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四大創業園區
湖北省宜都市爭創省級創業型城市,弘揚創業精神,搭建創業平臺,培育創業主體,營造創業環境,實現了創業帶動就業的跨越式發展。宜都市圍繞支柱產業、新型產業和集群經濟、板塊經濟,確定四大創業園區。在園區內著力培育1個產值200億元精細化工產業集群,2個100億元生物醫藥、食品加工產業集群,3個50億元的新型建材、新型電子、裝備制造產業集群。目前,園區內已累計建成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5家,其中產值過億元的企業19家,過10億元企業3家,共吸納1.5萬人就業。
按照“科學規劃,城鄉一體”的原則,依托鄉鎮集鎮、中心村莊,開展社區中心建設,確定30個充分就業社區,投資3000多萬元改善基礎設施,吸引返鄉農民就近轉移、就近創業。近兩年,充分就業社區吸納3萬多農民就近就業。同時,鼓勵農民推進居家創業就業,開辦農家特色餐飲服務,發展特色養殖、庭院經濟等。2009年,全市新增“農家樂”500家,農村專業合作社組織達到100家,累計帶動5萬多人就近轉移就業。
激發民間資本,全民創業帶就業
全力推進“政府創偉業,能人創企業,企業創基業,百姓創家業,干部創事業”,出臺《關于大力推進全民創業的若干意見》等優惠政策,實行創業“零收費、零門檻”,加快中小企業創業園建設。財政列支500萬元創業扶持獎勵基金,支持科技型、外向型、再就業型和農產品加工型民營企業發展。近兩年來,新增1000多家創業主體,提供就業崗位2萬多個。
提升創業能力,指導創業帶就業
為提高創業人員的創業成功率,近兩年來開展各類“創業帶就業培訓班”1000場次:實施“返鄉大學生創業明星計劃”,組織返鄉大學生參加“創辦你的企業”項目培訓,每個村確保有1名返鄉大學生參加創業培訓,每個鄉鎮培養1名返鄉大學生創業帶頭人:每名返鄉創業大學生經過創業培訓,辦理工商營業執照后,給予2000元一次性創業補貼;每名返鄉創業大學生給予10萬元小額擔保貸款資金扶持。2009年,共指導575名返鄉大學生成功創業,帶動2650人就業。
建立全程服務機制
市級成立創業服務指導中心,在鄉鎮處設立創業服務指導站,各村、社區中心設立創業服務窗口,搭建城鄉一體服務平臺。全市從機關中選派63名干部到企業從事創業帶動就業服務,構建創業培訓、開業指導、項目開發、融資服務、企業孵化、跟蹤扶持的“六位一體”的服務體系。組建以知名企業家、創業成功人士、專家學者等為主體的創業指導團:多種渠道收集和挖掘創業項目300多個,增強創業項目的適用性,根據創業者不同需要,提供“訂單式”服務。同時,加大創業帶動就業明星培養,全市涌現出省和宜昌市級創業明星50名、宜都市級創業明星50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