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政平簡介:
上海新世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十屆、十一屆上海市政協委員,上海市工商聯常務委員、紡織服裝商會會長,上海企業海外發展聯合會副會長,首屆上海市“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第六屆中國經濟十大創新人物,上海市外經貿工作個人特別貢獻獎(唯一民營企業家),上海市“為三個文明建設”先進個人。1995年創立盛順服裝(集團)有限公司;2007年,受托組建以上海市工商業聯合會服裝商會為主體的股份公司——上海新世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現為2010年上海世博會高級贊助商。
三年多前,“上海新世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新世傲”)籍籍無名。
三年多后,在百度中輸入“新世傲”,你會得到幾萬個結果。更關鍵的,它和“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高級贊助商”、“世博會特許商品集成商”、“世博局唯一授權電子商務網絡銷售商”等,聯系在了一起。
“世博給我最大的收獲,就是品牌。三年多時間,一個知名品牌就誕生了,沒有世博會,這可能嗎?”作為“新世傲”的董事長,朱政平很得意自己當年的創舉。
10月11日,在“新世傲”寬大的會客室內,這位年輕、干練的老總語氣篤定地告訴記者:贊助上海世博會,我們,肯定是大贏家!但至于賺多少,這要到年底,財務統賬,才知道。
“那世博會后公司怎么打算呢?”
“我們已做好準備,迪斯尼,儂曉得伐?不要幾個月,你就會看到我們的新聞了!”這位董事長信心滿滿。
“新世傲”:抱團的合力故事
朱政平是2007年5月創立“新世傲”的,之所以取名新世傲,他的意思是,“新公司,為世博而生,傲然獨立?!?/p>
之所以成立“新世傲”,還有一段故事。
2006年7月,上海市工商聯紡織服裝商會(下簡稱“紡織商會”)成立,從事多年服裝生意、并在上海擁有一家服裝廠的朱政平,當選為會長。
對商會的未來,朱政平思路與眾不同,他認為,“商會的工作,應該‘商’在前,‘會’在后,商會不能光為會員服務,還應該形成‘造血’功能,有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支點?!?/p>
巧合的是,當時,上海世博局已經開始招商,上海市工商聯帶領下屬的幾個商會前去拜訪溝通。世博局的同志提到,還沒有紡織服裝類企業贊助。朱政平心動了:“其他的不敢想,做服裝我們總還可以吧?!?/p>
“當年,我申請(奧運特許經營商)三次,都流標了?!敝劣谠?,朱政平到現在都不明白,“不管輸贏,至少發一份書面函吧,寫個‘謝謝參與’?!币恢痹诘却?,但“網上查不到,打電話過去對方說不知道?!?/p>
現在,世博會開到了家門口,朱政平嗅到了“天時、地利、人和”的氣息。他設計了一個皆大歡喜的方案:市工商聯舉牌贊助上海世博會,費用由“紡織商會”出,接下來后,業務則分包給各出錢的“紡織商會”會員。
可是,世博會的規則是,贊助商只能是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企業,工商聯參與,有些另類。而且,就在朱政平為他的這個“方案”運作的過程中,聽聞風聲的企業,向世博局遞了標書。
不得已,朱政平另生計謀:合資成立一家公司,讓“紡織商會”會員自愿認購股份,抱團贊助世博會。為此,他連續六次召開會員大會,沙盤演練:一個多億的贊助費賺不回來怎么辦?業務如何分配……
最終,有20家企業自愿入股,籌集資金2.5億元,“新世傲”成立了,擁有超過20%股份的朱政平被推選為董事長——成為世博高級贊助商的2000萬美元解決了,企業法人資格的問題也解決了。
5月份成立的公司,6月12日向世博局遞標書,9月27日,上海世博局與均瑤集團、“新世傲”簽署協議——在一片驚嘆聲中,成立僅僅三個多月、名不見經傳的“新世傲”,成為了上海世博會的高級贊助商!
