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火災損失統計工作存在如專職火調人員不足、素質不高,證據性物品和賬單真實性、準確性難以保證等諸多問題。筆者從完善火災事故調查和火災損失統計的法律體系和引入申介機構核定火災損失幾個方面提出了一些個人粗淺的看法。
[關鍵詞]消防統計 火災損失 問題及對策
2009年5月1日起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以下簡稱《消防法》)對公安機關消防機構火災調查工作的職責進行了調整。新<消防法>中將核定火災損失改為統計火災損失。統計火災損失是《消防法》賦予公安消防機構的法定職責,是火災事故調查重要任務之一。統計火災損失是指公安消防機構根據消防法律、法規的規定對火災受損單位(個人)提交的火災損失清單進行統計,進行法律程序上的確認(核定),并按規定時限進行匯總、分析、上報,是一項正常業務工作。火災損失統計是失火案和消防責任事故案的立案以及對責任人定罪量刑的重要依據,其目的是便于國家掌握火災情況,分析火災規律。為政府進行消防決策服務,它不是針對特定當事人火災損失所作的單方行為,而是國家統計行為。但人們常把公安消防機構統計的火災損失作為民事訴訟和民事賠償的證據和依據。筆者就火災損失統計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談幾點個人看法。
1 當前統計火災損失存在的問題
1.1 證據性物品和賬單的真實性、準確性難以保證
由于燃燒和撲救過程中的水漬及破拆使得許多證據性的現場和物品受到破壞,現場殘骸難以保存,給火災直接財產損失工作帶來了相當大的困難。主要表現在:
1,],]物品被燒毀或者燒損后,數量、規格等必要因素已不復存在,僅靠當事人的陳述和申報,其真實性無法確定。
]。1,2絕大多數人購買物品時不索要發票等相關票據材料,火災過后,不能提供有效的證據證明自己財產的數量、價值。
1,1,3能夠證明自己財產數量和價值的證據材料在火災中被燒毀,向稅務或者銷售等單位取證復雜而且困難。
1,1,4人為因素導致毀滅證據、瞞報、多報等。個別發生火災的單位為了逃避責任追究少報漏報損失;火災涉及到房主、受損鄰居、物業管理公司的賠償問題,受災戶故意多報、謊報損失現象突出,給火災損失統計帶來了一定困難。
1,2統計工作專業技術性強
目前火災統計方法采用重置價值、分類折舊和燒損率作為財產損失計算的統一標準,但在實際中存在著過火物品的燒損率、重置價值、已使用時間較難確定的困難。另外,隨著經濟發展,新產品的不斷上市,物品種類多、數量大,消防部門沒有這方面的信息和資料,很難進行價格核實。
1,3專職火調人員不足、素質不高
火災調查工作是一門實踐科學,要求從事此項工作的人員必須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和經驗,具備相關的能力。由于消防部隊警力不足,專職火調人員素質不高,數量偏少,加上日常消防監督工作量的不斷加大,很難專門抽時間去鉆研火調業務,火調能力的創新與提高更無從談起。基層大隊下部缺編、人才饋乏,絕大多數都是兼職人員,再加上大多數火調人員未經過正規院校火調專業學習,火調隊伍整體素質不高。
2。做好火災統計工作的對策
2,1完善火災事故調查和火災損失統計的法律體系,真正做到火災損失統計工作有法可依
目前實施的<火災直接財產損失統計方法)已有10年,已經存在諸多不適應工作要求的地方。如一些新鮮事物的折舊年限未做出規定,分類不明確、不齊全,房屋、構筑物及設備燒損率的評估是由什么部門出具報告才具有權威。因此立法、修訂《火災直接財產損失統計方法)已迫在眉睫。進而從法律角度將有模棱兩可、不好把握標準的事項和可能引起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的方面作出明確規定。 2,2引人中介機構核定火災損失 引導社會上建立一些具有資質的價格鑒定中心、資產評估、房屋鑒定等專業服務中介機構。由法律或政府賦予他們一些權力,實行有償服務。當然,火災財產損失統計的結果往往牽涉到民事賠償糾紛以及是否追究有關責任人刑事責任和量刑輕重的問題,在操作過程中要注意執法行為合法性的問題。在實踐中應當注意以下問題:
2,2,1受委托的中介紹織必勿掛妮辣鄂g$格。
2,2,2委托方應當是公安消防機構。
2,2,3受委托的中介組織以就近選擇為宜,避免層層委托或調查不深人,確保時效性和數據的真實性。
2,3推進火災公眾責任保險
(消防法》第三十三條規定,“國家鼓勵、引導公眾聚集場所和生產、儲存、運輸、銷售易燃易爆危險品的企業投保火災公眾責任保險;鼓勵保險公司承保火災公眾責任保險,”這為推進火災公眾責任保險提供了強有力的依據,當然這種保險不存在強制性。
火災公眾責任保險是指在保險有效期限內,被保險人在經營場所內依法從事生產、經營等活動時,一旦發生火災、爆炸等事故造成第三者人身傷亡,所引起的醫療費用和撫恤費用,以及依法應由被保險人承擔的民事賠償責任,由保險公司在責任范圍內作為賠償資金的提供者向受害人提供賠償的險種。我國目前對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措施基本上是以政府主導為主,市場發揮的作用很小。投保火災公眾責任保險可以進一步發揮保險在火災防范和火災風險管理方面的作用,有效轉嫁風險。通過在一些高危行業和公共營業場所建立強制火災公眾責任保險制度,可以輔助政府進行社會管理,減輕政府財政負擔,提高處理火災責任事故的行政效率。
2,4提高思想認識,加強培訓學習,不斷提高火災調查人員的素質
火災調查是一門實踐科學,業務水平的提高離不開學習和實踐經驗的積累。負責火災調查的人員應該加強學習,各級各部門也應建立健全火調人員崗位培訓制度,積極為火調人員創必要的學習條件,通過定期舉辦業務培訓班和召開大型火災現場會和等方式,傳授火調知識和技能,使火災調查人員能熟練掌握各類火災特點、燃燒規律、現場勘查、火災痕跡的提取、技術鑒定等,不斷提高火調人員的理論水平和專業技能水平。
(作者單位:錦州市消防支隊防火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