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專業人士,專業人士就是在城里下館子都不給錢,更別說吃你兩個爛西瓜了。”這句話是一年前某位“專業人士”對我說的。
事情是這樣的,2009年,高清電視的“春風”吹到了本人的家里,具體情況就是家里“領導”跟我鬧著要看高清。不過這事兒也算是我自找的,當時我拷了幾部高清的肥皂劇給她看,哪知道由奢入儉難。“領導”從此對一般的電視看不上眼了,因為她在高清電視劇里能看清女演員們身上的時裝款式、圖案和紋路,并且可以分出演員臉上粉底的薄厚與均勻程度,順便進行點評。
雖然是住在首善之區,可是歌華還沒顧得上給我們這些遠郊區人民安裝高清電視機頂盒。家里的那根寬帶“小水管”下高清資源也力不從心。不過還好,有線不行還有無線。雖然無線高清頻道少,用來敷衍“領導”還是夠用了。畢竟效果是一回事,態度是另外一回事。
一個無線高清機頂盒最便宜要2000多塊錢,拿出這把銀子就是為了看電視不免肉痛一下。因為有這筆錢足夠把電腦升兩回級,痛痛快快地玩3D游戲了。本著少花錢多辦事的原則,我找到一位做大眾電子設備媒體的專業人士,想通過他便宜買個機頂盒,孰料他卻對我說了開篇那些話。
這位朋友的話有兩層意思,一則吹噓他作為專業人士如何神通廣大。這方面他倒也不是吹牛,因為據我所知他家里的各類電器除了空調和冰箱是自己買的外,其余不是廠商的評測產品就是參加各類活動抽獎得來的。另一層意思則是訕笑我的不濟——“混跡”行業媒體,連個機頂盒自己都搞不定。
有事求人只好降低姿態,我說:“這沒辦法,隔行如隔山,何況行業的大小不能比。你也知道機頂盒廠商是不大會買我的賬。何況與你相比,我充其量也就是偽專業人士,哪像你吶!據我所知,去年你寫的那篇評測文章,幫做‘電視棒’的一家公司處理了大批庫存產品。雖然你在評測里沒告訴廣大人民群眾那款電視棒過了年就只能當擺設了。”
我的吹捧讓他感到十分受用,于是便拍了胸脯保證搞定這件事。當按照約定好的時間和地點見面后,專業人士卻是一副憤憤然的表情。“你們那算什么廣電行業,我給廠商打電話說給我寄臺樣品讓我評測一下,一家跟我說東西太貴,評測可以,但事后還得把東西再還回去;另一家說他們的產品基本走采購,沒必要通過評測讓老百姓知道。不過最后我還是把這個問題解決了。”最后一句話時,他的語氣緩和下來,隨后從挎包里掏出一個盒子來。我定睛一看,又是一款電視棒。
見我面色猶疑,專業人士趕緊說,要不這東西你先用著,過兩天我給你整個IPTV機頂盒來,IPTV可是我們工信部的場子。不過好像在北京還不能用,要不你拿回老家試試。事已至此,我只好問他這個電視棒該給多少錢。“什么錢不錢的,專業人士哪能自己掏錢搞這些東西。你拿去玩吧。”說到這里,兩個偽專業人士便一拍兩散。
最后那款高清電視棒還是發揮了作用,我把它連在筆記本上,又用高清線接上筆記本和液晶電視,也算是能收看到高清頻道了。麻煩之處就是每次看都得重新連接一番。麻煩是人人都害怕的,所以“領導”漸漸對高清也不那么熱衷了。現在和她就看節目發生爭執時,我就在筆記本上插上電視棒,帶上耳機,在屈指可數的頻道中尋找自己感興趣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