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各種換季疾病有卷土重來之勢,小兒肺炎就是其中之一。據統計,全球每年約有70萬-100萬的5歲以下兒童,死于肺炎球菌引發的疾病,這一可怕數字足以引起所有的人重視?,F在晝夜溫差大,對于抵抗力脆弱的孩子來說,患病幾率非常大。那么,肺炎該怎么治療?又該怎樣預防?
及時發現,別讓肺炎“蔓延”
小雪,1.5歲,平時很健康的她受涼后發熱,體溫39℃,伴輕咳。就診時,已咳嗽加重伴呼吸困難1天。好哭鬧,進食差,無嗜睡及抽搐。經檢查,雙肺呼吸音粗,可聞及密集細小水泡音。胸部X線檢查顯示雙肺下野散在斑片狀影。確診為肺炎。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小兒呼吸科主任尚云曉教授說:“肺炎是小兒時期常見病和多發病之一,占我國小兒死亡原因的首位。不過,小兒肺炎只要及時發現和有效的治療,絕大多數都會很快康復?!?/p>
肺炎目前尚無統一的分類方法。按X線表現及病理解剖學改變分為大葉性肺炎,小葉性肺炎(支氣管肺炎),間質性肺炎;按病原分類可分為病毒性、細菌性、支原體性、霉菌性等;按有無其他系統受累分為輕型肺炎及重型肺炎;按病程分類分為急性型(<1個月)、遷延型(1~3個月)、慢性型(>3個月)。此外,根據臨床表現是否典型分為典型肺炎和非典型肺炎;前者的病原菌主要是肺炎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桿菌、大腸桿菌等,后者病原菌主要見于肺炎支原體、衣原體、軍團菌、病毒(如SARS病毒、人禽流感病毒等新發病毒、變異病毒)等。
小兒肺炎多為支氣管肺炎
尚云曉教授說:“支氣管肺炎又稱小葉肺炎,是小兒時期最為常見的肺炎類型,尤好發于嬰幼兒。一年四季均可發病,但以冬春季節或氣候突變時多發,可呈散發或流行。小兒因其呼吸道生理、解剖及免疫等特點,發病率很高,占兒科住院患者的24.5%~65.2%。”
感染性支氣管肺炎常見病原包括細菌、病毒、非典型微生物(支原體、衣原體、嗜肺軍團菌等),此外還有真菌和原蟲等?;純捍蠖鄶迪扔休p度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史或受涼。在外界接觸了細菌,呼吸道防御機能降低,細菌被吸入下呼吸道,在肺泡內繁殖,引起肺泡壁水腫,迅速出現白細胞和紅細胞滲出,含菌的滲出液向肺的中央部分擴散。如延誤診治、治療不當或病原體致病力強時,易出現并發癥。
癥狀:起病大多較急,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癥狀。發熱,咳嗽,呼吸困難是本病的主要臨床表現。發熱熱型不定,體溫一般在38℃左右,有的可超過39℃~40℃,但在重度營養不良或新生兒時也可不發熱??人栽缙跒榇碳ば愿煽龋笃谟刑?。呼吸困難表現為呼吸加快,可達40~80次/分,甚至100次/分;輕者可出現鼻扇,重者出現點頭樣呼吸。反應差、口吐沫是新生兒及小嬰兒肺炎時的早期重要癥狀,應予以特殊注意。
抗生素治療要得當
抗生素的使用指征是細菌性肺炎、非典型微生物肺炎(如支原體肺炎、衣原體肺炎等)、真菌性肺炎及繼發細菌感染的病毒性肺炎。
對病原菌明確者,根據其藥敏試驗結果,選用無臨床禁忌癥的最敏感抗生素最為科學。對病原菌尚未明確,屬于臨床經驗性用藥階段,應根據患兒的年齡、臨床特點、其他輔助檢查等,初步判斷可能的病原。
