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高低壓電器發展日新月異,根據國家統計局的統計口徑,高低壓電器行業主要分高壓電器(高壓開關設備、絕緣子避雷器、電力電容器、變壓器)、低壓電器(低壓開關設備及控制設備、低壓成套開關設備及控制設備)兩大子行業。本文主要描述高低壓電器的發展以及我國高低壓企業的現狀。
[關鍵詞]高低壓電器 市場現狀
引言
隨著科學的不斷發展,電器學已然成為正在興旺發達的學科之一。目前,電器結構與工作原理不斷地改進和創新,品種與規格日益繁多是其特點之一。那么什么叫電器?凡是帶電的器具可以統稱作電器。目前,電器設備或元器件的結構尺寸已從半根火柴大小發展到高達數層樓高的巨型沒備。對合理地組織生產與使用電器,科學合理地劃分電壓與電流等級,盡可能地減少系列產品的規格與型號有實際意義。盡量發展“組合式”、“積木式”、“標準單元”,以及零部件通用化,互換性高的電器或元器件是十分重要的。特別是在目前經濟改革過程中,加強宏觀領導和積極開展學科的科學技術學術交流活動是非常重要的。這樣,可以調動各學科互相配合。取長補短。 P,真壓電器 高壓電器是在高壓線路中用來實現關合、開斷、保護、控制、調節、量測的設備。高壓電器的發展與輸配電網路的發展有著密切聯系。目前,200—300萬kw的發電站已經出現,1000—1200萬kw大容量發電站是發展的必然趨勢,例如,長江三峽水利工程及西南水利工程等。但是,還有小型河流的中、小型發電站也在到處興建。為了經濟傳輸電能,提高輸電網路的工作電壓是重要的方法之一。為此,將會出現一系列技術難題等待電器科學工作者去研究解決。例如:(!)各種電器的極限工作電壓與電流,即研究極限經濟與可能輸出容量問題;(2)過電壓防護的研究,研究過電壓產生的原因與危害,從而采用相應的限制、降低或消除過電壓的措施是非常有意義的。例如500kv級變壓器的用銅量與絕緣重量幾乎差不多少。由此可見。研究降低過電壓的措施對降低絕緣耐壓水平是有實際意義的。(3)內絕緣游離放電,防老化與臟污的研究,長間隙空氣外絕緣放電特性的研究;(4)電弧熄滅的新原理、新介質的研究。例如真空開關,六氟化硫等,以及傳統的提高壓縮空氣達150個大氣壓的方法等;(5)新原理、新結構的研究。例如,電容式電壓互感器,光電式電流互感器(s光效應式,光脈沖重復頻率調制式等)。另外,由于高電壓、大電流可控硅元件研制成功,給發展直流輸電網路提供了條件。為此,提出了切換直流輸電網路的開關及電器設備要求。
目前我國已在電氣化鐵道線上采用了22kv級以上的直流供電系統,在上海、西安等地已有電壓為500kv的試驗性線路。總體上說,在國內已從試驗型走向運行型的階段。目前許多科學工作者在理論與技術上不斷有新的進展。國外已經有1000kv級左右的超高直流輸電網路在運行。這一系統對超距離輸電的經濟價值比較大。
2,低壓電器
低壓電器是一種能根據外界的信號和要求,手動或自動地接通、斷開電路,以實現對電路或非電對象的切換、控制、保護、檢測、變換和調節的元件或設備。目前低壓電器的關鍵技術問題是提高使用壽命與可靠性問題。這一點在國內外都得到了重視。它涉及到電磁結構與理論,機構理論、技術與材料工藝,以及各運動部分零部件(例如,彈簧、短路環、觸頭等)的耐沖擊振動與耐磨性等。例如,目前交流電磁開關的短路環做成內嵌式是提高其使用壽命的有效方法之一。現在在民用建筑上開始采用新型的自動開關代替傳統的刀開關一熔斷器配合使用的方案,特別是在經常發生過載或短路故障的建筑物上使用時經濟效益比較大。雖然一次投資稍高些,但既可提高供電質量,又可以大量節省熔絲。因此低壓電器的開發研制及推廣應用是非常重要的。半導體與可控硅等新型元器件的出現,使其與電磁裝置組合起來,可以做出具有各種功能的自動化設備,它們將在國民經濟、國防與生活領域中得到廣泛的應用。
