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互聯網,現在到了盤點2010年,展望2011年的時候。2010年是虎年,2011年是兔年。虎是爭奪者,兔子是被爭奪者。從2010年到2011年,互聯網上的形勢,可以概括為三只老虎爭奪三只兔子。
呂不韋曾說過一句名言:今一兔走,百人逐之。非一兔足為百人欲,由分未定也。今年的互聯網,出現了“百人逐之”的盛況。所爭為何?在于有三樣東西未定,它們將成為一直被爭到明年的兔子:
一是網絡規則的控制權未定。
360與騰訊二虎相爭,成為2010年互聯網最吸引眼球的事件。個人信息服務的規則未定,不能適應互聯網發展需要,成為這類事件早晚會發生的深層次的原因。事實上,此前圍繞產業游戲規則的爭斗,一直在進行,只不過矛盾沒有如此激化。這不能完全怪當事人,“分未定,堯且力屈,而況眾人乎?”2011年,規則的問題不解決,這類矛盾還會發生。事實教育人們,要加快形成規則。
反證的例子是:提早控制規則,則處處取得主動。阿里巴巴提出新商業文明,正如記者指出的:“其本質在于建立一套新的游戲規則。這套規則對于塑造新的行業秩序、營造新的行業環境都提出了要求。”凡是預則立,不預則不立。誠哉斯言。
圖書新規的廢立,是另一種規則之爭。傳統商務想用規則來限制電子商務發展,出臺了網上新書不許打到八五折以下的不合理游戲規則。結果是圖書新規在民眾與專家廣泛反對下,最終被國家廢止,成了一紙空文。說明規則雖然未定,但新規則一定會取代舊規則,卻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
二是移動互聯網的核心業務控制權未定。
20i0年,移動互聯網成了白熱化的狩獵場。爭奪的兔子,叫數據核心業務。移動互聯網,是電信業與互聯網業、語音業務與數據業務融合的結果。在融合中,出現了權力和財富由語音向數據的轉移。誰先占據數據核心業務這個制高點,誰就可以在數據流動中,截獲新的收入。誠如記者分析的:“去年電信運營商競爭的焦點還在于一般的應用上,而在今年對數據核心業務的爭奪成為競爭的焦點。”
2010年的總體形勢,無論國內國外,都出現互聯網服務商節節進逼,電信運營商節節敗退的局面。谷歌、蘋果、騰訊成為新的贏家。
面對被邊緣化的危險,以中移動為代表的電信運營商,開始提高對數據核心業務的重視,王建宙關于中移動需要互聯網瘋子的名言,展示了電信人跟上時代的決心。2011年的看點,將是電信運營商能否打破摩根斯坦利的魔咒,重新爭取戰略主動。
三是終端的控制權未定。
3Q之爭可以有多方位的解讀,其中一個最“后現代”的解讀,應當視為對客戶端的爭奪。說它是后現代的,是因為這涉及美國的一場前沿爭論。一派主張WEB已死,一派主張WEB永生。如果WEB已死,則WEB2.0之后,就不再是3.0,而屬于新物種了。新物種之一,就是客戶端。
定位(LBS)在美國和中國的異軍突起(也可以說是10年來的死灰復燃),顯然是WEB已死的另一佐證。WEB永生,靠的重心是鏈接(人圍著物轉);WEB已死,靠的重心將是節點(物圍著人轉)。以未婚青年為主體的中國LBS們,正向被3Q都忽略的下一個“QQ金礦”爭先恐后進發。2010年LBS們還召開了第一次LBS全國大會,但他們并沒有發現LBS最大的機會:平臺化。因為它屬于2011年。
古人說,治天下及國,在乎定分而已矣。翻譯成大白話就是,2011年要趕緊把這三只兔子抓到手。這樣,互聯網的天下才能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