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背景】新華網江蘇頻道南京5月14日電,江蘇省徐州市婦聯幼兒園72名幼兒因食用不潔食物,出現腹瀉、嘔吐、發燒等癥狀。當地政府迅速啟動公共衛生處置預案,第一時間將腹瀉幼兒送往醫院診治,并成立專門工作組排查原因。截至14日中午,尚有10多名患兒仍在醫院觀察治療,其余患兒均已出院。疾控專家提醒,夏季是食物中毒高發的季節,務必做好防范工作。
夏天是食物中毒事件高發的季節,患者輕則引起腹痛、腹瀉、嘔吐,重則導致脫水、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不過食物中毒也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前提是掌握科學的防范措施,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食物中毒,這樣防
吃新鮮衛生、未變質的食物
吃新鮮衛生、不變質的食物是預防食物中毒的關鍵。挑選食物要看清楚保質期,選擇有質量保證的食品。食品包裝脹袋、漏氣,超過保質期就不能再吃。一般來說,購買食品應盡量選擇知名度較高的大型商場和超市,少買路邊攤販出售的自制熟食、涼拌菜、豆制品。
現代家庭里一般都有冰箱,有人為了省事,可能1次買幾天的食物,其實這有很大的弊端。一方面,食物久放都會不新鮮;另一方面,冰箱里不同的食物之間還可能會互相污染。所以,建議每次都買新鮮的食物,吃多少買多少,飯菜也應現做現吃,盡可能不剩。冷藏的熟食要充分加熱后才能再吃。
制作涼拌菜要避免生熟交叉污染
做涼菜要使用專門的刀、砧板切,蔬菜在制作前也應清洗消毒,儲藏時要用專門的冷藏設備。有的家庭生熟砧板不分、刀具不分,消毒不徹底,這也為食物中毒埋下了禍根。在實際操作中應引起注意。
吃冷飲要適度
冷飲可解暑,但不能貪吃,否則會稀釋胃液,導致胃內正常菌群紊亂,降低局部抵抗力,為致病菌的侵入創造條件,導致腹瀉。還要注意不購買顏色鮮艷的冷食,無證攤點經營的冷飲也不要購買。
吃海鮮要煮透
夏天,海鮮大量上市,深受人們喜愛。但是不要因為貪圖“鮮”、“嫩”而生食海鮮。因為海鮮體內往往含有大量致病微生物,如未加熱或加熱不徹底,很容易引起食物中毒。大量進食海鮮還會影響正常的胃腸功能,引起腹痛、腹瀉。
食物中毒,這樣處理
很多食物中毒者在出現腹痛等癥狀時,往往以為是普通的胃腸炎,并不在意。送到醫院時,癥狀通常已非常嚴重。因此,食物中毒的早期發現和處理十分重要。一旦出現上吐、下瀉、腹痛等食物中毒癥狀,應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并采用如下處理方法:
☆ 催吐這是一個非常簡單但很有效的方法。可取食鹽20克加開水200毫升溶化,晾涼后一次喝下,如果喝了1次反應不明顯,可多喝幾次,促進嘔吐;或用鮮生姜100克搗碎取汁用200毫升溫水沖服。如果誤食的是變質葷食,可服用十滴水促使嘔吐。還可用筷子、手指或鵝毛等刺激咽喉,引發嘔吐。
催吐要在吃完食物2小時內進行,效果才明顯。食物中毒昏迷者不能催吐,以免嘔吐物堵塞氣道。
☆ 導瀉如果誤食時間較長,超過2小時,食物已進入腸道,這時催吐效果不佳,要考慮導瀉。患者精神較好時,可用大黃30克一次煎服,老年患者可選用元明粉(無水硫酸鈉)20克,用開水沖服。
☆ 解毒如果是吃了變質的魚、蝦、蟹等引起中毒,可取食醋100毫升加水200毫升一次服下;或用紫蘇30克,生甘草10克一次煎服。若是植物性食物中毒,可用鮮牛奶或其他含蛋白的飲料灌服。綠豆湯也是很好的解毒劑。
如經上述急救,癥狀仍未見好轉,或中毒較重者,應盡快送醫院治療。
需要提醒的是,在發生食物中毒后,要盡量保留引發中毒的食物樣本,以供醫生檢測。如果身邊沒有食物樣本,也可保留患者的嘔吐物和排泄物,以方便醫生確診和救治。
編輯/楊麗偉 yangliwei@jtyy.com
鏈 接
易引起中毒的食物
☆ 最常見的是未炒熟的四季豆,這種四季豆中含有皂甙,食用后會中毒。
☆ 鮮蠶豆也不可小視,有的人體內缺少某種酶,食用鮮蠶豆后會引起溶血,出現全身乏力、貧血、黃疸、肝腫大、嘔吐、發熱等(醫學上叫蠶豆病),若不及時搶救,會因極度貧血死亡。
☆ 金針菇的有毒物質秋水仙堿進入人體后,會使人嗓子發干、口渴,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烹飪時一定要把金針菇煮熟、煮軟、可避免中毒。
☆ 鮮木耳中含有一種光感物質,食用后會隨血液循環分布到體表細胞中,受太陽照射后,會引發日光性皮炎。
☆ 發芽的馬鈴薯里有一種有毒的生物堿,人如果吃了發芽的土豆,會出現惡心、嘔吐、頭暈和腹瀉等中毒癥狀。
☆ 未成熟的青西紅柿含有生物堿,食用后也會導致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