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建設項目從可行性分析到竣工吏付使用,整個過程按階段可劃分為可行性研究與決策階段、設計階段、建設準備階段、施工階段、竣工驗收階段以及后評價階段,每個階段均有不同的造價控制和管理內容。通過對建設工程造價在決策、設計、施工等各個階段的影響進行分析和論述,從而闡明了全過程管理與控制工程造價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關鍵詞]工程造價 全過程控制 管理
工程造價管理是建設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現階段對工程造價的管理,主要側重于事后核算,即對竣工結算進行重點審核,而其他階段則顯得相對薄弱,投資失控的現象時有發生。因此,必須加強建設工程全過程造價跟蹤管理工作,這對于合理確定并有效控制工程造價,提高投資效益,遏制“三超”現象的發生,是十分積極有效的,
1 正確的決策是控制工程造價的前提
項目投資決策是選擇和決定投資行動方案的過程,是對擬建項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進行技術經濟論證,對不同建設方案進行技術經濟比較及做出判斷和決定的過程。項目決策正確與否,關系到工程造價的高低及投資效果的好壞。正確決策是合理確定與控制工程造價的前提。
1.1 建設項目的規模
每一個建設項目都存在著一個合理規模的選擇問題。生產規模過小,使得資源得不到有效配置,單位產品成本較高,經濟效益低下;生產規模過大,超過了項目產品市場的需求量,則會導致開工不足、產品積壓或降價銷售,致使項目經濟效益也會低下。因此,合理的建設規模是決策階段控制工程造價的關鍵。
1.2 建設項目的建設標準水平
建設標準水平主要是建設規模、占地面積、工藝裝備、建筑標準、配套工程、勞動定員等方面的標準或指標。建設標準是編制、評估、審批項目可行性研究的重要依據,其合理與否,對控制工程造價有很大的影響。標準水平定得過高,會脫離我國的實際情況和財力、物力的承受能力,增加造價;標準水平定得過低,將會妨礙技術進步,影響國民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因此,建設標準水平應從我國目前的經濟發展水平出發,區別不同地區、不同規模、不同等級、不同功能,合理確定。
1.3 建設項目的地點選擇
項目地區選擇得合理與否,在很在程度上決定著擬建項目的命運,影響著工程造價的高低、建設工期的長短、建設質量的好壞,還影響到項目建成后的經營狀況。
建設項目地區選擇應考慮如下幾個因素:
(1)要符合國民經濟發展戰略規劃、國家工業布局總體規劃和地區經濟發展規劃的要求。
(2)要根據項目的特點和需求,選擇靠近原料、燃料提供地和產品消費地,以降低原料、能源采購及運輸費用。
(3)要綜合考慮氣象、地質、水文等建廠的自然條件。
(4)要充分考慮勞動力來源、生活環境、協作、施工力量、風俗文化等社會環境因素的影響。
1.4 建設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和投資估算
項目的決策依據是可行性研究,投資估算是確定可行性研究階段工程總投資的限額。可行陸研究不僅要評價項目是否可行,更重要的是對方案進行優化認證。投資估算必須準確且能滿足限額設計和控制概算的要求初步設計概算必須控制在批準的可行性研究投資估算范圍內,收口概算不允許突破可行性研究投資估算。因此,決策階段保證投資估算的準確性。
2 搞好招投標是控制造價的重要手段
“經評審的最低投標價法”的評標辦法日益為建設方所推崇。這種評標辦法可以為建設單位節約大量的建設資金,但是,“評審確定的最低投標價”=<“最低投標價”。否則會產生一些負面影響,如有的施工單位為了中標,惡意壓價,而在施工中又想方設法增加簽證,增加工程量;也有的在施工中偷工減料,以次充好,造成極大質量隱患;因此,應加大招投標環節的管理力度。
2.1 重視工程量清單和控制價的編制質量
近幾年我國推行了工程量清單招標方式,一個準確、完整的工程量清單是確定合理工程造價的前提,而控制價編制準確、合理與否也制約著中標價的合理性和可靠性,起杠桿作用。因此,建設單位應委托具有相應資質、業務能力強、信譽好的造價咨詢機構,編制準確的工程量清單和控制價。
2.2 確定合理的中標價
“合理的成本價”+“合理的管理費用”一“合理的報價”,這對商務標評委的生產實踐經驗和專業知識水平無疑要求很高。
2.2.1 商務標評委必須掌握現行的計價依據、計價方法和相關規定,了解建筑市場最新動態。如必須熟悉人、材、機的市場價格。
2.2.2 商務標評委應根據施工圖紙、地質勘查報告及現場實際情況和本工程的技術特點,進行人、材、機消耗量的調整確定。現行定額考慮的是在社會平均的勞動時間內,生產合格產品所必須的消耗量。如果技術標中,施工單位的管理水平先進,采用了新工藝、新技術,就會縮短工期,提高效率。因此,商務標應和技術標結合進行評審,通過技術標書的評審來驗證商務標報價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2.2.3 引進費用競爭機制。以往管理部門發布的取費定額,更多的帶有計劃經濟體制的色彩,按固定的取費模式進行計算,削弱了施工企業的競爭意識福建省近幾年來進行了造價改革,采用了“競爭費”的計算方式,專家評標時應考慮哪些費用是必須的,哪些費用通過管理,能降低,全面考慮,確定除工程直接成本外的合理費用值。
只有通過以上三方面綜合評判,才能按“控制量、指導價、競爭費”的原則,確定合理低價中標單位。
3 做好竣工決算審計
工程竣工決算是反映工程項目實際造價和投資效果的文件,是辦理交付、使用及驗收新增固定資產的依據是全過程工程造價控制的最后一道關口。在工程決算審計時,項目管理師需從專業角度對合同總價、設計變更、工程索賠和工程結算進行全面的系統的分析,對照圖紙、變更、簽證、承發包合同招標文件、材料采購價格、專業分包合同等情況,與業主、監理、總承包方及施工人員進行座談,了解工程的有關資料,及時掌握實際施工動態,協助業主及時審核因設計變更、現場簽證、工程索賠等發生的費用范圍形成完整的工程竣工決算報告。
項目管理中全過程造價控制就是在項目建設的各個階段,采用科學的計價方法和切合實際的計價依據,合理確定投資估算、初步設計概算、施工圖預算和工程竣工決算。才能提高投資效益,使工程造價行業管理納入法制化,規范化的軌道。
總之,工程造價的有效控制是指在投資決策階段、設計階段和建設實施階段,把建設工程造價的發生控制在批準的造價限額以內,并隨時糾正發生的偏差,以保證項目管理目標的實現,以求在各個建設項目中能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財力,取褐好的投資效益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