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強化水利工程施工現場管理意義重大,針對施工現場管理的主要內容,分析并提出優化管理的對策有助于提高施工現場管理和控制的效率。
[關鍵詞]施工現場 管理 優化
1 加強水利工程施工現場管理的重要性
水利工程建設具有投資大,建設周期長,參與單位多,施工任務重等特點。加強施工現場管理促進文明施工,是施工企業管理的客觀要求。考核施工企業的質量、安全、工期、成本四大指標,也稱施工企業的而第一系統目標的落腳點都在施工現場,施工企業ISO9000族標準的貫徹實施,要求施工企業把質量管理的重點投放在施工現場,建立以項目為對象的施工現場質量保證體系,突出施工現場質量控制。“三檢制”的實施。質量管理點的確定現場OC小組工作的開展,質量信息的反饋,信息網的建立等都是要在施工現場進行的。
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就是施工現場,施工現場是事故隱患多發地點,露天高空作業多,多工種聯合作業,人員流動大。物體墜落和物體打擊等事故最易發生,所以,加強施工現場文明施工管理力度改善施工作業人員條件,消防事故隱患,落實事故隱患整改措施,防止事故上海的發生是極為重要的,合同履行率是施工企業確立企業信譽的最關鍵指標,只有施工現場管理組織管理的好,特別是在施工現場推行應用網絡計劃技術控制工期,才能確保合同工期的完成。成本是企業效益的源泉,人工費,材料費,機械費的消耗在施工現場最大,加強施工現場的管理,改善人、物、場所的結合狀態,減少或消除無效勞動,盡量減少設備占用時間,提高機械設備利用率,減少施工材料的消耗,這好似施工現場的主要內容,也是節能降耗,節能增收的主要工作內容。
因此,抓好施工現場管理的意義重大,是施工企業不斷降低施工材料消耗,提高工程實體質量,確保施工安全,保證合同工期的如期完成,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重要途徑,現場管理是施工企業各項管理水平的綜合反映,只有重視對其管理才能促進文明施工。為此,需要將企業決策層的重視施工現場等管理意識,轉化為全員、全過程、全方位施工生產過程的群體施工現場管理意識,形成凝聚力、向心力,統一思想,形成共識。
2 施工現場管理的主要內容
施工現場管理的主要內容為施工作業管理、物資流通管理、施工質量管理以及現場整體管理的診斷和崗位責任制的職責落實等等。
2.1 施工總乎面管理是合理使用場地,保證現場交通道路水、電、排水系統暢通,文明施工的主要措施,施工現場的布置是以施工總面積為依據的,具體做法如下:
2.1.1 運輸道路的布置:盡量利用原有永久路基,應與現場加工點、倉庫、水泥庫、砂、石、鋼筋等材料堆放位置結合布置并與場外道路要保證連接暢通。
2.1.2 臨建設施的布置:盡量避免二次搭設,臨建設施的布置應該緊湊合理,保證安全防火等,現場辦公室要盡量靠近施工現場。
2.1.3 臨時的水、電管線的布置:盡量利用現場原有的水源和永久線路。
2.2 施工進度管理
施工進度現場管理的任務是以施工網絡進度計劃為指導,通過計劃、組織、協調、檢查與調整等手段,調動施工活動中的一切積極因素,努力實現進度目標,以確保施工的全過程的總工期目標的實現。
2.3 施工質量的管理
質量是水利工程建設的關鍵,是施工企業爭取用戶,占領市場和發展企業的根本保證,各專業技術人員應該按照以下幾項要求進行操作:
2.3.1 做好進場原材料、半成品、設備的規格、性能、技術參數質量的檢查驗收工作,并做好記錄,對未經檢查驗收的或者檢查不合要求的材料設備一律不準使用。
2.3.2 做好隱蔽工程的記錄和預驗工作,發現問題及時進行糾正處理。并積極通知組織業主、設計院、總監理工程師等參加隱蔽工程驗收,并做好相關簽證,
2.3.3 在實施過程各環節中,必須注意加強經過訓視檢查,及時發現問題并糾正。特別是主要的結構部位,關鍵設備,關鍵部位的施工,施工現場一定要有專業的技術管理人員,并根據施工圖紙、《施工技術規范》、《施工操作規程》提出自己的意見和要求。
2.4 施工作業的管理
2.4.1 技術交底。交底內容包括圖紙交底、施工組織設計交底、分項工程技術交底和安全交底等。
2.4.2 測量控制。包括對于給定的原始基準點、基準線和參考標高等的測量控制點符合工作;對是測量控制網的復測等。
2.4.3 工序控制。工序質量是指工序的成果符合設計、工藝(技術標準)要求的程序,對其控制是為了保證穩定的生產合格產品。
2.4.4 工程變更控制。工程變更會導致項目、工期、成本或著質量的改變,因此必須嚴格控制。
3 施工現場管理優化對策
3.1 以人為中心,提高施工現場全員的素質
堅持以人為中心的科學管理,千方百計調動激發全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責任感,充分發揮其現場管理的主體作用,重視員工的思想素質提高和技術素質的提高。
3.2 以班組為重點,優化企業現場管理組織
班組是企業現場管理的保證,現場的各項工作都要通過班組來實施,班組是企業現場管理的承擔者,抓好班組的建設就是抓住了現場管理的核心內容。
3.3 以技術經濟指標為突破口,優化施工現場的管理
質量和成本是企業的生命,是企業不斷發展壯大的原動力,市場鐘情的質優價廉的產品是通過技術經濟指標體現的,因此優化現場管理必須以以技術經濟指標為突破口,而這個突破也必須通過嚴格的現場管理來保證。
3.4 進行科學的施工組織、合理的平面布置和資源的優化配置
科學合理的施工組織設計是指導現場施工,全面布置施工生產活動,控制施工進度,保質保量和保證安全,調動勞力和機械的基本依據,合理的平面布置是管理的前提和基礎,合理配置施工資源是獲取較大經濟效益的關鍵。
3.5 建立和完善競爭、激勵、約束、監督四大機制
3.6 建立有效的質量監督新模式
針對工程質量監督機構角色和智能的變化,積極探索新的思路和理念,深化工程質量監督機構改革,健全執法運行機制,建立工程質量與監督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