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分析了綠色生態住宅的特征,以及在推廣使用綠色生態住宅過程中,需要加大的工作,最終達到以滿足人們居住生活的舒適環境,使人、建筑與自然生態環境之間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系統,使綠色生態住宅得到大力發展,創造出和諧環境。
[關鍵詞]綠色生態住宅 推廣與可持續發展
隨著城市化發展步伐進一步加快,舊城改造、城中村改造的力度進一步加大,人們對住宅環境意識的提高以及對人居與自然和諧的追求,“綠色生態住宅”這個概念也就應時而生。“綠色生態住宅”是綠色建筑的內涵在住宅中的體現和應用。在住宅的全部生命周期中有效利用自然資源,高科技成果、建筑技術科學原理、高效的利用資源,包括:能源、土地、水資源、材料最大限度的影響環境的建筑物,使居住建筑和環境之間成為一個有機制結合體;為住戶營造高效、節能、環保、健康舒適、生態平衡的居住環境,同時并具有良好的室內氣候條件和較強的生物氣候調節能力,以滿足人們居住生活的舒適環境,使人、建筑與自然生態環境之間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系統。綠色生態住宅的特征:
P,最大限度的節約資源
環保建材,新型墻體的應用是“綠色生態住宅”的重要組成部分。建材能耗包括:建材生產、建筑物營運、建筑物的日常使用、建筑物的拆除解體、建材再利用等方面能耗。加工越細致和制造過程越復雜的產品和材料,通常要在生產過程中消耗更多的能源。一般來說,耐久性越好的材料,導致室內污染越少。綠色建筑師們往往就地取材,減少使用金屬、混凝土之類加工程度高、能耗大的建材;就地加工,減少使用金屬、混凝土之類加工程度高、能耗大的建材,重新開發短壽易耗廢舊材料。選擇再處理(如油漆、再加工、防水防火處理等)較少的建筑材料,或者選用那些對其維護只產生最小環境影響的材料。另外,功能要求的變化,使用期限的限制,城市發展的需要等等都可能需要建筑被拆除或改造。因為建造住宅所用的粘土磚越多,其對耕地的損毀就越多,將危害后代人的生存,使用環保墻體材料,節約土地資源。
2,能夠降低建造及使用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綠色生態住宅追求人、自然與環境的和諧統一,即通過資源的高效利用(節水、節地、節能、節材),創造出健康、舒適、安全的居住環境,減弱了對生態環境的擾動,使人、自然與環境的和諧達到動態平衡。例如,在綠色生態住宅建設中做到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成為“綠色住宅”的重要內容。“綠色住宅”要求就地處理污水,把污水變成中水,中水可以種地、澆花、洗車等。節約用水的同時,也減少了污水的排放量,還節約了污水處理能源和設備損耗。因此,在住宅設計和建設過程中,采取科學、合理的設計,使用高科技的產品。是建成“綠色住宅”的一個關鍵。 3,能夠可持續發展,應用建筑節能技術,提高綠色生態住宅的品質。 合理科學的住宅的設計,不僅影響居住者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而且涉及到能源的節約與浪費。如采用大面的玻璃設計明廳、明廚等,就能節約大量的電能,盡可能采用太陽能熱水系統,實施小區集中供熱,既是充分利用自然能源的有效途徑,也可減少對大氣的污染。選用建筑節能的材料遵循以下原則:一是提倡使用3R材料(可重復使用、可循環使用、可再生使用)。二是選用無毒、無害、不污染環境,有益人體健康的材料和產品,宜采用取得國家環境保護標志的材料、產品。制造新型建材不僅可以降低自然資源的消耗和能耗,而且能使大量的工業廢棄物得合理的開發與利用。 ‘
4,能夠對廢物回收并能自行無害銷納處理,減少對居住環境的污染。
垃圾的分類處理與住宅環境、業主生活息息相關,是小區物業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也是“綠色住宅”內容的一個重要體現。因此,要保護環境,實現可持續的建筑設計,就必須把原材料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加入衡量建筑的價值體系中去。就地處理生活垃圾,能極大限度地降低垃圾對環境的污染,最大限度地化廢為寶,進行資源循環利用,因此人們通常就將垃圾分類處理納入“綠色住宅”內容。節約資源、建筑節能、高效利用自然資源和廢物回收是“綠色住宅”的四大基本特點。因此在綠色生態住宅建造推廣使用過程中,應從以下幾方面去努力。
4,1加大綠色環保宣傳力度,樹立綠色生態住宅的觀念
大力宣傳綠色住宅開發帶來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構建和諧社會促進可持續發展,全面倡導綠色生活方式,在全社會形成綠色環保的消費風尚。
4,2落實綠色住宅的推廣體系,制定綠色住宅規劃。
綠色住宅的推廣體系包括:激勵、懲罰措施體系、配套法律法規體系、綠色住宅評價體系、技術標準體系和綠色建材市場體系,以及經濟激勵和聲譽激勵措施等。政府和房地產商要高度重視住宅對環境的影響。努力做到符合環境保護的要求,要進行科學的綠色規劃。住宅小區的是否是生態住宅,已成為住宅是否好賣的重要亮點。人們對住宅環境綠化的要求已有了很大提高,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綠,各種樹木、草坪高低參差、林蔭大道、灌木小徑、亭臺樓閣、成片花叢交相輝映,是人們追求的住宅小區“綠色圍墻”。 4,3提高綠色住宅的價格,使開發商見到效益。 開發綠色住宅采用綠色技術和綠色材料必然帶動成本的增加,從而提高房價。實際上目前綠色住宅用于節能增加的建設成本占總投資的比重不到10%,與普通住宅比平均每平米增加300-500元,但是低運行維護費用使得投入使用只需5-8年左右即可收回綠色成本。“綠化價格”實際上是把企業用于環保方面的支出計人成本之后形成的一種價格,這是建立在“污染者付費”、“環境有償使用”等新觀念的基礎上的,是對自然資源和生態資源價值的補償。開發企業堅持“以人為本”回歸自然的主導思想,終究會受到市場的歡迎,會帶來可觀的效益。 4,4實行住宅綠化技術,環保節能材料技術的應用。 垂直綠化現已在建筑物密集、綠地較少的大中城市逐步興起,這種綠化方法就是住宅的屋面及外墻種植常青藤、爬山虎、牽牛花、拉拉藤、何首烏、鐵線連一類植物,用綠色將住宅“包裹”起來。猶如披上了一件能吸塵的綠色披風。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將建筑材料對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控制在最小限度之內,需要開發研究無污染技術,清潔生產環保型建筑材料。例如,利用工業廢料(粉煤灰、礦渣、煤矸石等)可生產水泥、砌塊等材料;利用廢棄的泡沫塑料生產保溫墻體板材;利用廢棄的玻璃生產貼面材料等。既可以減少固體廢渣的堆存量,減輕環境污染,又可節省自然界中的原材料,對環保和地球資源的保護具有積極的作用。免燒水泥可以節省水泥生產所消耗的能量;高流態、自密實免震混凝土,在施工工程中不需振搗,既可節省施工能耗,又能減輕施工噪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