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對建筑工程的建筑面積的計算規范做了說明。
[關鍵詞]建筑工程 面積計算等
建筑物的建筑面積亦稱建筑展開面積,是指建筑物各層面積之和。包括使用面積、輔助面積和結構面積。
建筑面積是一項重要的技術經濟指標,在國民經濟一定時期內完成建筑面積的多少,也標志著一個國家的工農業生產發展狀況、人民生活居住條件的改善和文化生活福利設施發展的程度。
建筑面積在編制工程建設概算時,是計算工程量的基礎,任何粗心大意都會造成計算上的錯誤,不但會造成結構工程量計算上的偏差,也會造成人力、物力和資金的浪費及大量建筑材料的積壓。
建筑面積與使用面積、輔助面積、結構面積之間存在著一定的比例關系,有了建筑面積,才有可能計算單位建筑面積的技術經濟指標。如單方造價(元/m2)。
建筑面積的計算對于建筑施工企業實行內部經濟承包責任制、投標報價編制、施工組織設計、配備施工力量、成本核算及物資供應等,都具有重要意義。
隨著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建設工程全面實行工程量清單計價已是大勢所趨。所以,有一個完善、合理的計算規則,對建筑市場規范、健康發展就顯得十分重要。但是以往的建筑面積計算規則,存在很多有爭議的地方,為了解決這些問題,2005年,建設部編制了國家標準《建筑工程建設面積計算規范)(GB/r50353-2005)似下簡稱《規范》),并規定自2005年7月1日起執行,這充分標志著國家對規范建筑面積計算規則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1 建筑面積計算規范與規則的比較
1.1 單層建筑物的建筑面積計算
《規范》規定單層建筑物的建筑面積,應按其外墻勒腳以上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單層建筑物高度在2.2m及以上者計算全面積,高度不足2.2m者計算1/2面積。利用坡屋頂內空間凈高超過2.1m的部位應計算全面積;凈高在1.2m~2.1m的部位應計算1/2面積;凈高不足1.2m的部位不應計算面積。
規則規定:單層建筑物不論其高度均按一層計算,其建筑面積按建筑物外墻勒腳以上的外圍水平面積計算。并未明確利用坡屋頂內空間時建筑面積的計算方法,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規范比規則更加突出了高度在建筑面積計算中的控制作用,還有很多部位的建筑面積均是依據其凈高分3類進行計算,如多層建筑坡屋頂內、場館看臺下等。
1.2 多層建筑物的建筑面積計算
《規范》規定:多層建筑物首層應按其外墻勒腳以上結構外圍水平面計算,二層及以上樓層應按其外墻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層高在2.2m及以上者應計算全面積;層高不足2.2m者應計算1/2面積。
規則規定:多層建筑物建筑面積按各層建筑面積之和計算,其首層建筑面積按外墻勒腳以上結構的外圍水平面積計算,二層及二層以上按外墻結構的外圍水平面積計算。
由比較可見,(規范)將多層建筑物按其層高。以2.2m為界分兩類進行計算,而規則并沒有突出層高高度在計算建筑面積中的作用。
另外,(規范)中,以高度2.2m為界分兩類進行計算建筑面積的還有:單層建筑物內局部樓層;建于坡地的建筑物吊腳架空層,設計加以利用并有圍護結構的深基礎架空層地下室、半地下室、回廊,有圍護結構的架空走廊、落地櫥窗、門斗、挑廊、檐廊、眺望門,不垂直于水平面而走出底板外沿的建筑物;舞臺燈光控制室;建筑物頂部有圍護結構的樓梯間、水箱問、電梯機房等。
1.3 立體書庫和立體倉庫與立體車庫的計算
《規范》規定:立體書庫、立體車庫、立體倉庫,無結構層的應按一層計算,有結構層的應按其結構層面積分別計算。層高在2.2m及以上者應計算分面積;層高不足2.2m者應計算1/2面積。
規則規定:書庫、立體倉庫設有結構層的,按結構層計算建筑面積;沒有結構層的,按承重書架層或貨架層計算建筑面積。
由比較可見:立體書庫、立體倉庫、立體車庫無結構層的計算建筑面積,《規范》與規則存在很大差別,一個是按一層計算,一個是按承重書架層或貨架層計算。
1.4 陽臺的計算
《規范》規定:建筑物的陽臺(不論封閉與否)均應按其水平投影面積的1/2計算。
規則規定:封閉陽臺按其水平投影面積計算建筑面積;凹陽臺、挑陽臺按其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計算建筑面積。
顯而易見,規范的此條規定解決了陽臺建筑面積在以往房屋買賣中出現的很多爭議。
1.5 有永久性頂蓋的室外樓梯的計算
《規范》規定有永久性頂蓋的室外樓梯應按建筑物自然層的水平投影面積的1/2計算;而規則規定室外樓梯,按自然層投影面積之和計算建筑面積。
1.6 有永久性頂蓋無圍護結構的車棚和貨棚等以及雨篷的計算
《規范》規定:有永久性頂蓋無圍護結構的車棚、貨棚、站臺、加油站、收費站、場館看臺等,應按其頂蓋水平投影面積的1/2計算。《規范》規定:雨篷結構的外邊線至外墻結構外邊線的寬度超過2.1m者,應按雨篷結構板的水平投影面積的1/2計算。
規則規定:有柱的雨篷、車棚、貨棚、站臺等,按柱外圍水平面積計算建筑面積;獨立柱的雨篷、單排柱的車棚、貨棚、站臺等,按其頂蓋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計算建筑面積。
《規范》計算建筑面積更加簡便,取消了有無柱的說明政變為按頂蓋和結構板的水平投影面積考慮。
1.7 建筑物通道的計算
《規范》明確規定建筑物的通道,指樓層部分跨在人行道上的臨街樓房的底層和有道路穿過建筑空間的樓層不計算建筑面積;而規則規定可計算建筑面積。
1.8 其他
《規范》規定建筑物外墻外側有保溫隔熱層的應按保溫隔熱層外邊線計算建筑面積;而規則不計算保溫層厚度所占的建筑面積。《規范)增加了以幕墻為圍護結構的建筑物,應按幕墻外邊線掛牌建筑面積。
2 建筑面積計算規范的優點
2.1 《規范》更加細化。例如,在計算單層建筑物和多層建筑物的建筑面積時,更多的地方都用到了層高高度或凈高,并分為3個高度界限進行:計算。
2.2 《規范》更加簡便、明確。例如:計算雨篷、車棚、貨棚、站臺等建筑面積時,取消了有柱與無柱的界限,使計算起來更加簡便。
2.3 《規范》更加合理。例如:陽臺的計算,不論其設置形式如何,一律按其水平投影面積的1/2計算,避免了以往的許多爭端。
結束語
建筑面積的計算絕不是單純的計算工作,它不僅為編制概預算、撥款、與貸款提供指標,同時,對建筑面積的合理利用,合理進行平面布局,充分利用建筑空間,不斷促進設計部門、施工企業及建設單位加強科學管理,降低工程造價,提高投資經濟效果等都具有很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