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航信,這家在航空公司、機場、旅游企業的后臺支持企業,正在發揮著更大的社會作用。
不久前,深圳航空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深航)與中國民航信息網絡股份有限公司(即中航信)簽訂了新一期的合作協議。按照協議,深航與中航信在未來一年內將在電子商務建設、海外本票直銷平臺產品、E-TRIP產品(手機訂座值機)、航空訂座等數據信息平臺、網上值機等方面展開深度合作。中航信還將根據需要為深航提供其他專業技術服務項目的開發建設及產品支持、技術人員的培訓,深航也將為對方提供一線實習機會,以便其更好地了解深航業務。
近年來,深航一直呈現快速發展的態勢,2009年運送旅客量1492萬人次,2010年預計運送旅客量1900萬人次,業務逐步延伸到東南亞等國際區域。深航業務的迅猛發展為深航的信息化建設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而中航信的服務正好能夠為其高速成長提供動力。
據悉,2010年中國航信將協助深航建設海外B2B網站,幫助深航拓展海外渠道。而海外本票直銷平臺產品的推廣應用,并配合海外B2B網站,每年可為深航節省上百萬元的分銷費用。
事實上,目前國內除春秋航空全部采用網上直銷系統外,大部分航空公司都采用中航信的電子客票系統。這個客票系統也為各大航空公司及機場、旅游企業帶來了實際的經濟效益。來自中航信的統計顯示,截至到目前,已經有26家航空公司使用此電子客票系統;該系統為國內11家航空公司提供了B2B或B2C等電子商務網站托管服務以及解決方案;完成國內航空公司海外所有簽約GDS的投產;完成國內航與外航的聯程電子客票500家;完成外航在中國航信系統內分銷電子票70家;為國內的主要代理人提供電子商務服務支持。2008年,在此電子客票系統中,共完成客票銷售達到15758.27萬張。
經濟效益顯著
中航信電子客票項目是國內首次采用IATA(國際航空運輸協會)電子客票標準及中國民航行業標準,自主研發的電子客票系統。該系統通過核心交易系統、中間件系統和開放平臺業務系統,實現了航空公司的產品規劃、銷售、結算、運輸和服務的整合。它不僅能夠完全實現傳統紙票的所有功能,而且在訂票、離港、結算等方面有了更全面、安全、快捷便利的發展,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該電子客票項目獨創了出票、值機、結算的電子化流程,即營業員每一次打票的同時在主機的系統里生成一個相應的電子數據記錄。這種電子信息能夠在訂票、離港、結算之間安全、快速、準確的傳遞,且便于檢索和查詢。
在短短的幾年時間內,電子客票已發展成為一個完善的體系,并迅速成長為重要的出票手段。目前,中國電子客票系統已經在航空公司系統和代理人銷售系統全面投產實施,運行穩定,各項技術指-標均達到設計要求。它不僅為旅客的出行帶來極大的便利,也為航空公司節約成本、提高效率和服務質量,是航空公司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技術保障。
其在經濟效益方面的業績也十分明顯,依據IATA統計的單張電子客票可為航空公司節約5~6美元計算,電子客票系統自投產以來,為航空公司節省了大量經濟成本。2002年投產后,當年出票量5.7萬張,節支總額200萬元。到2008年,截止2008年底,出票量已經達到1.57583億張,節支總額達到55.15億元。7年時間中,該項目共實現節支總額127.21億元。
社會效益漸長
經濟效益之外,電子客票項目更在技術和信息化發展方面為航空公司和中國旅游業的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電子客票項目開發成功后,為國內航空公司提供了全新的技術環境。加強了國內航空公司與國際航空業競爭的實力。提高了國內航空業的信息化程度與自動化程度。為廣大旅客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客票購買手段,受到旅客的歡迎。數據顯示。2008年,帶動中國網上旅游預訂市場達到28億元,用戶規模達到600萬。
在東航重組、加大信息化建設的進程中,東航就與中航信達成了戰略合作,作為國內民航業最大的信息技術提供商,中航信將為東航B2C網站建設、東航上航聯合重組以及東航加入航空聯盟等方面提供技術開發和支持。
東航自2009年以來不斷加大信息化建設,東航董事長劉紹勇曾表示,信息化不好的航空公司只能做被動挨打的打工者。由中航信制作的東航官網已經正式上線,將承擔東航主要的B2C直銷任務,隨著東上重組完成,中航信同時還將整合東航上航的離港、訂票系統。
同時,中航信也站在中國航空業和旅游業的角度,審視電子客票項目的發展。中航信方面認為,目前該項目的推進還面臨著一些挑戰,主要有,報銷憑證問題、機場規范化服務問題和主機應用成本問題。
據了解,國內報銷憑證和機場安檢與國外存在較大差距,這增加了航空公司管理的成本和難度,不利于旅客的使用和管理,影響了電子客票的市場推廣。同時,各地機場旅客服務的規范統一,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和約束機制,導致各個航空公司市場推廣成本巨大,周期較長,問題解決難度大。另外,在主機應用成本方面,隨著航空公司電子客票業務的不斷增加,目前系統占用的主機資源逐漸增加,需要更多的服務器資源支持,造成主機資源和成本緊張。
面對這些挑戰,中航信表示,將協調各航空公司、各地機場,從航空公司總部開始,建立電子商務部門,專門負責電子客票業務,并由此制定和建立針對電子客票業務的銷售、服務流程。并積極發展OPEN ET項目,逐漸實施電子客票系統由主機向開放平臺的轉換,提升數據服務質量,節省主機資源,節約成本。
事實上,中航信正在為促進中國航空和旅游業的發展,發揮更大的平臺作用。
中航信正在進行的努力是推動面向航空旅游行業的電子商務發展。民航系統已經實現100%電子客票,民航運輸業進入全面的電子商務時代,當前的電子客票業務必須跟進電子商務的發展步伐,為航空公司、旅客、社會旅游業群體提供更加便捷、快速靈活的服務,發展電子客票手機值機、自助退改簽、電子發票等一系列符合社會電子商務發展潮流的功能。
中航信也意識到,解決了全球范圍內的機票電子化工作之后,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以及旅客對于旅游產品、服務認知的增加,為了社會整體旅游服務質量的增加,為了便于航空公司業務的縱深發展,電子客票與電子雜費憑證EMD(ElectronicMiscellaneous Document)的結合,是目前發展的必然趨勢。國際航協的下一目標是在航空領域中,將所有除機票以外的雜項收費業務,統一整合為電子雜費憑證這些電子化的雜費憑證,有些是與客票或者航段相關聯的。中航信表示,未來的電子客票系統將全面支持EMD業務的開展,并且將與EMD系統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