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會抱,尿布不會換,指甲不敢剪。奶不會喂,寶寶打個噴嚏都嚇得心慌……”這是很多“80后”爸爸媽媽的困惑,他們大多數沒有經驗、精力、時間照看孩子,又希望孩子得勤更科學的照頓,這種矛盾催生了“月嫂”行業。就連前陣子熱播電視勘《媳婦的美好時代》中的毛豆豆也給人當過月嫂,可見這行有多火了,
“弱者”的出路
“雇個月嫂的費用都超過我的薪水了!”抱怨的人是個“80后”新媽媽。2010年5月,她剛懷孕就開始張羅找月嫂,“現在就要開始預定月嫂了,不然以后肯定抓狂……”據她了解,很多好的月嫂預定都排到2011年10月了。
目前,在北京月嫂工作時間一般分為24小時全天工作制和10小時工作制兩種,月薪在2600元-8000元不等。在這“高薪”的行業里,人手稀缺。據一家家政公司工作人員介紹,應聘要做月嫂的人很多,但月嫂不是普通的保姆,要求比保姆高得多,除了要喜歡小孩、身體健康、形象端正、反應快,還需要懂得一些專業的育嬰知識,要通過產科專家進行培訓,合格過關的才能正式上崗。所以層層挑選后,能順利上崗的人鳳毛麟角。
對溫秦娥來說,從事月嫂這個職業讓她很滿足。她的丈夫是個不折不扣的“酒鬼”,經常喝得爛醉,還把她和兒子打一頓。實在無法忍受,她提出離婚,自己帶著兒子過。溫秦娥聽人說在北京當月嫂是個不錯的出路。
“我覺得做月嫂挺開心的,每次跟主人家告別的時候,他們都舍不得我走。”溫秦娥性格很開朗,人也隨和,而且特別有耐心,主人家都很喜歡她。她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叫琪琪的寶寶家做月嫂的經歷,現在她們還有聯系。她每天都要給琪琪洗澡,按摩,撫觸,護理臍帶,觀察黃疸,還把家里也收拾得很整潔。每天琪琪醒來的時候,她給琪琪唱歌。除了做月子餐外,她主動幫著料理其他人的飯菜。在廚房干活,她從來不浪費水。有一次,琪琪奶奶洗完澡,忘記洗自己的衣服。趁著寶寶睡覺,溫秦娥便不聲不響地把她的衣服洗了。奶奶夸溫秦娥人老實又勤快,因為那不是月嫂職責范圍的事情。她羞赧地說:“又沒做啥特別的事兒,捎帶手,洗幾件衣服也不累!”溫秦娥要走的時候,奶奶還特意叮囑她,以后要常聯系,遇到什么困難了,也可以來找他們。
不過也有不順心的事情。“去年我給一戶人家做月嫂,這個新媽媽沒什么奶水,主要給寶寶喂奶粉。我按照標準調好奶粉,給小孩喝完奶,奶瓶留下些奶泡。這家的老太太不高興了,說我調奶粉的時候沒把握好量,浪費。其實,那些剩下的奶泡吸進去對小孩不好。老人家打電話到公司說我不好好干活,害得我被扣分……”
溫秦娥雖然覺得委屈,但她珍惜工作的機會,不斷地與這家人溝通。有一次,寶寶不停地哭,家里人也奇怪。溫秦娥發現這個孩子被裹得太嚴實,里三層外三層的。雖然是剛停暖氣,但也不需要捂得這么多,會捂出痱子的。老太太不信,還說春捂秋凍是老輩人說的理兒。后來溫秦娥讓他們把孩子的衣服脫下來看看,果然,滿身痱子。事實證明了她的專業,也贏得了老太太和他們家人的信任。
女大學生躋身月嫂行
傳統印象中,從事“月嫂”這一職業的人多是城鎮失業或進城務工的農村婦女。但隨著時代的發展,“月嫂”的素質越來越高,有的之前職業是護士,甚至還有剛畢業的大學生。
3年前,張欣從南昌的一所本科院校順利畢業后,打算到北京發展,參加了100多場招聘會,發出了無數封簡歷,仍然沒找到工作。她必須養活自己,還要賺出弟弟的學費。與她同屋住的一個大嫂,看她惶惶不可終日的樣子,便問她是否愿意到她們公司上班做月嫂,一個月也輕松賺個小兩干的。
在公司為期兩個多月的崗前培訓中,她發現做月嫂也有“技術含量”的。她開始學習掌握專業的月嫂護理知諷產婦傷口處理、乳房保健、月子餐的制作、嬰兒的喂養、洗澡、尿疹的處理方法等,并且很快通過考核拿到了上崗證書。
張欣談起自己作為月嫂的復雜感受。“現在很多80后獨生子女一代做了父母,生下的小寶寶更是家中的寶貝,一家人恨不得將孩子捧在手心,含在嘴里,由此對月嫂的要求也格外高,有時甚至到了苛刻的程度。”
工作有壓力,張欣卻能在工作中享受到付出的快樂。“小寶寶瞪著水汪汪的眼睛看著自己,眼神清澈而透明,咧著小嘴沖自己笑,這時候溫馨的感覺不是言語能表達的。”張欣說“小孩子都很有靈氣。別看他出生沒多久,他能敏銳地感覺到你的情感。如果你真心愛他,他就會喜歡你、需要你,一聽見你的聲音,他就會轉動著小腦袋到處找你。你把他抱起來,他的頭自動就歪在你的肩膀上。一個月后,我離開時,小家伙還哭鬧一番呢!”
