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從高校圖書館建立“學科館員”制度的現實性和緊迫性出發,在結合高校書館人力資源現狀的基礎上提出:通過管理創新,構建高校人力資源妁開放系統是培養“學科館員”隊伍的前提;建立行之有效的人員選拔和培訓制度是“學科館員”制度得以真I利實施的關鍵;人才引進是“學科館員”制度能夠深入發展的保障。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 學科館員 隊伍建設
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給傳統的圖書館工作帶來了巨大的影響,新的變化要求管理創新和服務創新,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學科館員”制度。既現實又必要。
1 建立“學科館員”制度的現實意義
1.1 解決用戶信息需求變化與傳統圖書館管理的矛盾的需要
在圖書館數字化的趨勢下,由于虛擬圖書館廣泛的鏈接功能,使大量的文獻信息成為一個無序的大系統,傳統意義上以館藏文獻資源為主的評價指標已變成了圖書館可供檢索所獲得的文獻數量,從而使得大量的隨著現代技術產生的新信息與用戶需求之間出現了矛盾,現代用戶越來越需求一種系統化、專門化、個性化以及高技術含量的創造性服務,這必然要求圖書館走專業化、整體化、數字化、網絡化、自動化、共享化的發展道路,建立“學科館員”制度是解決這一矛盾的有效措施。
1.2 圖書館員自身成才的需要
人才和文獻是圖書館事業的兩大物質基礎,也是構成我國圖書館生產力的基本要素。目前高校圖書館在人才成長的自身要求與客觀上不能滿足需要存在著矛盾,再加上管理機制落后,圖書館內部沒有形成競爭機制,也沒有評價體系,因而不能有效地發揮圖書館員的潛能。設立“以人為本”的“學科館員”制度將大大激發工作人員的強烈責任感、求知欲和高度的成就感又有利于圖書館的可持續發展。
1.3 圖書館深入開展工作的需要
網絡化和交叉學科的發展,要求有針對性地對學科專業文獻信息進行收集整理、分析研究,主動為各學科讀者提供高水平、深層次服務。“學科館員”的建立,成為院系與圖書館溝通的橋梁,通過直接傾聽讀者意見和建議,使圖書館能夠更深入、更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為學科建設提供文獻保障,變輔助性服務為綜合研究性服務。
2 “學科館員”的崗位職責
從理論上分析,并結合國外和我國極少部分高校實行“學科館員”制度的實際經驗來看,“學科館員”的具體崗位職責應有以下幾個方面:
2.1 重點熟悉某個學科的文獻資源。有一定時間在對口專業的專業書庫工作,直接面向讀者提供服務。
2.2 建立網絡學科專業導航庫。負責學科網絡資源的收集整理并建立鏈接這些資源的網絡主頁,將專業信息資源導航、專業化網絡檢索工具、館藏資源檢索、專業論壇、專業研究。使其成為新型的“專業信息服務中心”。
2.3 建立專題文獻數據庫,做好定題服務。對大多數的本專業讀者開展專題信息服務,對專業課題進行相關文獻檢索,對重點課題進行定題服務。
2.4 提供個性化的服務,建立“用戶個人圖書館”。根據用戶知識和使用情況分析檢索要求,優化檢索過程,選擇檢索結果,并將個人化界面和用戶利用的其它服務集成起來,形成”用戶個人的圖書館”;二是由“學科館員”協助用戶開發個人化的信息資源系統,并利用圖書館的系統能力支持此類信息資源系統。
2.5 提供對口學科整體用戶培訓。通過采用個別輔導、小講座、上機實習、編寫讀者使用指南等方式,有針對性地向對口院系師生提供獲取信息的技能培訓,并負責與本學科有關的文檢課教學,使用戶了解有關本專業的各類文獻分布情況,便于他們主動獲取信息。
2.6 負責與對口學科院系的雙向聯系。通過自己的主頁設立虛擬的咨詢點,一方面進行常規性的咨詢服務;另一方面,通過建立該學科的BBS或通過EMAIL、電話、等方式,面向讀者開展針對特定問題的自由信息咨詢服務。
