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財經網》述評/對話
http://www caijing.com.cn/review/.
反托拉斯卷土重來?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教授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西蒙約翰遜
100年前 美國在國際上率先開始反思大企業的運作模式,1890年的《謝爾曼反托拉斯法》便是這方面的突破性立法。而美國參議院7月15日剛剛通過的多德·弗蘭克金融改革法案便是銀行業的謝爾曼反托拉斯法。
回溯至1890年 人們普遍認為大企業比小企業更有效率更為現代化。大多數人將大量小企業向少數大企業的整合視作更有效率穩定的發展方式有利于促進進步的生產性投資。
當初正是有了巨型鋼廠鐵路系統的大整合,以及通過標準石油這樣的企業實現的能源儲備大動員才使美國成長為世界經濟的領頭羊。
但是規模不斷膨脹的大企業也給社會帶來沖擊,其中大部分是負面的。大企業在改進生產率的同時也增強了私人公司的實力給整體市場和整個社會帶來了不公和不安。
1902年羅斯福向北方證券打響的第槍頗具爭議。但十年后對標準石油——當時世界有史以來實力最強的企業——的拆分就受到了主流媒體的普遍認可。
為什么這些反托拉斯武器不能用于今日的銀行巨頭呢?這些銀行早已變得十分強大足以根據自己的意愿左右立法和監管而在需要時還能享受由納稅人埋單的慷慨救助答案是今日銀行并不具有傳統意義上的壟斷定價能力,且其市場份額——就全國層面而言——還沒有達到足以在非金融部門觸發反托拉斯訴訟的水平。
現在新的反托拉斯辦法終于以坎喬斯基修正案的形式卷土重來了具體條文已經納人了多德·弗蘭克法案。只要后者成為正式法律聯邦監管者有了限制大銀行規模的權利和義務并在其對金融穩定性構成死亡威脅時酌情予以拆分。
正如該條款的主要推動者保羅·坎喬斯基眾議員所言“最近十年的關鍵教訓是金融監管者必須行使手中的權力不要顧忌會侵害什么產業利益。
坎喬斯基認為這樣做并不會帶來什么嚴重后果。他很可能是對的?!叭绻晃槐O管者只行使一次這些特別權力,去拆分‘太大而不能倒’的銀行,就能傳遞一個強有力的信息,使所有金融服務企業的行為出現永久性的巨大改觀。”
監管者可以做得很出色但他們的實際動作需要最高層的政治動向來配合。當然羅斯福喜歡“口出溫言,手持大棒”?,F在坎喬斯基修正案便是大棒。問題是誰來當掄大棒的人?
《財經網》博客
http://blog.caijing.com.cn/
保護知識產權為了誰的利益?
北京天則經濟研究所理事長 茅于軾
通常大家以為保護知識產權就是為了保護知識創造者的利益發明者的利益但我認為保護知識產權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使用者。
就已經發明出來的知識而言是不是最好不收任何保護費大家隨便使用這樣對全世界的百姓最為有利呢?其實這樣做了就會對那些正在發明過程中。以及那些還沒有開始的發明非常不利。
發明是有成本的,有的要付出很高的代價。如果使用知識不付費誰還有積極性去搞發明呢?最后受害的是全體人民正因如此知識產權需要保護。
但是要記住,保護知識產權的目的是鼓勵知識的創造讓大家能夠以合理的價格享用知識。否則如果我們實施了保護,但是大多數人卻因此而享受不到知識,或者價格奇高使消費者吃了虧就失去了保護的意義。
泰國政治過程很真實
《財經》記者 王宇
如果沒有巨額的貪腐弊案或許他信能成為一個符號,一個爭取民權、擴大政治人口,要求權力分散化的這場改變泰國政治圖譜的社會運動的符號,一個民主斗士。
但是他信顯然不是個活躍在思想界的人,他是一個商人,擅長Markering。他發現了泰國政治人口上塊巨大的蛋糕——在暗中涌動蓄勢待發的農村選民然后依賴自己的農村背景和農村資源招中的。
然而往前走得越快遭到的阻力也就越大。
他信對權力的濫用和對財富的貪婪便成為攻擊阻礙民權運動最好的靶子?;蛟S站在圈外的我們會帶著客觀的態度去看泰國但是我們沒有資格去評判、去傲慢、去同情。
《財經網》消息
廣州街頭千人“保衛粵語”
[《財經》實習記者 胡劍龍]7月25日下午廣州市海珠區江南西地鐵口發生千人聚會“保衛粵語”事件。此事緣于7月初廣州市政協一份關于“增加廣州電視臺普通話播音時間”的提案在當地引發爭議。經一個月的發酵后情緒借由聚會而抒發參與聚會者多為青年人。
據目擊者稱7月25日下午3時左右陸續有人在江南西地鐵口附近聚集抗議聞訊而來的警察不斷勸說圍觀者散去但未見成效。隨后人群越集越眾,警方則加強戒備。整個過程中警方和聚會者都保持相對克制雙方并未發生沖突。
郭臺銘暫緩臺灣投資計劃
[《財經》特派記者 馮復華 發自臺北]鴻??傌攧臻L黃秋蓮7月21日表示 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對大陸廠區接連發生跳樓意外被黃德北等臺灣學者聯署批評為“臺灣之恥”感到“很受傷”,認為“自己沒有回來的余地”,有意暫緩鴻海在臺灣達千億元臺幣的相關投資計劃。
鴻海集團旗下奇美電佛山廠在此前天的7月20日傳出跳樓事件被解讀為鴻海集團的“第13連跳”。此前鴻海對投資臺灣有既定時間表規劃將下代產品新技術移回臺灣。
資源稅改革將逐步推向全國
[《財經》記者 李高陽]7月8日 國家發改委表示資源稅改革今后將逐步在全國推開。目前資源稅改革在新疆試點改革的實質內容就是把原油天然氣的資源稅由從量計征改為從價計征。
上期本刊高關注度報道
(《財經網》上期本刊高關注度報道)
2010年7月19日—2010年7月29日
1 劉明康談農行
2 金迪生物“千局”
3 富士康“變法”
4 壽險定價松綁
5 潘功勝詳解農行IPO
6 自由的“理念市場”至關重要
7 廣東鎮改漸進
8 中國律師十字路口
9 宏調彷徨
10 司法弊案震撼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