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至今,國際金融危機對北京市豐臺區實體經濟直接影響不大,但間接影響已逐漸顯現,特別是通過金融傳染機制和預期傳染機制對豐臺區的實體經濟的影響正在不斷加深。2008年,豐臺區第三產業總體運行平穩,全區第三產業的主導行業是批發和零售業、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察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盡管第三產業總體保持了平穩增長態勢,但是在金融危機大背景下金融業和房地產業的走勢也非常值得重視。
關鍵詞:金融危機;第三產業;地區生產總值;房地產業;金融業
中圖分類號:F207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35-0061-03
一、北京市豐臺區第三產業發展現狀與問題
(一)生產總值增速略有放緩
根據《北京區域統計年鑒2008》,2007年豐臺區第三產業地區生產總值為3 402 289萬元,同比增長13.7%。根據《北京區域統計年鑒2007》、《北京區域統計年鑒2008》,2005、2006、2007三年,豐臺區第三產業產值、增長率與北京市及城市功能拓展區平均狀況對比見表1、表2。
由表1、表2可知, 2005、2006、2007三年,豐臺區第三產業GDP逐年遞增,2007年比2006年增長13.7%,略低于2007年北京市第三產業產值增長率的13.8%,遠低于城市功能拓展區平均增長率的19.2%。2006年比2005年增長14.3%,高于北京市第三產業產值增長率14.1%,低于城市功能擴展區平均增長率17.0%。可以看出2007年,豐臺區第三產業產值增長率有放緩跡象,2007年增長率已經落后于北京市和城市功能拓展區平均水平。雖然GDP增長率不能被看做判斷經濟形式的定性指標,但種種跡象表明豐臺區2008年以來第三產業的發展在總體上是穩定的,但由于2006年以來金融危機影響的凸顯,GDP增長的速度略有放緩。
(二)第三產業比重下降
根據《北京區域統計年鑒2007》、《北京區域統計年鑒2008》,2005、2006、2007年三年,豐臺區第三產業在整個產業結構中所占比重分別為:2007年第三產業比重為70.82%,2006年比重為72.31%,2005年比重為73.45%(表3)。可見第三產業在整個產業結構所占比重逐年升高,尤其是批發和零售業、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盡管第三產業總體保持了平穩增長態勢,但是由于金融危機金融房地產市場低迷,總體增速有所回落。
(三)第三產業中主導產業產值穩定增長
2007年各主導產業所占比重如圖1。
由圖1可知, 2007年,豐臺區第三產業總體運行平穩,全區第三產業的主導行業是批發和零售業、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批發和零售業占豐臺區第三產業總產值的13.7%;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察業占16.7%;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占7.0%;金融業占12.0%;房地產業占13.2%。盡管第三產業總體保持了平穩增長態勢,但是在金融危機大背景下金融業和房地產業的走勢也非常值得重視。
1.批發和零售業
根據《北京區域統計年鑒2008》,2007年,豐臺區批發和零售業生產總值為466 814萬元,比2006年同比增長了8.2%。根據《北京區域統計年鑒2007》、《北京區域統計年鑒2008》,2005、2006、2007年三年,豐臺區批發和零售業GDP對比見圖2。
由圖2可知,2005、2006、2007年三年,豐臺區批發零售業GDP逐年遞增,2007年比2006年增長8.2%,2006年比2005年增長19.9%,增長率大幅度上升了。
2.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察業
根據《北京區域統計年鑒2008》,2007年,豐臺區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察業生產總值為569 261萬元,比2006年同比增長了2.9%。根據《北京區域統計年鑒2007》、《北京區域統計年鑒2008》,2005、2006、2007三年,豐臺區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察業GDP對比如圖3。
由圖3可知,2005、2006、2007年三年,豐臺區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察業GDP逐年遞增,2007年比2006年同比增長2.9%,2006年比2005年同比增長10.9%,增長幅度明顯放緩。
3.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根據《北京區域統計年鑒2008》,2007年,豐臺區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生產總值為238 971萬元,比2006年同比增長了119%。根據《北京區域統計年鑒2007》、《北京區域統計年鑒2008》,2005、2006、2007年三年,豐臺區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GDP對比如圖4。
