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國有企業主管的主要目標,就是要吸引最聰明、最具活力、最積極、最具想象力以及有最高從業道德的經理人組成管理團隊。企業要永葆經營活力,必須擁有一個時時充滿活力不斷成長與發展的組織,必須要要建立符合企業實際的文化發展規劃、完善的信息管理平臺、和諧的人文關系,妥善處理勞資關系,促進企業和諧發展。
關鍵詞:企業文化規劃;勞資關系;企業和諧發展
中圖分類號:C931.3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35-0020-02
為應對國際金融風波對我國經濟造成的影響,黨中央、國務院提出了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方針和目標,制定了振興行業發展的十大規劃,以及擴大內需的行動部署,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是,面對國際形勢的風云變幻,人民幣升值壓力增大,通貨膨脹預期明顯,節能減排任務繁重,就業壓力增加,企業競爭異常激烈,使國有企業發展面臨著全新的機遇和挑戰。筆者認為,應該堅定信念,增強責任,冷靜決策,集思廣益,把握機遇,改革制度,規范運作。具體而言,應該在以下幾個方面加以突破和改進。
一、制定和落實企業文化建設規劃,搞好企業軟硬環境建設
強化企業文化建設,是中國先進文化建設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它直接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提供思想保障和精神食糧。世界企業的發展已從以往的產品和技術競爭的層面,演進到文化競爭的更高層次,企業文化建設被舉世公認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主要支柱之一。
(一)制定切合實際的企業文化建設規劃
要搞好企業文化建設,必須充分發揮企業黨組織的牽頭作用,根據國家和省政府關于發展國有企業的戰略部署,組織工、青、婦開展企業文化建設調研,充分征集各方的意見和建議,編制企業文化調研報告和建設方案,充分征集各方的意見和建議,編好企業文化建設發展規劃,提出年度實施計劃。制定規劃和計劃,要注重完善一系列具體制度和措施。要從遠景管理、團隊管理、作風管理、品牌管理、營銷管理、環境管理等方面,提出任務、目標、具體要求和獎懲措施,以推動企業文化建設規劃落到實處。
(二)開展企業文化建設要體現主人翁精神
建設企業文化要被企業全體員工所感知,能參與,從而迸發激情,積極培養企業就是我的家的理念,做到企業員工真正擁有知情權、話語權、民主權、建議權。企業員工的知情權要體現在企業的生產經營決策、內部控制管理、獎罰制度措施、任務目標落實等,都能公開透明民主運作,使企業廣大員工都能做到心中有數,知道底細;企業員工的話語權主要是體現企業的員工要能夠向組織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并且能夠得到充分尊重;企業員工的民主權主要是企業民主的可操作性,要在真正意義上獲得對企業權力人員有選舉的權力;建議權的意義在于,沒有良好的建議機制,企業就不會充滿生機,有建議才能出現不斷創新。企業要通過以上“四權”建設,來激發廣大員工的主人翁精神,推動企業向更高目標發展。
(三)企業文化建設要有以人為本的思想
以人為本是黨中央提出的科學發展觀的基點。在企業文化建設中,最重要的是企業領導班子要有以人為本的思想,通過企業領導以人為本的言行,來帶動企業各方組織樹立尊重人格和尊重勞動的理念,充分調動企業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同時,要通過企業工會、共青團、婦委會等組織不斷樹立本企業的文化精神,以企業發展作為員工自己發展的契機,樹立只有企業發展了才有員工個人發展機會的意識,人人以為企業作奉獻為榮,激勵拼勁,獎勤罰懶,樹立奉獻精神,鼓勵開拓創新,發揮每個人的聰明才智,使企業形成凝聚力、戰斗力,真正為企業可持續發展鋪平道路。
二、建立企業信息化管理平臺,促進企業和諧發展
企業和諧要以制度建設為基礎,以科學技術手段為平臺。有了制度要堅持貫徹執行才能使管理出成效,貫徹執行要以現代化信息管理系統為依托,使制度有效執行成為必不可少的程序,這樣,良好制度的執行才能得到保證。
信息化管理平臺是指在員工中普遍運用計算機系統,健全企業財務管理、業務開發管理、辦公自動化管理等,各個板塊形成一體化程序化運作,使整個企業管理系統化、規范化。當然,要使每個員工都能在本職崗位上掌握系統管理知識,還需一個艱苦學習、培訓的過程。使用系統時要通過管理者同員工的不斷磨合,真正使系統管理起作用,避免人為操作,減少不必要扯皮,解決拖延時間和有責不負的問題,促進工作進度和提高工作效率。在整個使用過程中,企業領導者應引領全體員工,奮發學習,努力掌握,艱苦鍛煉,弄懂應用程序,同時為企業發展走上現代化管理道路獻計獻策。這樣,可以從根本上促進企業管理上臺階,質量上檔次,素質上水平,從而促進了企業和諧發展。
三、要提高統籌協調能力,妥善處理企業勞資關系
