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林權抵押貸款以來,各家金融積極參與推廣,有效促進了“三農”的發展,改善了農村的融資環境。在施行過程中,人行浮梁縣支行學習探索,形成了一套林權抵押貸款的有效模式。同時,實踐中林權抵押貸款也存在各種問題,亟待解決。
[關鍵詞] 林權抵押貸款 “三農” 模式
浮梁縣是全省七個林業產權制度改革試點縣之一,全縣森林覆蓋率達到79.2℅,素有“八分山水一分田”之稱。林業資源作為浮梁縣最為豐富的資源,如何充分利用林業資源,對于浮梁的經濟發展至關重要。推進林權抵押貸款,作為金融產品服務方式創新試點工作一個突破口,是貫徹國家支持林業發展的措施之一,也為浮梁農村經濟發展注入了資金,支持了當地“三農”的發展。截止2010年6月,浮梁縣共辦理林權抵押貸款383筆,抵押林權面積77520畝,實際抵押貸款金額9326萬元,林權抵押貸款在當地得到深入的開展。
一、林權抵押貸款的主要模式
1.政策性貸款模式。這種模式通過政府自己的擔保,解決林農和中小林企貸款難的問題。主要有國家開發銀行和農業發展銀行進行貸款,方式包括與當地農村信用社合作發放貸款和自主選擇項目、自主審貸、自主發放貸款。景德鎮市農業發展銀行曾于07年對浮梁縣林業企業發放400萬元貸款。
2.林權直接抵押貸款模式。林農以《林權證》為抵押,向金融機構申請貸款。在對林權價值進行評估以后,林農以其森林資源資產評估書與金融機構簽訂貸款合同,并將有關資料送林權登記管理中心,經過林權登記管理中心的審核后,發放林權他項證明,金融機構在收到他項證明以后發放貸款。
3.擔保貸款模式。擔保貸款模式包括擔保公司擔保貸款和森林資源收儲中心擔保貸款。在林農向金融機構申請貸款時,擔保公司以其資信向金融機構提供擔保。同時,林農以其《林權證》向專業擔保公司提供反擔保,一旦貸款到期,借款人未及時還款,擔保公司須承擔還款責任,擔保公司在承擔還款責任,可以處理根據反擔保協議“林權證”下的林木。森林資源收儲中心擔保貸款是由縣森林資源收儲中心為借款人提供擔保而發放的貸款。
二、林權抵押貸款在實踐中遇到的問題
1.缺乏專業林權評估機構,林權價值評估難。成立專業的森林資源資產評估機構,規范、科學的開展森林資源資產評估,以確定林權的真正價值,是確定貸款金額的重要依據。目前,浮梁縣尚無有資質的林權評估機構,無論林權交易還是抵押貸款,無論交易金額的大小,都是由景德鎮市市級會計事務所去評估,這樣既增加了林農負擔,也造成了林權價值評估不夠準確,低值高估造成抵押物不足值,從而給銀行帶來損失的隱患。
2.林權資產管理難,抵押林木受損風險大。林業投資的風險不確定性使林權資產風險難以控制,如發生火災,自然災害,自然災害風險。林權抵押中產權和實體相分離,容易出現監管漏洞,如林農在其林權證被抵押的情況下,發生私自砍伐和引起火災等損害抵押物的行為不易被監管。銀行沒有專業的農技維護人員,在發生病蟲災害后林木損失嚴重。上述情況的存在,容易造成抵押物價值的縮水,造成金融機構辦理林權抵押貸款的積極性不高。
3.林權執行困難,林權流轉市場不健全。當借款人不能到期還款時,金融機構面臨著兩種選擇:一是對林木進行砍伐,行使其到期抵押物執行權。二是通過林權流轉市場,將林木轉讓于第三人。而林木作為一種森林資源,國家對其實行了較為嚴格的采伐政策,林木的采伐需要林業主管部門頒發的采伐證和出讓證等。以浮梁縣為例,天然闊葉林占林地總面積的78℅,而我省天然闊葉林禁伐,直接影響到對抵押物的執行。對于林權流轉,實際中也遇到很多困難,林權具有明顯的資產專用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交易的范圍,只能在專業的林權流轉中心進行交易,期間需要一系列手續和較長的時間,并且由于信息的不對稱,林權流轉市場的影響力有限,造成林權流轉困難。
三、進一步推進林權抵押貸款的政策建議
1.建立規范公正的林權評估機構,降低貸款抵押比例。林權價值是確定貸款金額的重要依據,林權作為特殊的交易商品,其價值特性需要專業技術機構及人才評估。要求建立專業公正的林權評估機構,規范、科學的進行森林資源資產評估,同時加強林業專業評估人才的培養。金融機構對事前評估存在公正性和權威性的擔心,如將林權的評估價值超出其實際價值,金融機構可以采取降低林權抵押貸款的比例的措施,如將貸款抵押率控制在30℅以內。
2.加強對抵押物的監控,引進林業保險。為加強對抵押物的管理,可以采取經常與抵押物所在地的居民或者村委會聯系的方式,掌握第一手信息,重點防范抵押人將已設定的林權再次抵押、轉讓、饋贈等,對提供重要信息來源者進行獎勵。加快建立林業保險制度,一是需要引導保險公司以林農需求為導向,因地制宜開發新產品,擴大保險責任范圍,滿足林農保險需求。并加大對林農的宣傳力度,鼓勵和引導散戶林農、小型林業經營者主動參與森林保險,提高林農參保率和森林保險覆蓋率。二是開展林業政策性保險業務。林業有很強的正外部性,即使有小部分林農的林業出現問題,都會給社會造成損失。因此,除了引導大的林農林企主動參與保險外,還應對小的林農開展政策性保險。
3.成立林權擔保中心,建立健全規范林權流轉市場。一是引導、鼓勵建立規范化的商業性林業擔保公司,并加以扶持,可以采取無償提供開辦費,減免一切稅費,按照擔保額度給予經濟補償等,并對擔保公司形成的擔保基金損失給予一定比例財政撥出專款給予壞帳補貼。二是鼓勵各級財政出資建立專業的林業信用擔保機構,積極拓展符合林業特點的擔保業務。可由林業部門牽頭出資,林農和林業企業參股,采取市場化運作方式,建立專業化林權信用擔保公司。
浮梁縣林權交易中心成立以來,進場公開交易的林權66宗,面積61539畝,交易額5786萬元。林權交易中心在林權流轉方面發揮了一定作用,但仍有進一步發揮作用的空間。可以通過擴大宣傳,增進效率的方式,進一步增強林權交易中心在林權交易中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劉振海 肖化軍:發展農村林權抵押貸款的實證分析.中國金融,20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