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新疆與申亞國家的區域經濟合作是雙贏的選擇,大力發展新疆與中亞的經濟合作,在政治、經濟、文化方面都有重大作用。本文分析了新疆與中亞經濟合作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對策。
[關鍵詞]中亞地區 區域經濟 合作
1 新覆與中亞區域經濟合作的作用
1.1 經濟作用
新疆與中亞國家的經濟合作首先可以落實國家能源礦產資源市場多元化戰略。我國人均資源量少,石油、天然氣、煤炭、鐵礦石人均儲藏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1%、4,5%、79%、42%。同時我國經濟增長消耗資源量大,每創造一美元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國的4,3倍,德國和法國的7,7倍,日本的11,5倍。新疆與中亞五國都是礦產資源和能源豐富的地區,必然被納入我國解決能源和礦產資源制約矛盾的戰略當中。這樣既符合中亞國家資源出口多元化的要求,也能夠有效緩解我國能源不足的狀況,尤其是中亞的能源能夠直接從陸路進入我國境內,比海運降低了成本和風險, 1,2政治作用 中亞地區的穩定和我國的邊疆安全與穩定密切相聯,事關我國和平發展的戰略,是一個重大的政治問題。中亞國家獨立以來,由于各國的地理環境、政治結構、經濟體制、文化形態等的影響,而呈現出不同的發展層次,加上全球化影響、世界各大國在中亞的爭奪,使中亞地區的非傳統安全領域受到威脅,這當然也會迅速擴散至中國新疆境內。正是由于中亞國家發展不平衡,加劇了中亞各國間的矛盾,從而為產生跨國民族分裂勢力、宗教極端勢力、國際恐怖勢力提供了生長空間,這些勢力嚴重威脅了中國與中亞國家的安全。新疆與中亞國家的經濟合作對于增強我國與中亞各國的聯系與交流,密切睦鄰友好關系,增強政治互信,提高我國在中亞地區的影響力,打擊“三股勢力”,保障國家安全,維護國家利益和新疆安全與穩定等有重要意義。
1,3文化作用
新疆與中亞的經濟合作必然能夠帶來中國與中亞國家文化上的交流與聯系,新疆與中亞國家本來就存在民族、文化等方面的相似性,所以新疆與中亞的合作中也會包含人文合作,這將為各種思想文化的交流提供機會。
2,額韁與中亞區域經濟合作中存在的問題
2,1社會穩定問題
中亞各國獨立以來,經濟發展呈現不平衡的趨勢。中亞地區成為民族分裂勢力、宗教極端勢力、國際恐怖勢力滋生的溫床,嚴重威脅中亞國家和中國的安全。給新疆與中亞的經濟合作帶來不便。由于新疆與中亞國家接壤,并且和中亞有跨境民族以及文化上的相似性,很容易受三股勢力的影響。七五事件就是民族分裂勢力煽動所致。七五事件嚴重影響了新疆正常的政治經濟社會生活,給人們心理造成恐慌,導致商人不敢投資,工人不愿在新疆工作,給新疆經濟造成巨大損失。 2,2政治安全問題 中亞國家處于轉型期,政治權利格局會有不協調現象,這對制定對外經濟政策和開展對外經濟合作很不利。官僚腐敗、官商勾結、政策執行不力等也會影響對外經濟合作。還有中亞敏感的政治和安全問題,往往成為制約對外經濟合作的關鍵因素,同時,中亞地區資源能源豐富,成為世界各大國爭奪的熱點地區,也使我國與中亞的地緣優勢受到制約。 2,3法制建設問題 中亞國家市場經濟發展緩慢且不平衡,在法制建設方面總體上比較落后,主要表現在:立法滯后、法律不健全、法制不穩定、執法部門執法混亂、缺乏權威的仲裁機構等。土庫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等國的各種涉外經濟法規朝令夕改,既挫傷外國合作者的積極性,也會造成他們的投機性。 2,4技術、人才問題 新疆經濟基礎薄弱,發展水平相對滯后,對國家“輸血”依賴性較強,在中亞國家市場,我國與歐美、日韓等國家的競爭除了價格優勢之外。在投資規模、研發能力、技術含量等方面處于相對劣勢。我國新疆和中亞國家存在的共同問題是缺乏資金、技術和人才。教育和科研部門的人才支持、科研成果的儲備都嚴重不足,缺乏適應發展經濟合作的高層次專業人才和領導型人才。
3。完善新疆與中亞區域經濟合作的建議
3,1國家政策方面
阻礙新疆與中亞經濟合作最主要的是社會穩定問題。從七五事件的嚴重影響吸取教訓,一定要加大反分裂工作力度,加強愛國主義教育,不能一味的金錢投入。加強內地與新疆的文化交流,而不是使新疆成為分裂勢力所希望的在政治經濟上可以獨立的地區。維護新疆的穩定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3,1,1進一步全面、準確地實施民族區域自治,包括維護中央對地方各項工作領導的權威性,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黨中央的各項方針政策;結合新疆的實際來貫徹執行中央的各項方針政策。 3,1,2把民族關系作為維護新疆社會穩定的第一位大事來抓,要做到把民族團結作為民族關系中的重中之重;進一步提高執行民族政策的水平,依法加強對各項民族事務的管理;進一步提高各族人民對國家利益與本民族利益一致性的認識;就事論事,不要把所有事情都歸人民族關系問題。
3,1,3進一步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
3,1,4充分認識新疆反分裂和反暴力恐怖斗爭的長期性和復雜性。
3,1,5正確定位與處理好兩個關系,即穩定和發展的關系、分裂主義與恐怖主義的關系,恐怖是手段,分裂是目的,所以要把反恐怖納入反分裂斗爭的整體規劃中。
加強中國政府與中亞國家間的協調,從宏觀發展戰略和規劃的高度重視新疆與中亞國家的經濟合作,依托上海合作組織,逐步規范和完善合作的各項機制;制定各種自由貿易規定,實行統一的關稅制度;重視建立多層次合作的對話機制,建立健全各種法規和風險規避機制,保障經濟合作的穩定與規范化。新疆在中國與中亞國家的合作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還要制定促進新疆與中亞國家經濟合作的優惠政策以及相關法律法規,在投資、稅收等方面給予符合實際的政策支持,盡可能取消限制性規定,以便于吸引資金和技術。 3,2新疆政府方面 政府應當加大力度發展龍頭企業,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經營主體,并鼓勵、支持和引導企業開拓中亞市場,為開展新疆與中亞經濟合作創造良好的投資、發展和法制環境。實施人才戰略,注重人才的培養和引進,為經濟合作提供人力和技術支撐。還要創造吸引中國東部和中部經濟西進的條件,使中國東部沿海和中部地區能夠通過新疆開拓中亞國家的市場、中亞國家也能夠借助新疆進入中國內地市場,也使新疆在這個過程中加快發展,逐步縮小與東中部的差距,形成對中亞國家的比較優勢。新疆與中亞的經濟合作應當以上海合作組織所奉行的“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的“上海精神”為指導,以上海合作組織《多邊經貿合作綱要)提出的“長期內實現區域內貨物、資本、技術和服務的自由流動”為遠期目標,做到統籌安排、合理布局、發揮優勢、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