,是股票市場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股指期貨是國際市場成熟的期貨品種和風險管理工具。2006年9月,經國務院同意,證監會批準成立了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三年多來,按照“高標準、穩起步”的要求,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完成了滬深300指數期貨的合約設計、規則制定以及股指期貨掛盤交易的各項技術系統建設,并開展了大量的投資者教育工作,目前前期的各項準備工作已經基本就緒。
我國股票市場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在上市公司數量、市場總量、交易量、上市公司數量、運作基礎設施等方面都已初具規模,截止至2009年底,我國股票賬戶超過1.4億戶,證券總市值24.97萬億元,增長了將近一倍,總市值翻番。初步形成了現代證券市場的基本運作架構。但作為一個新興市場,我國股票市場同時也存在系統風險大,投機氣氛濃,股價波動幅度大等特點。
在此種情況下,積極創造條件發展我國的金融衍生品市場,充分發揮衍生品的價格發現、套期保值、分散和轉移風險的功能,對完善我國金融市場結構,提高市場效率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2 推出股指期貨對我國金融市場的影響
2.1 有利影響
2.1.1 有利于股票市場的長期投資和可持續發展
現階段的機構投資者和基金經理主要贏利手段是通過買賣股票獲取利益,他們的交易準則不是以上市公司的效益表現為依據,這樣造成了股票牟利依靠短線投資。在股指期貨推出以后機構投資者和基金經理可以通過股票和股指期貨組合進行投資。用這樣的避險手段可以代替過去那種以頻繁換股為避險手段的方式,避免過度的短線操作給股市帶來的動蕩,也將提高證券市場的發展程度和層次。
2.1.2 滿足投資者規避市場風險的需要
由于我國股市還不夠成熟,股價和大盤走勢上下震蕩劇烈,信息披露仍不夠規范,各類信息對市場的沖擊與影響頗大。近二三年來,境外股市對滬深股市的影響也不斷增大。在此條件下,投資者需要全新的規避市場風險的工具,股指期貨正是這方面的一個有效工具。一旦有了股指期貨,投資者買進股票后為防止股價下跌,可利用股指期貨與股票現貨市場的對沖機制,在股指期貨上做空;相反,在拋出股票后,為防踏空,也可買進股指期貨,從而做到減少和控制市場風險的目的。
2.1.3 有利于權重藍籌的發展,增加國有企業的競爭力,優化股票市場結構
由于股指期貨交易是基于指數進行交易,機構投資者在選擇股票時會考慮到股票在指數配置上的能力。基本面好,資金含量大,公司收益高的股票在指數的配置中占據明顯的優勢,而具有這些特點的股票大部份都是國有企業發行的股票,如工商銀行,中國石化、中國聯通等。股指期貨推出后,這些股票將受到青睞,國有企業將更輕易的募集到發展所需的資金,有利于國家對金融命脈的控制,更好的把握經濟主導權。
2.1.4 股指期貨的推出給投資者提供了在牛市、熊市兩種狀況下均能盈利的機會
在我國,投資者只能在牛市狀況下才能盈利,在熊市狀況下將虧損嚴重。開展股指期貨。使得投資者無論在牛市還是熊市都有機會獲利,這將有利于激發投資者的投資積極性,有利于吸引場外資金的進入,有利于推動那些注重長期投資的保險基金和社保基金等機構投資者進人證券市場,最終有利于證券市場成熟理性投資主體的培育和發展。
2.2 股指期貨對我國金融市場的消極影響
2.2.1 導致資金的擠出效應
股指期貨作為一種新型金融品種,其推出必然會引起市場資金分流。新興市場開辦股指期貨的初期,由于股指期貨的交易成本低、保證金比例低、杠桿倍數高等一系列特點,往往會產生交易轉移效應,即吸引股票市場的資金流向股指期貨市場,從而使股票市場的交易大為減少,流動性大為降低,形成“資金擠出效應”。
2.2.2 機構投資者規模小,股指期貨可能引發過度的投機行為
由于股指期貨存在著杠桿效應,期貨交易實行保證金制度,交易者只需支付期貨合約價值一定比例的保證金(我國目前股指期貨最低交易保證金標準或調至12%)即可進行交易。這種以小博大的高杠桿效應,只要在股票市場上有一點點的波動,在期貨市場的資金賬戶上就會有巨大的波動,因此極容易引發眾多投機者利用股指期貨作為工具進行投資操作,這樣只要股票市場上有激烈的價格波動,他們可能無力支付巨額虧損而發生違約,而造成無法收拾的后果。期貨交易的杠桿效應是區別于其他投資工具的主要標志,也是股指期貨市場高風險的主要原因。
2.2.3 可能產生不公平交易行為以及市場操縱等違法行為
由于股指期貨市場與現貨市場之間客觀上存在著某種聯動關系,這就會使一些機構大戶有時可能會在交易中以犧牲廣大中小投資者利益為代價,運用股指期貨交易來操縱市場,以牟取暴力。此外由于股指期貨的交易者通常也是股票現貨的經紀商或自營商,這就使得其可能在經營自營業務時,因其客戶即將在某一市場上從事交易而搶在客戶之前在另一市場上為其自營賬戶下單以賺取利潤,從而在現貨或期貨市場產生不公平行為,這種行為被業內人士稱為“搶轎”。
3 我國發展股指期貨的策略研究
3.1 對投資者進行風險教育,增強其風險意識
在我國,很多投資者金融知識欠缺,風險意識淡薄,投機心理遠遠大于理性投資行為,再加之金融期貨這一創新型衍生工具特有的高風險特性,很容易致使投資者的非理性行為而導致風險的后果,從而影響到金融市場,乃至整個金融系統的穩定。因此,加強教育投資者。使其提高風險意識是非常必要的。
3.2 法律法規與監管體系要進一步健全與完善
根據我國特殊國情,結合我國期貨市場的實際情況進一步完善法律法規,使股指期貨交易在有法可依的市場環境下規范發展,不斷提高監管機構的監管能力,建立機構監管和協會組織自律監督的多層次監管體系,以防范與控制股指期貨市場風險。
3.3 建立信用體系,增加股指期貨交易的透明度
建設社會信用體系,必須建立企業和個人信用信息征集體系、信用市場監督管理體系和失信懲戒制度;增加股指期貨交易的透明度,必須充分披露相關信息,嚴厲懲罰內幕交易、內幕消息、股市操縱、虛假信息等欺詐行為,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利益,增強投資者的信心。
3.4 逐步引入做空機制,完善證券市場功能
我國可以借鑒中國香港和韓國的做法,在股指期貨推出之初暫不設立做空機制,避免在市場不成熟時,給市場投機者以可乘之機。等待市場成熟后再逐步引入做空機制,具體的做法是:可以先在一定金融品種、范圍內進行局部嘗試運作,積累和豐富一定的經驗,并發現問題后及時科學的糾正,然后再全面的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