2.7 協助對口院系采訂對口文獻資源,做好商業性文獻傳遞服務,“學科館員”要借助于網絡,從外部獲得用戶所需要的多種資源,利用商業性文獻傳遞公司或商業數據庫生產商直接為自己的用戶提供文獻傳遞服務。
2.8 向社會提供咨詢服務。企事業單位一般不可能建立強大的信息資源庫,圖書館可通過“學科館員”的優勢向他們提供咨詢服務,從封閉走向開放,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同步增長。
3 “學科館員”的素質要求
根據“學科館員”的崗位職責要求,這要求“學科館員”要為適應工作網絡化、知識綜合化、學科專業化的需要鑄就更高素質。
3.1 熟悉館藏特別是對口專業館藏,既要有豐富的圖情基礎知識,又要有深厚的某學科知識底蘊,“學科館員”必須熟悉對口專業各種類型文獻的檢索工具書和數據庫的原理、結構、鏈接和組合方法,具備按用戶的需求將有效信息從龐大無序的信息源中提取、鑒別、篩選、整序、拓展、挖掘、再造的工作技能。
3.2 既要有一定的外語水平,也要有一定的計算機操作能力和網絡知識。能夠熟練地進行計算機檢索服務;能夠熟練地利用各種現代信息技術和手段,進行信息搜集、組織、加工、發布以及信息教育。
3.3 既要有很好的人際溝通能力,也要有良好的組織、協調能力。“學科館員”是知識的加工者以及加工后的傳播者,因此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和組織、協調能力是作好此項服務工作的必備條件。
3.4 既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又要有不斷學習、勇于創新的精神。這就要求在表現高水平業務素質的同時,也要表現出高水平的思想素質和良好的職業道德,牢固樹立“用戶至上,服務第一”的工作理念;認真學習圖書情報界的最新思想和理論,并用以指導自己的業務工作。
4 “學科館員”制度建立的關鍵是培養高素質的“學科館員”隊伍
目前我國高校圖書館建立“學科館員”制度最大的障礙就是人才匱乏。因此,我國高校圖書館“學科館員”的培養目標應該是培養學科信息資源的組織者、傳播者、導航者、教育者。要實現這一目標應當作到:
4.1 通過管理創新,構建高校圖書館人力資源管理的開放體系。樹立人才管理的競爭觀念、開放觀念、信息觀念、市場觀念、系統觀念、效益觀念等全方位服務理念,重新定位高校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系統,堅持終身教育、終身學習、終身培訓的方針,使圖書館員成為復合型高級人才。
4.2 建立“學科館員”的選拔和培訓制度。“學科館員”的培養包括人才引進和現有人力資源開發兩個方面,前者是對學科館員數量和結構的完善,后者是現實而緊迫的,因此,建立行之有效的人員選拔和培訓制度是“學科館員”制度得以順利實施的關鍵,在人員的選拔上,首先根據學校的學科設置情況,圈定“學科館員”的重點及次重點服務對象;在此基礎上,根據“學科館員”崗位設置要求,選拔出優秀人才進行脫產或不脫產培訓,進一步提高他們的業務水平和工作技能,形成人才梯隊。
4.3 建立“學科館員”與學校科研、教學活動相溝通的制度。在一些重要的科研項目或課題的立項、評估過程中引入“學科館員”。以發揮他們在文獻信息資源檢索、組織及綜合利用的優勢,利用“學科館員”優先接觸新知識的優勢,及時把信息反饋給教師,并對課題研究進程進行跟蹤指導。這些制度的建立有助于提高圖書館館員的綜合素質,增強工作技能。提高圖書館對外服務能力。
4.4 建立新的服務模式和工作制度。建立新的服務模式,實現館員專業化與館藏專業化相結合,為了滿足新時期讀者信息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