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改單開放的深入發展,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尤其是廣大施工企業,更是被推向市場的風口浪尖。因此,加強企業內部會計監督是企業經營活動有序進行的重要保障,本文著重針對施工企業的會計監督審核進行分析探討。
[關鍵詞]施工企業 會計監督 審核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施工企業面臨著激烈的競爭,企業能否在市場中立于不敗之地,關鍵在于企業能否為社會提供質量高、工期短、造價低的建筑產品。由此工程項目的成本管理也就成了施工企業管理的核心內容,所以必須加強會計監督審核工作,在成本開支上給予高度的重視,以期達到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目的。
1 切實加強工程成本開支監督
1.1 嚴格執行成本開支范圍
對施工過程中各項成本費用的支出進行限制和監督由于施工項目是一次性的,故成本監督應強調項目的中間監督。若到竣工階段再進行的成本監督,由于成本盈虧已基本成定局,此時發生了問題,也已來不及糾正。因此,施工過程階段成本控制的好壞,對項目經濟效益的高低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1.2 施工階段人工、材料及其它間接費的監督
人工費主要從用工數量方面進行監督,以提高生產工人的技術水平和班組的組織管理水平,減少和避免無效勞動,提高勞動效率。材料成本的監督包括材料用量監督和材料價格監督兩方面。對材料用量要堅持按定額實行限額領料制度,并推廣使用降低料耗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并監督余料的回收情況。降低料耗水平,降低堆放和倉儲損耗。對監督材料購人買價監督,主要是在保質保量的前提下擇優購料。監督材料運輸要選用最經濟的運輸方法,以降低運輸成本。總之,會計監督在一系列過程中要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以減少資金占用,降低存貨成本。其他間接費中開支大的主要是工作人員薪金、差旅費和業務招待費,這3項開支占其他間接費開支總額的50g以上。所以,要把其他間接費用開支降下來,監督首先要做到:“能壓則壓”,盡可能減少可控費用,減少不必要的現金流出;其次應并結合企業實際,對一系列可控費用作出明確規定,如:嚴控高檔辦公費用的添置,對電腦、空調、復印機、通訊器材等,對不同級別的項經部及不同人員應作出不同的配置規定等,嚴格控制使用標準和使用范圍,并嚴格按規定程序辦理審批手續,不能先斬后奏,要將企業的有限資金用于最急需的地方。對于分包工程,除了嚴格對分包隊伍的資格審查外,還要科學、合理地確定分包工程價格。在會計監督方面應做到對分包工程經費的全面管理,包括合同的預付款和工程款的支付、保函質保金的扣留等。
1.3 竣工驗收階段的成本監督
從現實情況看,很多工程一到竣工掃尾階段,就把主要技術力量抽調到其他在建工程,以致掃尾工作拖拖拉拉,而成本費用照常發生,使已取得的經濟效益逐步流失。因此,要精心安排,力爭把竣工掃尾時間縮短到最低限度,以降低竣工階段成本支出。項目完工后,要對項目成本執行情況進行監督。實際工作中往往還有這種情況發生,前一個項目尚未完工,一部分人員、機械已轉入另一個項目。完工后,賬目不清、責任不清,遺留問題一大堆,甚至發生大數額虧損。因此,必須監督落實項目責任,認真做到按期完工、工程成本及時清理。
2 必須加強對施工企業原始憑證審核
原始憑證審核是收付資金、登記帳簿、編制報表和財務分析的基礎,是貫徹落實各項財經法紀的最關鍵步驟。為了正確地反映和監督各項經濟業務,確保會計資料真實、正確和合法,必須加強對原始憑證進行嚴格認真的審核。各種原始憑證除由經辦業務部門審核以外,還須要由會計部門進行審核。具體可以采用以下幾種審核方式:
2.1 形式審核
根據原始憑證的填寫要求,審核原始憑證的摘要和數宇及其他項目是否填寫正確;必要的附件清單是否齊全;數量、單價、金額、合計是否填寫正確:大、小寫金額是否相符。若有差錯,應退回經辦人員予以更正。對于票據本身的真實性,一般而言,除自制原始憑證外,外來原始憑證至少應有財稅部門票據監制章。會計人員要正確區分收入(費用)、利得(損失)性款項與暫時性款項(如押金、質量保證金):前者一般應使用稅務部門的稅務票據,后者則一般使用財稅部門統一印制的收款收據。
2.2 內容審核
在內容上,主要審核原始憑證所記載反映的內容是否準確無誤:審核原始憑證反映的經濟業務內容是否合理、合法一主要清查所發生的經濟業務是否符合國家的政策、法令和制度,有無違反財經紀律等違法亂紀的行為。
2.3 授權審核
審核原始憑證經手人、驗收入、審批人簽字是否齊全。
2.4 完整性審核
審核憑證必須具備的基本內容是否填寫齊全:原始憑證應反映填制的內容、簽名、蓋章等手續是否完整。
2.5 預算審核
是否符合年度預算要求。對驗證票據業務內容的真實性與否,這是一項考驗財會人員職業判斷能力與工作藝術性的復雜工作。審核中若發現不符合實際情況、手續不完備或數字計算不正確的原始憑證,應退回有關經辦部門或人員,要求他們予以補辦手續。總而言之,在原始憑證審核過程中會計機構、會計人員應保持應有的職業謹慎,認真履行職責。
3 加強施工企業內部的審計監督
內部審計監督職能是監察和督促企業會計人員在其授權范圍內有效地履行其職責,是內部審計中最原始、最根本的一種職能。在企業各個層級的人員中,就會計監督而言,內部審計人員具有極其重要而又特殊的地位。內部審計機構應以現有稽核、審計紀律檢查部門為基礎,建立有效的以“查”為主的監督防線,并結合內部審計監督,對重大缺陷有權直接向董事會及審計委員會、監事會報告。傳統的內部審計側重于對財務報表的審查,主要是起到保護的作用。
3.1 有利于保護資產的安全完整和信息的真實可靠,對經濟活動的檢查、分析、及時追回款項:另外通過審查評價,查證帳簿資料和反映的內容是否真實、正確、及時,避免因信息錯誤或不及時導致決策的錯誤。
3.2 建設性作用,通過對審查活動的檢查、評價,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建設性意見,如改進方案,改善管理,提高經濟效益。
3.3 符合成本效益原則,內部監督有利于減少代理成本。
4 要做好施工企業會計監督審核,還必須提高企業會計業務素質和完善監管系統
4.1 提高會計人員業務素質
知識經濟呼喚高素質的、管理型的會計人才。專業知識是會計人員知識結構的特色所在,但現代會計業務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綜合性。這一特征又要求會計人員的知識結構不能只限于本專業。由于現代企業的財務專業分工越來越細,專業越來越精,發生關系的方面也越多。如同施工企業建造的房子,房子越高,則房子的基礎應越深,現代會計人員不但需要本專業專而精,還需要廣博的知識。在施工企業中會計人員主要從事項目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工作,也應深入項目,熟悉施工流程和企業項目成本,吸取實踐經驗,才能有效地參與管理。穩重、細心、“不做假帳”則是會計人員的基本職業道德和行為準則,所有的會計人員必須以誠信為本,操守為重,遵循準則,不做假帳,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
4.2 加強財務管理
4.2.1 會計法中要求企業內部關鍵性職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