由圖4可知,2005、2006、2007年三年,豐臺區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GDP增減交替,2007年比2006年同比增長119%,2006年比2005年同比增長-26%,2006年經歷負增長之后,2007年增長幅度巨大。
4.金融業
根據《北京區域統計年鑒2008》,2007年,豐臺區金融業生產總值為408 404萬元,比2006年同比增長了0.7%。根據《北京區域統計年鑒2007》、《北京區域統計年鑒2008》,2005、2006、2007三年,豐臺區金融業GDP對比如圖5。
由圖5可知,2005、2006、2007年三年,豐臺區金融業GDP增減交替,2007年比2006年同比增長0.7%,2006年比2005年同比增長-2.0%,2006年金融危機爆發落入谷底之后,07年有所反彈,這與金融危機影響還未顯現和我國及時采取的宏觀經濟政策有關。
5.房地產業
根據《北京區域統計年鑒2008》,2007年,豐臺區房地產業生產總值為448 459萬元,比2006年同比增長了7.6%。根據《北京區域統計年鑒2007》、《北京區域統計年鑒2008》,2005、2006、2007年三年,豐臺區房地產業GDP對比如圖6。
由圖6可知,2005、2006、2007年三年,豐臺區房地產業GDP逐年遞增,2007年比2006年同比增長7.6%,2006年比2005年同比增長41.7%,總體上溫度增加,但2007年受金融危機影響,趨勢有所放緩。
(四)豐臺區第三產業受影響的主要行業
1.房地產業持續低迷
從2008年7月以來,受經濟危機影響,房地產業一直低迷,這對于房地產業曾占全區財政收入達40%的豐臺區來說,發展壓力顯而易見。實質上,從很早以前政府就已經給房地產業高度的政策關注,但在全球金融危機的背景下,怎樣改變房地產業低迷的狀況,是一個不小的問題。
2.金融業潛在風險尚存,整改形勢緊迫
經濟危機導致豐臺區房地產和汽車市場低迷,消費熱點降溫。部分企業經營更加困難,就業形勢嚴峻。中小企業停產、歇業現象增多,一些大企業也出現較大虧損。財政收入增幅逐步回落,金融市場潛在風險不容忽視。外貿進出口增幅回落較快,投資增長有所放慢。因此,金融危機帶給豐臺區金融業的問題是相當大的,在這種危機的背景下如何對金融業進行有效的調整和提出有效的措施,將是至關重要的。
二、金融危機對豐臺區第三產業的影響
目前,金融危機對豐臺區經濟直接影響不大,但間接影響已逐漸顯現,特別是通過金融傳染機制和預期傳染機制對豐臺區的實體經濟的影響正在不斷加深。2008年至今,豐臺區第三產業總體運行平穩,批發和零售、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察等重點行業帶動作用明顯。但受金融海嘯、房地產市場低迷的影響,總體收入增速比上半年有所回落。
2007年三季度,規模以上第三產業單位已達1 670家。實現營業收入1 165.6億元,同比增長8.9%,比上半年回落5.2個百分點;總資產達4 540.4億元,同比增長15.1%;
從重點行業來看,批發和零售業、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察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實現營業收入位居前三,分別實現439.6億元、343億元和118.8億元,三行業實現收入占第三產業的77.3%;同時,批發和零售業、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察業營業收入分別比上年增長24.6%和41.2%,拉動第三產業增長17.5個百分點。
從行業內部看,批發和零售業收入的增長主要是銷售汽車的拉動。銷售新車實現的銷售額113.3億元,同比增長34.7%。
與此同時,受金融海嘯、房地產市場低迷影響,2007年第三季度金融業和房地產業的收入均出現下滑。金融業實現營業收入28.4億元,同比下降81.0%;房地產實現營業收入63億元,同比下降18.2%。
從現代服務業與傳統服務業的分組來看,現代服務業企業有899家,占53.8%;實現營業收入573.9億元,受金融業和房地產業影響同比下降2.3%;實現利潤81.8億元,同比下降9.9%。傳統服務業企業有771家,實現營業收入591.7億元,同比增長22.4%。
從上述分析看出,全區第三產業的主導行業是批發和零售業、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察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盡管第三產業總體保持了平穩增長態勢,但是金融業和房地產業的走勢也非常值得關注。
三、豐臺區第三產業發展的對策
為了應對金融危機,并保持第三產業持續協調發展,筆者提出以下對策。
(一)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
政府要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優勢,采取各種形式引導企業和員工堅定信心,共渡難關,要激發企業和員工的智慧,為經濟發展獻計獻策。要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妥善處理儲蓄和消費的關系,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處理好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發展的關系。