如臨床疑為細菌性肺炎時,應首選青霉素,用至體溫正常后5~7日;用青霉素治療3天不見效者可選用頭孢菌素類抗生素。而對一些輕型肺炎,亦可選用廣譜的口服青霉素類或第二代頭孢菌素類。對青霉素過敏者可選用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疑為肺炎支原體或衣原體感染者,選用大環內酯類抗生素,以紅霉素靜脈輸入為首選。對懷疑細菌和肺炎支原體等不典型微生物混合感染者,需青霉素族/頭孢菌素類抗生素和大環內酯類抗生素聯合應用。普通肺炎應用藥至體溫正常1周,臨床癥狀基本消失后3天。肺炎支原體肺炎用藥至少2-3周,如臨床癥狀未消失還需繼續用藥。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療程宜長,體溫平穩后應繼續用藥2周,總療程4~6周。
尚云曉教授說,需要特別提出,常會遇到這樣的家長,由于一有風吹草動孩子就生病,他們總是處于高度緊張狀態,所以要求大夫“多給輸幾天消炎藥以便祛除病根”。其實,抗生素是一把雙刃劍,既能消滅致病的有害微生物,也能殺死制約有害菌生長的益生菌,如果大劑量、廣譜、長期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會破壞益生菌與致病菌的平衡,使機體的抵抗力進一步下降,更易得病。同時病原體還會產生耐藥性,增加治療的難度。
所以,使用抗生素,應根據病情、細菌敏感情況、病人的經濟狀況合理選用;濫用抗生素不僅易導致細菌耐藥、治療困難,而且易繼發霉菌感染及其他并發癥。
預防肺炎,增強抗病能力是關鍵
尚云曉教授說:對肺炎而言,只要積極預防,是可以避免發病的。家長要注意氣候的變化,隨時給小兒增減衣服,防止傷風感冒;房間應經常通風,保持新鮮空氣,在易發時期盡量減少帶孩子到室內公共場合等地方活動;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注意個人衛生;多到戶外活動,堅持鍛煉身體,練習耐寒的適應能力,多曬陽光,增強抗病能力,這也是預防肺炎的關鍵;注意平時的膳食搭配合理,多補充蛋白質,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維生素的食物。
【特別提醒】 孩子一旦患病,應立即到醫院,經醫生診斷后給予合理用藥,以防誤診和不合理用藥。易反復感染肺炎的患兒,在冬季來臨之前可以注射預防肺炎的疫苗。
【鏈接】
認清不同病原體所致肺炎
●支原體肺炎:占小兒肺炎20%-30%左右。全年發病,以秋冬季多發。3歲以下發病率較低,學齡期兒童發病率最高;分別占5~9歲和9~15歲全部肺炎患兒的33%和70%。支原體肺炎,一般起病緩慢,潛伏期為2~3周。首發癥狀多為發燒和咳嗽,較大兒童常伴有頭痛、咽痛、肌痛、倦怠、食欲不振、全身不適等。多數患兒起病時體溫>38℃,常持續1~3周,有肺外并發癥時持續時間明顯延長。早期咳嗽為干咳,約1周后有痰。
●衣原體肺炎:起病緩慢,早期多有上呼吸道感染癥狀,如流涕、鼻塞及咳嗽。約一半患兒有急性結膜炎或該病病史,常伴有鼻咽炎??人园Y狀明顯,呈間斷性或百日咳樣咳嗽,嬰幼兒常有呼吸急促。多數患兒無發熱,如有高熱者提示有或合并其他疾病。
●葡萄球菌肺炎:新生兒和嬰幼兒多由呼吸道傳播,2歲以上小兒多由血行感染。臨床上往往有先期感染征象,如上呼吸道炎,或皮膚等其他感染灶。高熱明顯,呈弛張型,中毒癥狀重,可伴有各型中毒性皮疹。咳嗽頻繁,劇烈。肺部體征出現早,癥狀與體征相平行。并發膿胸、膿氣胸時呼吸困難加劇。外周血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增高。痰液涂片有金黃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