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裸官”將獲嚴管
【本刊訊】(記者徐凱)7月25日,新華社發布了兩個月前經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內部頒行的《關于對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國(境)外的國家工作人員加強管理的暫行規定》(下稱《暫行規定》),以規范近年來愈演愈烈的“裸官”現象。
所謂“裸官”,指的是家人者B在國外,只身在國內做官的官員。近年來,“裸官”出逃現象激增,成為反腐敗領域的一個突出現象。典型如2006年,妻子早已移居香港的福建省工商局局長周金伙因涉經濟問題,在被中央紀委“雙規”前夕逃往境外。
對此,中央紀委、中組部有關負責人總結認為,在“裸官”中,有的人“身在國內心在外”,通過為配偶子女移居的國家謀取利益而獲得私利;有的人由于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國(境)外,非法斂財時更加肆無忌憚;有的人將大量非法財產逐步轉移出境,一遇合適機會便抽身外逃。
為此而制定的《暫行規定》由中紀委會同中組部起草,共12條,約1000字,分別對適用范圍、適用人員配偶子女移居國(境)外情況報告、任職崗位規范、辦理公共事務回避、辦理因私出國護照和往來港澳臺地區的通行證件、申請因私出國(境)或者移居國(境)外等事項及其出入境證照的管理、違規行為處理等問題作出了明確規定。
考慮到縣處級副職以上領導干部掌握更多的公共資源,《暫行規定》規定,縣處級副職以上領導干部為規范重點。根據《暫行規定》,適用對象為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國(境)外的國家工作人員。此外,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國有企業(含國有金融企業)中的工作人員參照本規定執行。
《暫行條例》已醞釀多日。2009年9月召開的中共中央十七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加強對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國(境)外的公職人員管理。”今年7月11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頒布《美于領導干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的規定》,提出領導干部應當報告本人婚姻變化和配偶及子女移居國(境)外、從業等事項。
然而,正如學界長期呼吁的,上述組織內部的規定、報告和監管內容并不公開,公眾無法監督,其執行力度極為有限,且治標不治本。治本之策,在于嚴格執行各種涉及反腐敗的法律,建立俗稱“陽光法案”的官員財產申報公開等制度。
案訊
陳紹基一審被判死緩
【本刊訊】(記者陳曉舒)7月23日,重慶市第一中級法院對廣東省政協原主席陳紹基受賄案作出一審判決。法院認定陳紹基犯受賄罪,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行,并處沒收個1人全部財產。
法院認定,陳紹基于1992年2月至2009年4月司,利用擔任廣東省公安廳廳長、中共廣東省委常委、廣東省政法委書記、廣東省委副書記、廣東省政協主席的職務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單獨或者伙同其子陳子翊、情婦李泳(均另案處理)索取及收受他人給予的財物,共計折合幾民幣2959.5萬余元。
樊奇杭疑遭刑訊逼供
【本刊訊】(記者 陳曉舒)7月27日晚,北京律師朱明勇向媒體公布一份視頻資料,反映其當事人樊奇杭曾遭重慶警方刑訊逼供。視頻中,樊奇杭自述受到警察嚴刑逼供的情景,因不堪折磨曾兩次撞墻自殺,咬掉舌尖自殘。
在重慶“打黑”風暴中,樊奇杭被一審認定犯有組織、領導黑社會性質組織罪等八項罪名,獲死刑。6月1日,重慶市高級法院二審裁定,維持其死刑判決。之后,樊奇杭案進入最高法院的死刑復核階段。一周前,朱明勇將這份視頻材料用特快專遞分別寄送至最高法院王勝俊院長和負責重慶片區死刑復核的最高法院刑四庭庭長,意在挽救樊奇杭的命運。
紫金礦業副總被刑拘
【本刊訊】7月28日晚,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發布公告透露,該公司在7月28日收到通知,公司副總裁、原紫金山金銅礦礦長陳家洪因涉嫌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罪,已于7月27日被公安機關刑事拘留。
紫金山金銅礦位于紫金礦業總部所在地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7月3日,紫金山銅礦濕法廠污水池滲漏,9100立方米酸性含銅污水排人汀江,下游死魚數百萬斤,但紫金礦業直至九天后才對外披露信息。7月16日晚,紫金山銅礦再次滲漏,溢出污水約500立方米。
法制
“執行聯動機制”公布
【本刊訊】(記者 張有義)7月20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對外公布了《關于建立和完善執行聯動機制若干問題的意見》(下稱《意見》)。
《意見》所稱的“執行聯動機制”涵蓋了20個中央機構,包括中紀委、中組部、銀監會、證監會等。
《意見》中明確要求成立執行聯動機制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包括上述20個部門。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具體負責執行聯動機制建立和運行中的組織、督促等工作。各成員單位確定一名聯絡員,負責執行聯動機制運行中的聯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