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美,做3D也要做產業鏈
曾經一度沉寂的星美集團最近動作頻頻。在3D電影領域,不同于其他很多公司用個別項目試水,星美的3D戰略顯現了一定的產業完整性。集團主席覃宏表示,在3D領域的全產業鏈布局是集團未來整體戰略的一部分。
今年上海電影節的3D主題論壇,覃宏透露星美正計劃與法國一家主要的電影公司合拍一部3D動畫片,成本達到3000萬歐元。這個消息甚至影響到了星美在香港的上市公司星美國際的股價,以致于后者特意在6月21日向股東發布了澄清公告,表示該項合作仍在商談之中,尚未正式簽約,星美也只是投資者之一。
對于此次事件,覃宏稱“是一個技術型失誤”,“香港那邊是上市公司,必須很嚴格很謹慎,畢竟還沒有最終簽約。”不過談到合拍的實際進展,覃宏表示星美與法國的合作方百代(Pathé)其實“所有的東西基本都談完了,不出意外這兩天就要簽約”。此次星美參與投資的比例達到了30%,星美將分享項目的著作權。這部3D合拍動畫片計劃兩年后上映,星美“不僅擁有影片未來在大中華地區和東南亞的全部版權,同時也會參與收入的全球分賬——不僅是票房,還包括相關衍生產品收益”。
星美在3D領域的計劃遠不僅僅是投資一部電影。覃宏在《阿凡達》上映前就意識到3D是大勢所趨,星美為3D制定的發展戰略也覆蓋了整條產業鏈。
終端方面,4月,星美回收了位于北京、上海、成都等票房重鎮的12家多廳影院,其中除了成都星美沙河國際影城外,其余影院均有3D放映設備。此外,還搭配了比較適合3D市場的IMAX,“我們最近剛買了兩塊IMAX,其中一塊將是上海最大的銀幕,《唐山大地震》上映前就會裝好;此外我們計劃明年在北京亞運村新開一家2000人的影院,其中也有一塊IMAX銀幕。”覃宏表示未來集團還將進一步加大影院建設的力度,“今年計劃新增100塊銀幕,階段性的目標是在兩年內至少新建50家影院、350塊銀幕,”新建影院基本都會配備3D放映設備。
另一方面,面對涉足3D面臨的技術瓶頸,星美也在尋找對策。
4月,集團宣布以454萬美元的價格,收購澳大利亞特效公司Proton。這是一家有著20多年歷史的資深特效企業,此前曾參與《超人歸來》(Superman Returns)、《納尼亞3:黎明踏浪號》(The Chronicles of Narnia: The Voyage of the Dawn)等好萊塢大片的制作。覃宏表示這樁收購也有在3D布局方面的考慮——建立自己的3D技術團隊。覃宏表示Photon和星美的一些技術力量將參與此次與法國的電影合拍,接一部分分包任務,“我們在項目中的投資就包括技術投入部分。”
星美正在計劃與Photon在內地成立一家新的合資公司,并結合集團下屬的飛騰影視基地及相關資源開辦學校,在內地開展3D及電影特效人才的專業培訓。覃宏認為技術和設備的問題只是暫時的,關鍵在于專業人才的培養,星美做3D培訓的獨特優勢就在于集團的全產業鏈戰略,“我們有專家也有項目,比別人的成本還低——因為我們自己有場地。”目前飛騰基地正在籌備再建3個新的特技大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