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有事去找諸葛亮。
進了院門,每個房間都找過,沒人。
張飛來到后花園,抬頭一看,大吃一驚——諸葛亮掛在樹上!
“先生啊,您為什么要這樣想不開!”張飛一邊喊著,一邊急急地跑到樹下。
張飛仔細看時,覺得諸葛亮不像尋短見。如果尋短見,該用繩套在脖子上,而不是將頭發拴在樹枝上。
只見諸葛亮雙目緊閉,神色安詳。
張飛嘀咕:“這是干什么呢?”
不一會兒,又見諸葛亮在空中很有節奏地一跳又一跳……
“是在練功嗎?”
諸葛亮整整跳了兩百下,這才停下來。
他一甩頭,解下拴在樹枝上的頭發,身體穩穩落地,睜開了眼睛。
諸葛亮說:“頭發跟腦袋有關,腦袋跟智力有關,我是在施行‘智力開采術’。”
張飛覺得新奇:“智力也能開采?”
諸葛亮解釋道:“人類的智力只有三分之一可供使用,還有三分之二深埋在大腦深處。如能充分開發人腦資源,笨人可以變聰明,聰明人可以更聰明。”
“我的智力太不夠用了,”張飛說,“如果能在三分之一上再加三分之二,就不會有人說我有勇無謀了吧。”
諸葛亮笑道:“三將軍愿意的話,可以當場試試。”
“怎么試?”
“算一道題目吧。以三將軍和二將軍的生日相乘,等于幾?心算,不能打草稿。”
張飛嘟噥:“二哥的生日是一月二十三,我的生日是三月二十一,一二三乘以三二一……會算得我暈過去的。”
“好吧,”諸葛亮說,“現在請把帽子摘下。”
張飛脫掉帽子。
“請站到樹下。”
張飛站到樹下。
諸葛亮揮一揮鵝毛扇,“嗖”的一聲,張飛凌空而起,頭發拴到樹枝上。
諸葛亮讓張飛閉上眼睛。
然后,鵝毛扇使張飛在空中跳了兩百下。
張飛落地睜眼后,諸葛亮再問:“一二三乘以三二一等于多少?”
“等于三萬九千四百八十三!”張飛回答得不假思索。
吳國。
掌管情報的魯肅來向周瑜匯報。
“都督,我剛得到一個消息。”
“什么消息?”
“諸葛亮又有新發明了,他發明了智力開采術……”
聽了魯肅的匯報,周瑜暗暗心驚:以前對付一個諸葛亮就夠吃力的,現在等于要一下子對付三個諸葛亮!
周瑜等魯肅退下后,喚來魔法師于吉。
于吉說:“我們……也來想辦法開采智力。”
“智力是要開采,”周瑜一臉壞笑,“不過我們不是要開采自己的智力。”
于吉發著愣:“都督的意思是——我們要去開采別人的智力?”
周瑜說:“要開采的話,開采一般的人沒什么意義……”
“一定要開采諸葛亮?”
“對。就像兩只桶,都只有半桶水。如果各加半桶水,兩只桶還是差不多。可是,如果把一只桶里的半桶水倒一些到另一只桶里,這可不一樣啦。”
“懂了。”于吉說,“不過諸葛亮不會心甘情愿地讓人家來開采他的智力吧?”
“當然不會。”周瑜思索了一會兒說,“能不能這樣?我們送一頂帽子給諸葛亮,但這不是普通的帽子——”
“這是智力開采帽?”
“對。”
于吉想了想:“從魔法技術上來說,這是可能的,但在試制過程中,需要隨時觀察人體反應。”
周瑜說:“我不可能把我的人體交給你觀察,因為我很重要,萬一試驗出問題,我的智力流失了,這對吳國絕對是毀滅性的打擊。”
“那,誰的人體不很重要,萬一出問題不會給吳國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嗯……魯肅吧。”
于吉造出了智力開采帽。
這帽子上有根細細的小鐵棍兒,用于輸出智力。
在試驗開始以前,于吉問魯肅:“請回答,你爸爸的爸爸,你叫他什么?”
魯肅說:“我叫他爺爺。”
“正確!那,你兒子的兒子,是你的什么人?”
“是我的孫子。”
于吉便給智力正常的魯肅戴上智力開采帽。
于吉坐到魯肅對面,兩人四目相視。
帽子上的小棍發出輕微的嗡嗡聲。
魯肅的臉從下到上地泛起一波又一波紅潮……
于吉的臉則是從上到下地紅潮翻滾……
最后于吉給魯肅摘了帽,兩人的面色才恢復如初。
于吉再次測驗魯肅的智力。
“請回答,你兒子的兒子,是你的什么人?”
“我只有兒子,沒有兒子的兒子。”
“我是說將來,等你的兒子有了兒子——”
“我的兒子也許不生兒子,生了個女兒。”
“那,請回答,你兒子的女兒,是你什么人?”