(二)依靠商業、服務業來化解房地產業的低迷
2008年,豐臺區商業服務業完成稅收13.8億元,增長26%,商業服務業的增長速度超出全區平均增長10個百分點。2009年,豐臺區政府要求保證稅收增長10%,那就是1.4億元。商務部門在推動行業發展、引進品牌企業方面的作用將更加突出,而有著強勁勢頭的商業服務業已成為拉動豐臺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1月份,豐臺區的社會消費品零售額達57.1億元,同比增長33.7%,遠高于北京市的平均水平。
(三)以加大對農村投入、擴大消費來解決金融業問題
筆者認為,金融業的問題關鍵在于“法治”,處理好監管與創新的關系,金融監管要始終與金融創新的步伐相適應。進一步完善金融立法,維護金融安全。當前,金融問題的核心是流動性過剩的問題,解決流動性過剩問題要堅持“市場為主、各方聯動、化多為少、化少為多、標本兼治、綜合解決”的思路。“化多為少,化少為多”是指將城市的過剩流動性引向農村和小企業,因此,加大對農村的投入,建立市場與政府扶持相結合的區域金融資源配置體系,通過配套的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引導資金流入農村。
豐臺區的各類社會階層屬于不同的消費階層,基本上有三類消費階層:第一,溫飽型階層;第二,小康型階層;第三,富裕型階層。第一階層主要解決吃、穿的需求,豐臺區已基本解決。第二層的主要問題住、行,也基本解決。而第三層在前兩個消費層次的基礎上,解決教育、醫療、旅游、健身、文化藝術乃至自我實現等方面的需求卻遠未解決。因此具體建議如下:
豐臺區社會文化相對落后的城區功能定位比較模糊,但有自己的優勢,即發展空間比較廣闊。豐臺區具有新城區的顯著特點,但是配套建設跟不上城市發展的速度,環境衛生、社區安全、群眾文化等方面都與其他城區存在著距離。改善居住環境和社區景觀尤其是改善人文環境,對推動城市發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良好的形象會為豐臺區帶來適宜的投資者。因此,必須加大基礎設施投資力度,推進新城建設,加快教育、醫療、旅游的投資;完善社會福利事業,將過剩的流動性資金通過財政轉移方式用于全民醫療、教育、低保等社會公共產品的投資。
參考文獻:
[1] 北京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北京統計年鑒2008[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8.
[2] 北京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北京統計年鑒2007[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7.
[3] 北京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北京統計年鑒2006[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6.
[4] 北京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北京區域統計年鑒2008[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8.
[5] 北京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北京區域統計年鑒2007[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7.
[6] 北京市豐臺區政府.關于豐臺區2007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0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 http://www.bjft.gov.cn/zjfj/jjgk/shownews.html?834?經濟概況.2008-04-03.
[7] 北京市豐臺區人民政府.城八區主要經濟指標對比.http://www.bjstats.gov.cn/zjft/jjgk/shownews.html?829?經濟概況.2008-09-04.
[8] 北京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北京市200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http://www.bjstats.gov.cn/xwgb/tjgb/ndgb/200902/t20090209_136443.htm.2009-01-10.
[9] 胡蘭.“筑巢”與“引鳳”的辯證法——訪中關村科技園區豐臺園管委會主任孔令斌[J].中國高新區,2007,(10).
[10] 黃荔.堅持科學發展打造靚麗豐臺——訪北京市豐臺區市政管委主任王建斌[J].城市管理與科技,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