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莞的一個大家庭里,一名40歲的女子某夜睡覺時忽然起身,操起利刃走向她大伯兩個兒子睡覺的二樓房間,將一名幼童斬死,然后跳出樓外,墜入豬圈后繼續睡覺。次日,家人發現幼童遇害,又發現在豬圈睡覺的女子身上有血跡,就將其喚醒。盡管女子渾然不知昨晚發生的事情,但沉浸于喪子之痛的大伯認為她嫉妒人家有兒子才行兇,于是報警將其拘捕。
公安機關調查后發現案情蹊蹺,便讓精神病醫院對女子進行精神鑒定。結果醫生在女子的腦電圖上發現癲癇波;一問家人,果然她平時偶然會奇怪地摔倒在地,家人只當是“中邪”;女子住院期間仍有癲癇發作。明確診斷以后,女子被無罪釋放,但其大伯不能接受,堅決要求“殺人償命”,女子不堪種種精神壓力上吊自殺。
女子夜游殺人,真正病因居然是癲癇?很多人也許難以理解。癲癇是一種常見病,抽羊角風為其典型表現,即癲癇強直痙攣發作。但是癲癇其實并非只有抽羊角風這個癥狀,有的癲癇表現千奇百怪,例如說話的時候突然怔住,自己做沒有意義的重復動作,小便失禁等。而其中有一類最為奇特的表現,莫過于夜游癥。
癲癇夜游“殺傷力”不小
萬籟俱寂,人人安睡,但無知無覺的他們,卻直挺挺地站了起來,走去拿起利刃巨斧殺人,這貌似恐怖電影里的情節,卻在現實生活中真實上演。
事實上,盡管癲癇性夜游并不常見,但是帶來的“殺傷力”卻不小。新疆莎車縣19歲的阿明在睡夢中即釀成一死一傷的慘案;英國一名36歲的母親睡夢中拿著廚房的菜刀搶劫當地超市。
這種癲癇若在日間發生,則稱為神游癥。比較輕的時候,患者重復做搓手指、脫紐扣、動嘴等動作;比較嚴重的,比如一名小學生在上課的時候突然不打招呼就走出教室,走到外面,坐上了公共汽車,也不買票,讓周圍的人都大惑不解。這些都是癲癇的表現,而且會反復發生。
癲癇為何會夜游?
癲癇有很多種發作形式,其中復雜部分性發作包括精神感覺性、精神運動性及混合性發作。多有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及明顯的思維、知覺、情感和精神運動障礙。可有神游癥、夜游癥等自動癥表現。有時患者在幻覺、妄想的支配下可發生傷人、自傷等暴力行為。
癲癇的復雜部分性發作在意識障礙的影響下,常有錯覺、幻覺及自動癥等。因多由顳葉病變引起,故又稱顳葉癲癇。臨床表現包括精神運動癥狀:以自動癥常見,如口咽部不自主的動作,如吮吸、咀嚼、吞咽等。也有的病人手擦衣服,手舉空中劃圈等。而當自動癥狀發生在夜間睡眠狀態下時,就表現為夜游等。這都是因為患者大腦夜間發生持續發作的癲癇。
復合型癲癇則表現為多樣復雜癥狀的綜合,有的突發沖動,甚至產生違法行為。如傷人、毀物、自傷、自殺、殺人等。
可以叫醒他們嗎?
民間認為不能在人夜游、夢游時驚醒他們,以免他們會發生精神病。事實上,睡夢中無知覺的行為,因為沒有預期性和目的性,會有一定的危險,比如小孩子會跌倒,大人可能會開車企圖去什么地方。但無論怎樣,不要讓他們受驚。最好的方法是溫和地將夢游者帶回床上,比如推一推他們,或者用濕毛巾沾到他們身上。大多數患者一個晚上只會經歷一次夢游,所以他不太可能再次起床。
但需要注意的是,一般睡行癥(夢游)的人受“外力”能很快醒過來,但夜游癥則相對難醒一些,甚至如果方法欠妥,還可能引發一些沖動行為,不宜強行弄醒。而區別夢游和夜游的一個簡單方法是看是否反復發作,如反復發作就要考慮是不是夜游癥。如想更確切區分,應到醫院進行詳細檢查。
“控制”睡眠莫慌張
有夜游、神游“嗜好”的人應盡早到醫院的神經科或精神科就診,抗癲癇藥物的治療效果不錯。同時周圍的人不要迷信患者“鬼上身”,更不要歧視患者,造成他們懷有羞恥感,因為癲癇只是一種疾病,而且也不會傳染。
至于睡行癥的“夢游人”,心理健康專家將其歸因為\"覺醒紊亂\" ——大腦被從深度睡眠中觸發,此時人處在睡眠和清醒的過渡階段。只要服用安定類藥物夢游行為就會消失。一些小孩夜里有“夢驚”,遇到“夢魔”,跟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有關。兒童出現夢游家長不必過于驚恐,絕大部分孩子隨著年齡的增大,中樞神經系統發育成熟便會自愈。
【超鏈接】
夜游癥不同于夢游癥
夜游癥并不等于我們常說的夢游癥。夢游癥這種夜間無意識的活動多為兒童大腦發育不完善所致,而夜游癥的背后元兇是癲癇。
“夢游癥”,即睡行癥,是一種睡眠障礙。是指一個人突然從深睡中睜開眼睛表情茫然,起身離床,行動遲緩而單調,缺乏目的性。如在房中來回走動、顛三倒四地亂穿衣褲鞋襪,也有一些人會做一些比較復雜的事,如開門、打水、做飯等。每次出現的時間在4-6分鐘左右,行為方式基本相同,次晨醒來,否認夜里發生的一切。
對于夜游癥患者,如果對他們進行腦電圖檢查,會發現癲癇波。但夢游癥患者的腦電圖中卻不會有癲癇波,而且也不會反復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