張欣因為是大學生,學的月嫂護理理論知識很扎實,并且能將理論與實踐很好地結合,這種優長在護理一個叫月月的寶寶的時候,得到了充分體現。
她看見月月在第12天的時候黃疸還沒消退,便建議月月媽媽給孩子停3天母乳觀察一下。可月月媽媽沒當回事,因為她認為那是生理性黃疸,自然會好。可是孩子到了第15天還沒有退,張欣強烈建議不要喂奶了。在她的強烈建議下,月月的爸爸上網查了一下黃疸的資料,才知道如果孩子黃疸是病理性的,危害是很大的,于是趕緊帶孩子去醫院。到了醫院醫生也建議停母乳觀察,還開了之前張欣推薦的茵梔黃口服液。張欣用她專業的月嫂知識贏得了信任。
張欣已經走進了30多個小家庭,并與他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她的同學和家人都知道她是個能干的月嫂,她們的擇業觀念也被刷新,有幾個同學也開始做起了月嫂。
毫無經驗的“高級”月嫂
眼看著寶寶就要出生了,沒有經驗的父母早早預定了月嫂。當他們覺得一切都該很順利的時候,卻出了意外。
盧媛媛的寶寶終于降生了,她虛弱地躺在病床上,老公和月嫂忙得手忙腳亂的。寶寶總是不停地哭,同屋的老人說可能是小孩餓了,要給他喂奶粉。但月嫂連最基本的給嬰兒喂奶粉都不會,把奶嘴和配對的奶瓶搞錯了,致使奶嘴大人吸起來都很費勁,餓得寶寶哇哇哭。
一周后,寶寶頭頂和臉上長滿了濕疹,月嫂便用香油給孩子揀,說是去濕疹的土方。天天抹,濕疹也不見好,后來去醫院才得到了及時的治療。這讓盧媛媛很失望,“我們請的時候,說學過相關的嬰兒醫學護理知識,可一用才發現什么也不會……”
盧媛媛的月子沒坐完就把那個月嫂退了,換了一個號稱是高級月嫂的。這個月嫂做事很麻利,但總是不注重細節。在寶寶睡覺的時候,窗戶開著,風對著寶寶直吹。盧媛媛還提醒說這樣寶寶會著涼的,月嫂則說專家講課說了,要保持屋里的通風。結果,孩子蓋得太少,被風直吹著,凍感冒了。
雖然,月嫂的表現讓盧媛媛很不滿意,但也只能湊合著用了,公司給她提供的已經是最高級別的月嫂了。
針對這種情況,北京婦產醫院原院長、北京女醫師協會會長陳寶英給出了這樣的說法:“由于管理和行業標準的缺失,目前,市場上的月嫂質量可謂良莠不齊,眼下一部分‘速成月嫂’充斥著家政市場,嚴重影響了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希望有關衛生部門加強對此的管理與監督。因為月嫂的質量關系著母嬰健康,關系著整個社會的健康。”
“其實真正月嫂的等級評定是很嚴格的。必須讓新人經過15天的專業月嫂知識培訓和技能實踐,并經過嚴格的理論實踐考核,考核合格,才稱得上初級月嫂。當月嫂工作滿3個月,經過理論考核、實踐操作、客戶評價、心態測試等流程,考核合格的,才稱得上中級月嫂。高級月嫂的實際工作年限應在6個月以上,必須有詳細的月嫂工作日志,才算真正意義上的高級月嫂。”
爆料潛規則
現在每天打電話咨詢月嫂的人太多,如果要預訂口碑較好、經驗較為豐富的月嫂,在孩子出生前半年就得交定金。公司根本不愁客源,雇主也別無選擇。
都說現在月嫂行業工資都很高,但月嫂們對此卻不認同。現在有兩年工作經驗的楊艷,看著公司對外介紹的身價,怎么也高興不起來。按規格,她是屬于高級月嫂,月薪差不多5000元,但真正拿到手上只有3000出頭。
月嫂和公司之間是有協議的,月嫂每簽一個客戶,公司抽成。各家公司的抽成不一樣,但大多都維持在3成左右。先交付一大筆中介費和預付月嫂工資,公司才能安排月嫂面試。這是公司為防止月嫂趁面試時和雇主私自建立雇用關系、規避公司抽成,影響公司效益而出的招。這在行業內部被稱為“防挖費”。
這筆錢被公司拿去,楊艷很不情愿,于是只要公司一安排她到雇主家面試,她便會主動告知雇主,不通過公司簽約的話薪水可以打8折,“就這樣也比通過公司簽約掙得多。”
楊艷在為自己鳴不平,但月嫂公司也有自己的說辭,“月嫂和一般家政不一樣,是個技術活。公司需要培訓月嫂給嬰兒洗澡、準備孕婦餐、嬰兒應急急救等相關護理知識,從招聘進公司培訓到獲得勞動局頒發的月嫂證和育嬰師證等,這至少需要1-3個月。公司全靠抽取提成和收介紹費維持。”
編輯 馮 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