“我兒子既不生兒子也不生女兒,不可以嗎?”
于吉狂汗……
但他挺滿意這樣的測驗結果——魯肅的智力明顯下降,說明開采成功。
測驗結束,于吉戴上智力開采帽,把開采出來的智力還給了魯肅。
蜀國。
張飛去諸葛亮屋里,見諸葛亮一動不動地坐著,正在做體操。
做體操能一動不動嗎?能。為了保持思維敏捷,諸葛亮要做頭腦體操。
“先生,”張飛報告,“吳國魔法師于吉求見。他說是來聯絡感情的,他要送您一頂帽子。”
諸葛亮不慌不忙地做完頭腦體操的最后一節,在腦細胞特別活躍的情況下判斷道:“周瑜派來于吉,跟我發明的智力開采術有關吧。送我帽子,是想開采我的智力吧。”
“癡心妄想!”張飛大怒,“我去把這家伙趕走!”
“且慢。”諸葛亮問張飛,“三將軍,你說,周瑜取得了我的智力后,他會怎么樣?”
張飛說:“他會去把所有智力大賽的獎金贏來,然后在新一輪蜀吳之戰中打敗您。”
“也許,”諸葛亮笑道,“我的智力到了吳國,周瑜會讓于吉把它原封不動地送回來。”
“我不信!”
“我們打個賭吧,輸了的人去敲一百家的門,然后跟人家說‘對不起’。”
“行,一言為定!”
于吉進來了。
“諸葛先生,我們都督做了一個夢,夢見您向他要一頂帽子,他醒來以后就立即命我把帽子送來。”
于吉恭恭敬敬獻上智力開采帽。
諸葛亮接過帽子,放到桌上。
“不好意思,”諸葛亮說,“我竟會到周都督夢中提出這種可笑的要求,害得于先生辛辛苦苦跑一趟。”
“沒什么,友情為重嘛。”于吉說,“諸葛先生不想試戴一下?”
只要諸葛亮一戴上帽子,于吉就可以通過四目相對將諸葛亮的智力開采出來。
但諸葛亮說:“這頂帽子,我要到夜里戴上它。”
“為什么?”
“這樣,周都督會在今夜的夢中看到我戴上他送我的帽子,他會很高興的。”
于吉十分沮喪,他想:“我們的計謀被諸葛亮識破了。”
諸葛亮又說:“來而不往非禮也,周都督送我帽子,我也送他一點東西。”
于吉問:“什么東西?”
諸葛亮說:“這些日子我開采出來的智力,其實也用不了這么多,想送一些給周都督,麻煩于先生轉交。”
于吉驚得張口結舌:“也許我沒聽清楚……您是要……送智力?”
“對啊,你沒聽錯。”
于是,按諸葛亮的要求,雙方除冠披發,相距兩步站定。
諸葛亮發口令:“相互鞠躬。”
于吉剛彎下身子,他的頭發立即被諸葛亮的頭發纏住了——兩人的頭發打了一個結,就像一根繩上拴著倆螞蚱。
諸葛亮指揮于吉,兩人頭頂對著頭頂轉起圈來……
一共轉了七七四十九個圈。
完成智力傳輸,諸葛亮囑咐于吉:“我還有八個字,贈與周都督……”
回到吳國,于吉馬上去見周瑜。
周瑜問:“采到了嗎?”
于吉說:“總算不辱使命。”
周瑜說:“臨行前我給你出了道腦筋急轉彎題,你沒答對,現在沒問題了吧?”
這道題是——
什么時候有人敲門,你絕不會說“請進”?
只見于吉面無難色地說出答案:“在廁所里。”
“哈,”周瑜大喜,“你真的智力見長!”
于吉便戴上智力開采帽,要把采來的智力傳輸給周瑜……
忽然,于吉想起一事,又摘下帽子:“都督,諸葛亮給我八個字,要我一見面就送給你。”
“哪八個字?”
“大智若愚,大愚若智。”
周瑜沉吟著:“這是說,聰明人看起來很傻,而看起來很聰明的人其實是傻子。于吉,諸葛亮說這話是什么意思?”
于吉搖搖頭。
周瑜忽然臉色發白:“這八個字是危險的信號!如果讓諸葛亮的智力進入我的大腦,我所有的思維和行動都可能受到諸葛亮的左右!”
“那,”于吉說,“你不愿意要諸葛亮的智力,就留給我使用吧。”
“也不行!我怎么能讓我的魔法師被諸葛亮控制?你立即再去蜀國,把這危險的智力還給諸葛亮!”
于吉又趕去蜀國歸還智力。
當天夜里,劉備睡得正香,被敲門聲驚醒。
他披衣開門,見門外站著張飛。
劉備問:“三弟啊,有什么要緊事?”
“對不起。”張飛說,“我打賭輸了,還得去敲九十九家的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