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象這樣一個場面:街頭巷尾熱議的是類似《洛克福德檔案》(Rockford Files)和《檀島警騎》(Hawaii Five-O)這樣的警匪劇;多鏡頭情景喜劇再度走紅,最熱門的幾位電視喜劇導演每人都要負責三部來以上劇集的拍攝工作。
以上是上世紀70年代美國電視市場的情景,昔日重來,這一季的美劇市場與四十年前的情形驚人相似。
“感覺好像時光倒流,回到了過去的好日子。”一位電視劇策劃在今年的新劇開播季前如是說。近兩年美劇的復古之風盛行——80年代老劇新拍的《為人父母》(Parenthood)、《東鎮女巫》(The Witches of Eastwick)和《V星入侵》(V),以及反映80后生活的《緋聞私校》(Gossip Girl)都讓各電視臺嘗到了甜頭。今年各大有線電視網仍然持續“往后看”的趨勢——NBC計劃重拍上世紀60-70年代的經典劇集《洛克福德檔案》,以及BBC經典劇集《頭號嫌疑犯》(Prime Suspect);CBS要重拍《檀島警騎》;ABC欲拍《好笑的波斯語》(Funny in Farsi),該片根據同名小說改編,時代背景就設定在20世紀70年代。
不僅劇集內容復古,新劇預定數量上也有復蘇之勢: 2008年的編劇協會罷工導致該年新劇訂數暴跌至61部,其后的2009年為74部,本季截至目前已有83部之多;而在2008年之前的前三年,每年的試播劇目訂數都在100部以上。
意外恢復走俏的還有美國本土以外的劇集。隨著英國喜劇《辦公室》(The Office)的大獲成功,以及2004年英國電視工業管制政策的解除,制作人紛紛擁有了旗下劇集的地區銷售權。改編英劇一度成為美劇市場的一大潮流。
今年不但有超過六部的外來劇集登場,甚至還有兩部是根據非英語國家以色列的電視作品改編而成的。此外,《貧民窟的百萬富翁》(Slumdog Millionaire)效應出現。FOX的多鏡喜劇《涅》(Nevermind Nirvana)視點聚焦生活在美國的印度人的故事,講述一對在美國定居的印度兄弟選擇截然不同的價值取向。而NBC的辦公室喜劇《外包》(Outsourced),則講述了一個搬到印度的裝飾品公司客戶代表團隊的故事。
過去幾年間,NBC一直采取“內部消化”形式,只接受和自己有“血緣關系”的作品。NBC去年取消了警匪劇《南城警事》(Southland)之后,似乎與制片方華納兄弟影片公司關系一度僵持不下。雖然他們在新劇開發季簽下的四部最大制作的劇集,都是出自華納兄弟公司:《迷失》(Lose)制片人J·J·艾布拉姆斯(J.J. Abrams)的新作《臥底》(Undercovers), 好萊塢金牌制作人杰瑞·布魯克海默(Jerry Bruckheimer)的罪案劇《追捕》(Chase),《律師風云》(Boston Legal)主創大衛·E·凱利(David E. Kelley)的新劇《Kindreds》,《我為卿狂》(Mad About You)主創兼主演保羅·雷塞爾(Paul Reiser)的《下一次》(Next)。
但同時,NBC破例還定下了ABC出品的情景喜劇《豬窩軼事》(This Little Piggy),開創了同行間劇集制作播出協作模式之先河;以及未被ABC電視臺看中的新劇《良床益友》(Friends with Benefits)亦被NBC收入囊中。
美國電視與廣播演員聯合會(AFTRA)今年幾乎是拿到了100%的新劇合同。因制作人擔心演員工會(Screen Actors Guild,簡稱SAG)可能做出罷工的決定,2008年90%以上屬于SAG的合同到了2009年統統歸到了競爭對手AFTRA手中,于是時光彷佛又倒回70、80年代:當時正是AFTRA支配演藝圈,SAG無緣小屏幕的年代。
注:本文中新劇的中譯名均為暫譯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