企業要能做到統籌協調各方,就能儲備企業不斷發展的條件。企業是一個組織,也是社會大家庭的一員,要很好地兼顧不同群體、不同方面的利益,要貫徹互惠互利的原則,妥善處理協調好各方面的關系。重點要建立以下三個方面的機制。(一)要大力推進勞動合同制,規范勞動用工
勞動法要求用人單位要與勞動者依法簽訂勞動合同和集體合同,為建立現代企業用工制度,實現勞動關系法制化、契約化創造條件,使企業的勞動用工從無序到有序,從不規范向規范發展,最終實現企業勞動關系調整的法制化、規范化。
(二)妥善處理企業勞資關系,調解勞動爭議
關心員工個性發展、員工生活、員工愿望,幫助員工設計職業發展生涯,使員工在企業中更加努力奮進,倍感企業大家庭的溫暖。
全方位、不同角度地關心員工生活,想員工之所想,急員工之所急,把企業命脈與全體員工緊密相連。做到從機制上時刻不忘了解每一位員工家庭狀況、文化需求、生活理念,真正了解每位員工的奮斗目標,并能結合企業隊伍狀況和企業工作需求,合理安排工作崗位,不斷推進“員工人往高處走”。員工家庭有困難,應結合崗位給予支持幫助。同時,讓周圍員工互相幫助,減少忌妒心理,一視同仁,使企業形成一個目標一致奮斗的集體,真正形成有競爭力的市場主體。
完善勞動爭議調解機制。調解勞動爭議,是企業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涉及縱橫關系,切不可掉以輕心。首先,要做好勞動爭議研究,要做到有把握,有預見性,抓住苗頭性,能夠使化解矛盾工作及時到位;其次,要以勞動法為依據,并通過貫徹勞動法加強協調與溝通,建立穩定協調的企業勞動關系,規范各方行為,增進各方合作,共謀企業發展。
(三)健全企業職工社會保障制度
要堅持做到一要吃飯、二要建設相結合,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相結合,并以勞動法、公司法等國家法律、法規為準繩,從企業實際情況出發,加快職工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企業不論是實行新人新辦法,還是實行老人老辦法,都要使職工能夠享受到國家法律規定的各種社會保障權利,并使工資支付的有關規定在企業得到很好的落實。
四、堅持“三重一大”制度,搞好企業廉政建設
一個企業能否和諧廉政,關鍵看班子,班子團結和諧與否,關鍵看班子一把手是否能真正落實“三重一大”制度。國家國資委出臺“三重一大”制度:重大事項、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項目安排、大額度資金使用,都要通過一定程序和要求辦理。這“三重一大”制度是針對領導干部行使權力而設置的一項重要監督措施,它強調了監督的重點對象,突出了監督的關鍵環節,抓住了監督的重要部位。圍繞“三重一大”這個權力運行的重要源頭設卡布防,是預防權力腐敗的一項治本之策,是保證黨的各項路線方針政策在企業貫徹落實的有效措施。因此,企業貫徹好“三重一大”制度是企業廉政和諧發展的重要保證。凡重大事項按照企業民主決策程序集體研究,這樣就能吸收班子成員集體智慧,減少分管領導之間不必要的誤會或摩擦。同時,集體做出的決策,有利于企業內部統籌落實,統一思想,減少中間環節,提高貫徹效益。班子帶頭了,企業中層干部和所屬各單位也會學習效仿,這樣有利于疏通每個決策的貫徹通道,有利于決策落到實處。
領導以身作則,力量是無窮的。領導班子帶頭執行制度,一切就會迎刃而解。所以國家十分重視企業領導班子建設,出臺了《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領導人員廉潔自律若干規定》,來規范企業領導者的行為。“公生明,廉生威”。領導干部要做到廉潔奉公,就要時刻不忘改造世界觀,不貪不占、兩袖清風、潔身端行,只有這樣,才會贏得職工群眾的尊崇。總之,領導干部要從我做起,嚴格自律,自覺抵制各種腐蝕現象,做到言必行,行必果,樹立自己的權威,振奮干部職工的士氣。
要進一步激活國有企業發展活力還有很多課題需要探索研究,應該走實踐出真知的道路。要走這條道路,必須要有三個前提條件:第一,企業的一把手,要有真才實干的能力和知識。市場如戰場,沒有一流的決策指揮和協調管理的才能,是無法促進企業發展的。第二,企業干部和中層干部要有突出的責任心和事業心。沒有突出的責任心和事業心的領導,不夠格當企業的帶頭人,否則,就是順水推舟,讓舟擱淺,毀掉企業。第三,企業領導要選光明磊落之人,成為企業公道文明之師,使廣大干部職工心服口服,從而激發干勁,才能合力推進企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周三多.管理學[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
[2] 鷹騰咨詢.文化道[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10.
[3] 楊志.企業信息管理[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1.
[4] 王樺宇.人力資源管理實用必備工具箱[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