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想把夏天放進冰柜里,來一次徹徹底底的涼爽。如果做不到,只能接受它的熱情,如同釋放汗水一樣解放自己的情緒。
情緒需要綻放,身體卻需要安撫。茶水是這個季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個時候需要一道暢快淋漓的綠茶,來一次冰與火的激撞,讓躁動不安的心緒得到舒緩。
兩個多月前得到一位臺灣友人的饋贈,收獲有一款名為“蘭香”的綠茶,之后便一直放在冰箱里好生保存。等著天氣熱起來再一親芳澤。等待的過程情緒在醞釀,期盼在激漲,我卻樂于享受這個過程,就像果農收威的不只有瓜果,更多的是欣喜。
從冰箱里取出綠茶,包裝袋上馬上結了一層薄薄的霧氣,輕輕一抹,指尖微微濕潤。這是握在手中沉甸甸的、冒著冷氣的消暑之物。我實在不忍心用滾燙的開水沖掉這些許涼意,于是決定用冷水來泡這蘭香綠茶。
待水冷卻的時候我想起—位制作綠茶的老師傅說過。他認為的綠茶香氣分為4類。豆香、板栗香、潤香和花果香,花果香是最好,潤香次之,豆香最次。這款蘭香綠茶應該算好的,至少是帶著花香的。
剪開袋口,干茶如鐵觀音茶般緊結厚實,這不是常見的芽尖制成的綠茶,從顆粒大小大概可以判斷出茶的葉片勻整,比起鐵觀音茶,肥厚不足修長有余。干茶滾入玻璃杯中,擲地有聲,清脆入耳。透過玻璃細觀此茶,是水綠色,清新可人。
放入冰箱的水冷卻得快,馬上取出沖泡。水入杯時我刻意放慢速度,清水順著杯沿緩緩淌向杯底,那些綠色的“小精靈”像被施了魔法浮在半空。在水的浸潤下,小拳頭般緊握的綠茶越發鮮嫩。大約3分鐘,“小拳頭”微微張開,水色開始泛黃,青澀的鵝黃色漸漸染滿玻璃杯,我把茶湯濾出,倒入白瓷杯中更貼切地去感受它的色澤。
這種淡到讓人憐惜的顏色像從斑駁枯黃的石縫中挺出的星點綠意,弱小卻帶著清雅氣息,如同輕柔的微風。茶湯帶著明顯的蘭花香,如同直接采取鮮嫩的蘭花泡出的湯水一樣。雖早已知這茶會帶著蘭香,對于如此純粹真實的香我仍感訝異,真是奇妙的天工造物。
尋遍所有外在包裝,在小泡袋上發現兩行小字“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間,茶者生爛石沃土,長四五寸,若薇蕨始抽。凌露采焉”,此言概括了蘭香綠茶的生長環境、采摘時間和如何采摘,這應該就是奧妙所在。
冰涼的帶著花香的茶湯順著喉腔直沁入心肺,全身一個戰栗。好比三伏天吃冰鎮西瓜般爽快。口腔中還帶著些甘苦,我咂咂舌。立刻一股生津回甘,清爽綿長,想起陸游的詩句“舌本常留甘盡日”,與我此番感受相似。
第二水要延長浸泡的時間,葉片漸漸張開,三兩葉連著梗。非常鮮亮的綠,就像凌露時分剛從茶樹上采摘下來一般,青翠欲滴。清水由黃轉綠,猶如碧玉般溫潤。綠水包裹著青葉,像一幅青山綠水的畫卷。我似卷中人,在納綠乘涼,一飽山水的清冽與舒適。
幽幽蘭香已順著空氣散落在我的周圍,微香熏面。引人沉醉。夏日的午后是昏睡時光。飲盡一杯冰涼濃郁的茶水,如醍醐灌頂,恍然初醒。醉于茶,也醒于茶。
綠茶的精華幾近浸漬在這兩道水中,再往下沖泡,茶湯漸漸變淡,索性就泡著冰水,鋪上一層小冰塊,成了一杯“黃金鮮綠賞”,本是無心插柳,倒發現了蘭香綠茶另一種姿態的美景。鮮綠晶透,視覺上的清爽享受。
炎熱的夏季太需要一杯冰涼的綠茶來消暑了。冰水泡綠茶。少了熱水浸泡的那份小心翼翼。也不用擔心水溫太熱或浸漬時間過長破壞了綠茶的鮮爽口感。把綠茶放在冰水里。完全可以忘記時間。可以充分欣賞茶葉中的味道一點一點滲透到水中的過程,可以看著湯色從淡黃到鵝黃轉成鮮綠的過程,這是個很讓人享受的過程,這是—個丟開燥熱回歸涼爽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