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日本,有經營之圣之稱的稻盛和夫篤信佛教,當別人問起經營成功的秘訣時,他說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心相要正。
什么是心相昵?心相是一個佛家用語。當年蘇東坡曾與好友佛印開玩笑,說你看我坐禪的樣子像什么?佛印說像一尊高貴的佛。佛印反問蘇東坡,蘇東坡說我看你像一堆牛糞。佛印沒有說話。回到家,蘇東坡洋洋得意地把這番對話說給蘇小妹聽,蘇小妹說,佛印是出家人,說的是心相,人家心中有佛,所以看你如佛;而你心中有糞,所以看人如糞,你有什么好得意的呢?心相其實就是內心對外在世界的投射。稻盛和夫懂得心相的道理,是因為他年輕時經歷的一件事。
13歲那年,他的叔父得了肺結核,在那個年代,這是一種能致命的病。心存疑懼的他不僅沒有去承擔照顧叔父的責任,反而在每次走過叔父的房間時都要緊緊捂著鼻子,唯恐會傳染給自己,只有父親和哥哥時時守護在叔父的身邊。然而最終的結果卻是,父親和哥哥安然無恙,他卻沒能逃過這一關。
躺在病床上的稻盛和夫百無聊賴,好心的鄰居大嬸送給他一本書,是日本教育家谷日雅春寫的《生命的真諦》,書中的一句話讓他極為震撼:“我們內心有一塊吸引災難的磁石,生病是因為有一顆吸引疾病的羸弱的心。”這使他領悟到,“心相”就是現實,正是自己的心念呈現為一種病態,所以“消極思考的內心吸引了消極的現實”。頓悟心相秘密之后,稻盛和夫的人生實現了徹底的轉變,他把這種人生哲學引入到經營之中,成為一種屢試不爽的常勝之道。
1994年,日本開放電信業,取消了此前的各種限制,但這一行業高額的投入以及長期壟斷所形成的壁壘,讓勢單力薄的民營資本望而卻步。在所有人眼里,進軍這一領域差不多等于找死。稻盛和夫卻頂住了各種壓力,成立第二電電公司(DDI)。促成他做出這個驚人決定的原因,不是看到了電信業的巨大利潤,而是看到美國通訊費用非常低廉,而日本國民卻負擔著十分昂貴的費用,他覺得有責任改變這種狀況。這可不是一時頭腦發熱才有的想法,因為幾乎有半年的時間,稻盛和夫每天晚上都要靜下心來,捫心自問,如果這樣做,究竟有沒有私心在里邊,經過不斷的思索,他肯定了內心的想法,并做出了投資的決定。
世界上真正長久的成功,需要的不是攻城掠地的謀略,而是從內心出發,真心誠意。一個人的心對了,世界就對了,路也就不會錯。
(摘自《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