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葉問2:宗師傳奇》將于4月底上畫,作為該片的主要投資方,河南影視集團一時成為業界關注焦點
在北京大學生電影節上,《葉問2:宗師前傳》(以下簡稱《葉問2》)首次亮相,向來對國產片相當苛刻的年輕大學生們給予該片10多次掌聲;而在不久前的院線看片會上,眾多院線公司的老總們更是給出“不低于2億元”的票房預期。也有多位院線和影院經理告訴記者,《葉問2》將成為今年春季淡市的拐點,“將是今年目前為止最具市場號召力的國產影片之一”。
“很多業界同仁對我說,當年的《畫皮》成就了寧夏廠,今年的《葉問2》將成就河南廠。但我個人認為,《葉問2》對我們的意義遠非如此。”河南影視集團總裁李欣在接受《綜藝》獨家專訪時認為,該片無論對他本人,還是對擁有50多年歷史、300多名員工的河南影視集團(原河南電影制片廠,2006年改組更名)這家國有老廠來說,都是一部里程碑式的影片。“《葉問2》將讓整個河南廠脫胎換骨,并讓業界看到‘國有廠也能改制轉型拍大片’。”
搶項目
回憶當初把《葉問2》爭搶到手的過程,李欣用“打仗”來形容。據了解,當時看中《葉問2》這個項目的公司“不少于七八家”,李欣把最終勝出的原因歸結于“改制多年積累的市場經驗和發展戰略”,因為這個項目的主創團隊,包括編劇和監制、導演等全在香港。他們看中的是投資方的市場眼光和之后的市場回報,而這些,李欣和他的同事們已經準備好多年了,“似乎這么多年我們一直在為《葉問2》做準備。”正是兩者的這種默契,接下來的合作就變得容易多了。
河南影視集團的前身是有著50年歷史的河南電影制片廠。作為國內第一批改制的國有電影企業,2006年初正式掛牌“河南影視集團”,“改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成立市場部,用市場來創效益,創品牌。”李欣告訴記者,改制后領導班子每次開會,都格外強調市場對企業的重要性。“要讓大家明白,當前的電影企業只有走市場才有活路,沒有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就無從體現,更無從談起。”他介紹說,通過幾年的改革,如今企業的知名度和社會效益、經濟效益都取得了驚人的變化。“數字更能說明問題,改制4年來,我們拍攝的電影數量是以前25年的總和,經濟效益是以前20年的總和。”
但激烈的市場競爭也讓李欣意識到,必須在商業大片上有所作為,有所突破,才能激發每一個員工的強大潛力,才能激發國有企業諸多的有利因素,在市場上立于不敗之地。“經過大膽、慎重的研究和調查,我們選擇《葉問2》作為企業改制后操盤的第一個商業大片項目,并不惜重金投入,成為該片的第一出品方。”李欣向記者透露,之所以選擇該片,一是因為《葉問》的社會口碑,二是該片優秀的主創團隊,三是有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領導一如既往的大力支持與鼓勵。“畢竟我們沒有經驗,第一次操盤大項目不容有失,所以在選擇項目上非常謹慎。”李欣向記者表示,由于該片的編劇是黃百鳴的愛子黃子桓,所以“只要征得黃百鳴的支持,這個項目就拿下了一半。”最終,河南影視集團靠誠意博得黃百鳴的信任,并力邀其擔任該片監制。在黃百鳴的幫助下,甄子丹和洪金寶等極具人氣的明星齊聚:“《葉問》曾取得了1億多元的國內票房,并且贏得了廣泛口碑。該片的金牌制作班底,比如黃百鳴、葉偉信、熊黛林、任達華等繼續在《葉問2》中擔綱主創,而且增加了黃曉明、釋小龍等新的票房增長點。看到這樣的主創陣容,再加上在發行方面得到各大院線和業內人士的支持及參與,特別是曾經操盤《葉問》的制片人安曉芬女士的加盟,當時我就覺得,我們要成功。”
融資
主創陣容確定后,李欣和整個幕后團隊就開始謀劃融資,以保證影片的制作質量,同時也分擔投資壓力。“項目啟動之初,我最大的擔心是投資回收問題。因為我們是國有獨資企業,花的每一分錢都是國有資產,而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是我們的首要責任。雖然有強大的信心、周密的市場分析和成熟的制作經驗,但電影市場風云變幻,每一筆投資都有風險。所以盡管融資對我們來說還是新鮮事,但這是電影企業必須學會的功課。特別是對國有電影企業來說,如何尋找合適的合作伙伴,實現強強聯手優勢互補,意義重大。”
盡管河南影視集團成功拿下該項目的出品權,但起先該片內地投資方只有北京盛世華銳電影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盛世華銳)和大盛國際傳媒(北京)(以下簡稱大盛國際)有限公司。“這兩個公司都是我們的合作伙伴,只有河南影視集團是主投,因而資金缺口很大。項目啟動之初,融資并不順利,轉機出現在2009年上海國際電影節期間。”李欣回憶說,為了吸引更多投資伙伴加盟,團隊經過商討和部署,決定把上海國際電影節作為實現融資的重要平臺。“我們不僅在上海電影節期間搭起了展臺,重點推介這個項目,而且舉辦了聲勢浩大的新聞發布會。黃百鳴、甄子丹和洪金寶等主創悉數出席,這樣的奢華陣容引起了業界的強烈關注。”據李欣回憶,整個融資過程就像坐過山車,之前都是找別人去游說投資,但此次推介活動之后,“上海電影節期間,意欲跟投的企業就有數家。上海電影節之后,又有10多個業內外企業找上門來要投資,由于數量太多,我們不得不勸退了其中的某些企業。”最終,佛山傳媒集團和北京百潤星和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等5家企業一起成為內地投資方。“為此,河南影視集團不得不讓出一些股份,但我們依然占到內地投資的近40%。”
大片和上市
資金全部到位后,整個團隊進行了詳細分工。影片制作由黃百鳴坐鎮;內地的發行交給高軍領銜的盛世華銳和安曉芬領銜的大盛國際具體操盤;而海外的發行則由合作方香港東方電影發行公司負責。“坦率地說,在《葉問2》之前,河南影視集團還沒有一部由自己操盤、自己投資、自己運作的主流商業大片。最大的困難是人才匱乏和經驗欠缺。為此,我們選派了一批有激情、有基礎的年輕人參與到籌備、拍攝、制作、宣傳和發行的全過程。通過這部影片的制作和發行,鍛煉了河南影市集團自身的創作團隊、策劃團隊和發行團隊,對將來集團的發展有重要意義。”
李欣向記者表示,今后河南影視集團的發展方向,是堅持主旋律影片和主流商業大片兩條腿走路,堅持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葉問2》之后,河南影視集團將充分運用此次操盤經驗,嘗試獨立操盤另一個與香港公司合作的古裝商業大片項目《范蠡與西施》,力爭在古裝商業大片上進行突破,以及反映二戰時期猶太人在上海生活的電影《米拉尼小提琴》。“《范蠡與西施》我們將繼續和香港東方電影發行公司合作;后者的制作,我們的視野首次走向國際,并初步與美國方面達成了合作意向,總投資額將達到3500萬到4000萬美元,目前各項工作正在順利進行中。”
李欣向《綜藝》透露,如今,河南影視集團在盈利、資產和結構等方面,已經完全符合或基本符合了創業板企業的各項要求,下一步的工作重點是積極創造上市條件,力爭成為第一批上市的國有電影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