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越來越多的國家制定了自己的國內競爭法,在國際層面,各國的競爭法也表現出一定的融合趨勢。然而,要制定一部統一的國際競爭法,國際社會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關鍵詞]國際競爭法 法律趨同化
目前全球共有100多個國家制定了自己的競爭法(也稱反壟斷法),這表明競爭法的概念已經被普遍接受。各國對競爭法的一些基本理念也有著高度的共識。比如,各國都普遍認識到,對國內和國際競爭都有著巨大危害的惡意聯合協議(hardcore cartel)應該予以禁止。競爭法的趨同化在歐盟國家表現尤為明顯,其成員國的競爭法已為逐漸接近。于是,人們不禁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在世界范圍內制定一個普遍適用的國際競爭法是否可行?坎昆會議將是否把競爭問題納入WTO體系的討論擱置,不僅給競爭法的國際統一進程蒙上了一層陰影,更是反映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競爭政策上的巨大分歧。
1 制定國際競爭法的必要性
競爭法學者Diane P.Wood指出,減少跨國商業的交易成本,已經成為競爭法統一的最大原動力。具體來說,當一個跨國公司在制定自己的商業計劃時,它需要將眾多東道國的競爭法律都考慮進去,以免違反這些法律。而這些不同國家的競爭法,有時候恰恰是不同甚至是相悖的,這就增加了跨國公司制定政策的難度。更不用說這個過程本身也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
有時候,競爭法也被東道國利用,作為他們執行本國經濟政策的工具,以達到排擠外國競爭者的效果。另外,學者們也普遍承認,競爭法的域外執行帶來了高額的成本和不可避免的法律沖突,這其中的矛盾光靠禮讓和效果原則并不能完全消除。
基于上述原因,不少學者認為,建立一個統一的國際競爭法體系是必要的,也是符合各國的利益的。
2 多邊領域內競爭立法的現狀
國際組織在國際競爭多邊立法中扮演了主力軍的角色。WTO、UNCTAD和OECD都做過這方面的努力。
對于WTO來說,由于發展中國家的意見可以在其內部充分的表達,加上WTO有一個強力的爭端解決機構,因此很多學者認為W70是最適合協商制定國際競爭法的場所。盡管競爭議題的討論暫時被擱置,但是WTO還是做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努力。比如在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7rips)中,就禁止了利用知識產權限制競爭的行為?!鄙召Q易總協定(GA丁S)中,也就各成員國對其境內的壟斷性服務提供者的規制義務作了具體的規定。E0
OECD作為一個由發達國家組成的組織,在鼓勵和說服發展中國家制定競爭法上曾做了不少努力。OCED堅持各國的競爭法應該與其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不過,由于OECD的成員國是清一色的發達國家,在其體制內部并沒有發展中國家發表意見的空間,因此,要將OECD作為制定國際競爭法的談判場所,似乎不太實際。若干年前多邊投資協定MAI的談判失敗就是前車之鑒。
UNC/AD對國際競爭法的關注可以追溯到1980年。當時,聯合國大會通過了“一套多邊協議的控制限制性商業慣例的公平原則和規則”,其中呼吁成員國進行有效的競爭立法和有力的執行工作。盡管該協議并沒有強制約束力,但它對國際競爭慣例的形成,還是起了重要的作用。UNC/AD不贊成經濟發展水平較落后的國家過快地制定競爭法,同時它也對正在制定競爭法的國家給予必要的指導和幫助。另外,UNC7AD作為聯合國的一個機構,也更能吸收發展中國家的意見,它對調和南北雙方的沖突,促進國際競爭立法的融合,會發揮更積極的作用。 3,發展中國家的擔心 發展中國家始終對競爭領域的國際統一立法抱有一定程度的疑慮,其中最大的擔心就是競爭立法的統一會對本國的產業造成沖擊。對于發展中國家和欠發達國家來說,競爭法還是一個新的事物,更不用說還有不少國家沒有自己的競爭法。在這個背景下,要談競爭法的統一,似乎還為時尚早。在競爭立法方面,發達國家有著相對較好的傳統,發展中國家擔心某些跨國企業會利用其對競爭法的熟悉,對本國企業進行打壓。發展中國家還持著一個普遍的觀點。即在本國的某些支柱產業存在適當程度的壟斷是必要的,認為這不僅是產業性質使然,更是保護本國經濟的需要。
當前各國競爭立法的形式多種多樣,在基本形式尚未統一的條件下,也不適合過早的進行國際競爭立法。目前,各國競爭立法的典型范例主要有美國模式和歐盟模式,兩者在立法理念和風格上都有很大的不同,適合某一個國家的模式可能并不適合另一個國家。在兩種模式還在和諧共存,并沒有分出孰優孰劣的時候,國際社會還需要更多的時間去解決一些基本的分歧。
4,對發展中國家擔心的分析
事實上,發展中國家對競爭法統一的問題有些過分擔心了,因為競爭法的制定從長遠來看總是利大于弊的。經驗表明,那些受政府支持的壟斷行業最終往往安于攫取壟斷利潤,而其競爭力卻停滯不前。一部有效的競爭法保護的是市場的健康運轉,這對本國企業參與國際競爭至關重要。據UNC?AD在1998年的一項報告表明,一個在充分競爭的市場環境下成長的公司,在國內和國際市場中都能更好地生存。當今的世界市場不再是封閉的市場,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避免地要參與到全球的市場競爭中去。隨著WTO成員國數量的不斷增多,發展中國家要和發達國家在同一個舞臺上競爭。因此,在競爭問題上采取更加積極的姿態,爭取在日后的談判上占取主動,不失為一種明智之舉。 5,未來的發展趨勢 競爭法的理念正受到越來越多的國家的認同,競爭法能夠保障市場的良好運轉并能促進經濟的發展是各國的共識。越來越多的國家制定了或正在制定本國的競爭法。對競爭法基本理念的認同是制定一部統一的國際競爭法的先決條件。 另一方面,即使發展國家也承認,現在要制定一部多邊的國際競爭法還為時過早。發展中國家對競爭法尚需時間熟悉和改進。對于發達國家來說,歐盟模式和美國模式仍然針鋒相對,目前也看不到互相趨同的趨勢。 就目前來說,國際組織仍然是促進各國競爭理念和法律融合的最大推手。未來這些國際組織也將扮演制定國際競爭法的主力軍的角色。此外,區域性組織和協定對競爭法融合起的積極作用也不可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