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政府績效管理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通行于發達國家的政府改革的重要舉措,其作用是通過評價政府的工作績效來改善政府的治理水平。現階段,對于政府政績的綜合評價不論在理論研究上還是實踐方面都面臨巨大挑戰,因此,通過構建層次分析的指標體系對政府績效考核的因素進行系統分析,對政府政績綜合評價方法作一探索。
關鍵詞:政府政績;績效評估考核;層次分析指標體系
中圖分類號:CF93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0)35-0208-02
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政府職能的轉變,政府的績效管理問題受到各方的關注。當前,對政府績效考核是以GDP的增長為主,但這種績效考核給經濟社會帶來了諸多不良后果,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政府職能的發揮。所以,建立一套系統的、透明的、操作性強的政府績效考核指標體系顯得尤為重要。本文擬通過層次分析法建立較為完善的考核指標體系。
一、層次分析法的簡介
層次分析法(AHP方法)是20世紀70年代初由美國運籌學家T.L.薩迪提出的。AHP方法主要是把復雜的問題分解成各個組成因素,又將這些因素按支配關系分組形成遞階層次結構,通過兩兩比較的方式確定層次中諸因素的相對重要性。
在運用AHP方法進行評價或決策時,大體可分為以下四個步驟:(1)分析評價系統中各基本要素之間的關系,建立系統的遞階層次結構;(2)對同一層次的各元素關于上一層次中某一準則的重要性進行兩兩比較,構造兩兩判斷矩陣,并進行一致性檢驗;(3)由判斷矩陣計算被比較要素對于該準則的相對權重;(4)計算各層要素對系統目的的合成權重,并對各備選方案排序。
為了便于操作,Satty建議用1—9及其倒數共17個數來構建比較矩陣,如表1所示。
求解特征向量時采用方根法進行求解,過程如下:
Wi=(a),Wi0=
λmax及一致性指標CI的計算一般需在求得重要度向量W或W0后進行
CI=,λmax=
二、層次分析法在政府績效考核中的應用
在政府政績考核多指標評價中,評價指標的構建是顯得尤為重要的,它關系到考核是否準確的問題。在具體內容上,根據《中國政府政績評估研究》一文中,政府績效考核指標體系由影響指標、職能指標和潛力指標三大總類構成。影響指標用來測量政府管理活動對整個社會經濟發展成效的影響和貢獻。職能指標所檢驗的是政府管理的基本職能,是政績指標體系的主體;潛力指標反映的則是政府內部的管理水平。
系。其中影響指標包括經濟、社會、人口與環境三大方面。職能指標又分為經濟調節、社會管理、國有資產管理、市場監管、公共服務五大方面。潛力指標包括行政效率、廉潔狀況、人力資源狀況三大方面。
通過專家打分法,建立政府績效考核指標間的判斷矩陣。
以影響指標為例,建立影響指標下三因素間的判斷矩陣:1 231 51,根據方根法可以求出λmax=3.004,CI=0.002<0.1,故該判斷矩陣具有滿意的一致性,其中,W=(0.230,0.648,0.122)
職能指標下的判斷矩陣如下:1 4 3 321 7 5 51 2 1 13 1 1,根據方根法求解得到λmax=5.007,CI=0.019<0.1,CR=0.017<0.1,故該判斷矩陣具有滿意的一致性,其中W=(0.263,0.475,0.055,
0.099,0.110)
潛力指標下的判斷矩陣如下:1 41 52 1,根據方根法求解得到λmax=3.027,CI=0.014<0.1,CR=0.027<0.1,故該判斷矩陣具有滿意的一致性,其中W=(0.097,0.333,0.570)
影響指標、職能指標和潛力指標間相對重要矩陣如下:1 41 321,根據方根法求解得到λmax=3.018,CI=0.009<0.1,CR=0.017<0.1,故該判斷矩陣具有滿意的一致性,其中W=(0.137,0.625,0.238)
根據對以上各層指標因素的定量計算,可以得到11個次級指標對政府政績考核的總排序:W=(0.032,0.089,0.017,
0.164,0.300,0.034,0.062,0.069,0.023,0.079,0.136)
三、總結
根據以上的層次分析圖(見圖1),可以有效地針對指標因素對政績的影響程度進行輕重緩急的排序,其分析的結果對于我國政府的政績考核的過程是一種非常有價值的參考。當然,由于我國現在政府的政績考核不管是理論上還是實踐上尚處于起步階段,還有很多地方有待完善,本文只是選擇了一部分典型的因素加以分析。在實際工作中,政績的考核應結合當地的實際來進行,以給社會和經濟的最優化創造一個前景。
參考文獻:
[1] 汪應洛.系統工程(第四版)[M].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08.
[2] 催群法,李光海.考核政府績效的模糊數學模型[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5.
[3] 韓兆洲.政府政績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及實證分析[J].暨南學報:人文科學與社會科學版,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