那幾天,朱政平在MSN上的名字是:“贏了!”三年多后,再回首這段歲月,他多了諸多感慨:“當中的過程就不細說了,談的非常辛苦,就像是打仗,還沒想到后來有那么多變故……”
200億元目標:特許經營模式的變化
獲得授權后,懷著興奮、激動之情的朱政平,僅僅10天就啟動了“世博標志特許產品生產項目”,動作可謂神速,可是,特許產品如何在兩家世博高級贊助商之間分配,成了一個難題。
按照協議,“均瑤”和“新世傲”分別承擔世博會6個特許品類產品的生產,但是具體到是哪些品類歸誰,兩家贊助商又要坐在一起來談判和協商,“誰都想生產那些利益最豐厚的那部分”。
最初,“新世傲”沒有自己的工廠,朱政平采取的模式是,不生產,向生產廠家收取授權費。可生產出來的商品總要有銷售渠道,自2007年12月起,“新世傲”先后開設了6家特許產品零售店。
讓人始料未及的是,2008年3月19日,世博局與具有國企背景的上海久事國際賽事管理有限公司(下簡稱“久事賽事”)簽約,“久事賽事”成為世博會的“特許產品零售高級贊助商”,獲得了特許產品的銷售渠道權。
之后,“2009年春節,大年初五,世博局的領導就找到了我們三家贊助商,說要改變現行的經營模式。我強烈反對,均瑤集團同意,久事賽事不表態……”朱政平說,那一階段,他甚感孤單。
最終,胳膊沒擰過大腿——2009年11月,上海世博局將特許產品的經營模式又翻回到奧運模式:即所有想參與特許生產經營的廠商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可以自由地向上海世博局申請。
結果,有300多家生產企業入圍生產帶有世博標志的特許產品,有200多家企業可以銷售這些產品。如此一來,“新世傲”世博“高級贊助商”身份失去價值——高昂贊助費用打了水漂,向生產商收取的授權費要一一退回。
頗有荒誕色彩的是,當初,“新世傲”費盡心力地向生產廠商培訓,希望生產商生產越多,他們拿到的分成越多。不想,模式一變,這些原本必須靠其授權的廠家成為了它的競爭對手。
讓朱政平鬧心的是,這些對手中,還包括“新世傲”的股東。“有一段時間,我們連董事會都不敢開了,因為大家相互之間變成了競爭對手?!敝煺秸f,有股東開始抱怨,你這個董事長怎么當的,贊助費都打了水漂!
“變得太快,天天都在變,我能有什么辦法呢?”朱政平嘆息一聲,“唯一不變的,就是世博的目標,要精彩、難忘,可誰考慮我們這些贊助商呢?”
贏與虧的辯證法
在經歷短暫的慌亂與躊躇外,朱政平開始重整思路。
首先,特許產品經營模式的改變,讓很多廠商、零售商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不過,這也意味著,特許產品再沒人為的切割與劃分,不用和誰談判,世博所有特許產品“新世傲”都可以做。
另一個好消息是,經過考察對比,在300多家生產商和200多家零售商中,上海世博局指定“新世傲”作為世博會“特許商品集成商”、唯一授權的“電子商務非商城類的網絡銷售商”。
與此同時,為了實現200億元的銷售目標,上海世博局聯合上海百聯集團等大型國企,在大型商場專門辟出世博特許商品銷售區,租賃給“新世傲”使用。結果,2010年1月20日、27日、2月6日、7日,“新世傲”分別在第一百貨(南京路店)、百聯又一城等黃金地段相繼開出四家特許商品零售旗艦店。
“現在,全上海,合作加直營,我們一共有200多家店面,是最大的渠道商。凡是1000平方米以上的店,全是我們的。所有的便利店、超市,也都是我們來供貨……網上電子商務還是我們獨家做的。”
“還有世博園區,我們擁有門店最多,有6間,均瑤有2間,久事1間。尤其是我們還有額外的第7間,那就是中國館的禮品店——我們是中國館國禮的提供商,園內只能找我們買?!?/p>
朱政平說,隨著世博客流的增加,他的這些渠道店面開始充分發揮威力:每天幾百萬甚至上千萬的銷售額,“簡直是日進斗金”,幾個月下來,光批發的商品,就三四個億,零售7個多億,加上之前的銷售,十幾個億不成問題,“穩賺不賠”。
“我們在世博特許經營中扮演的角色,我相信不是別的特許生產經營商可以比擬的,完全不在一個層面上了。”朱政平有些激動,他坦言,從去年11月份到今年4月份,是他感覺比較糟糕的日子,“現在好多了”。
而且,讓他得意的是,在世博開幕的時候,他已經開始考慮公司世博后的發展,比如,早就布局電子商務,擁有了一個名為“哈華網”的電子商務平臺,還有物流、實業、文化傳播等。
“在中國做這個領域的并不多,新世傲或許會是中國特許經營產業的黃埔軍校?!敝煺秸f,他的設想是,借服務世博之機,實現由外向型向綜合型企業的轉變,“以做特許經營為主,成為現代服務業的運營投資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