由于大規模及中規模等集成電路的研制成功,微型機及電子電器在許多方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這給電器、儀器與儀表的小型化帶來很大的影響。因而,現在已研制出許多弱電電器、微型電器及儀器與儀表的樣品。
3,我國電器企業市場現狀
我國電器企業市場不容樂觀。在相應利益驅使下,國外著名電氣行業紛紛搶占我國市場,如施耐德、富士、西門子、A B B等國際知名企業都相繼登陸我國。除了瓜分國內的商端市場外,它們又實施“本土化”戰略,以獨資或合資方式在中國本土設廠,致使在國內的中端電器市場也占有越來越大的市場份額,甚至還在覬覦國內電器的低端市場。這無疑對國內低壓電器“低價位優勢”是一個致命的沖擊。如施耐德電器在中國市場上海年銷售額以20%的速度遞增,這必將使國內電器其賴以生存的現有市場快速萎縮,最終只能迫使企業在低層次市場夾縫中求生存。
在國內電器行業中,市場經濟中所遵循的平均利潤率法則,可以說在該行業中體現的淋漓盡致。電器制造業在起步初階段,面臨著巨大的市場空間,而此時行業的利潤遠遠高出市場認同的平均利潤法則。結果致使電器行業產生經濟學上稱之謂:“蛛網效應”,市場的需求旺盛,產品的價格上漲,這種巨大的誘惑,使投資者紛紛涌人。其結果只能造成該行業比其他行業吸引更多的資金,導致行業發展過快,造成產品價格下降,
企業為了在此殘酷的市場中得以繼續生存不被淘汰,絕大多數企業選擇壓低價格,搶占市場以增加產品在市場中的份額,借此來彌補或適應因產品價格因素而造成利潤過于微薄的困境。但事與愿違的是,企業不但沒有從困境中得以突圍,而相反的是企業又進入新一輪的價格戰,繼而重新進入另一番惡性循環的怪圈。當然這種尷尬只能使企業陷入無休止的價格競爭中,而相應的利潤從微薄再微薄,企業的技術創新也就無從談起。
從國內宏觀經濟角度或區域經濟而言,價格競爭促進了市場活力,通過競爭優化產業結構,激勵企業技術創新,加快了企業產品向技術優勢轉化的過程,從而實現產業內部結構的優化。這也是我國在資源約束下快速推動經濟發展的重大戰略選擇:企業必須從成本優勢轉向技術優勢,也是經濟發展內在規律的必然。
上述主要談了電器行業在國內區域經濟中目前所處的境況。而相應的企業在全球化經濟中又會遭遇怎樣的尷尬和沖擊呢?首先因為我國企業所擁有的成本優勢,其最大的弊端是建立在對資源的高消耗和資金重復性投資上,這種競爭優勢到了一定時期,就必將與有限的資源約束發生嚴重的沖突,從而導致各種經濟和社會問題的發生。所以企業必須在技術上提高其自主創新能力,調整資源使其高效發展,只有這樣才能在市場競爭中占取主導的優勢地位。當面臨國外電器知名品牌的不斷涌人,并以驚人的市場增長率來蠶食著國內電器市場份額,我國企業在電器制造業上的發展速度,僅是低層次結構平臺上的增長,還處在世界產業鏈的中低端水平上。具體講在世界電器格局中處于第三級;在國外知名電器壟斷著標準和規則以及核心技術情況下,中國電器企業多數從事著給外企做零配件加工或貼牌生產,賺取微薄加工費。另外出口企業面對國際市場缺乏長遠計劃,一旦發現新的市場,就蜂擁而人相互壓價,這不僅僅使我們丟失了正常應得的利潤,自降了出口電器產品的檔次,更加大了我國遭遇貿易摩擦的幾率。最終結果不是被出口國進行反傾銷調查,就是被消費者所拋棄。如何改變我國企業目前的現狀,值得我們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