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物聯網作為繼計算機、互聯網之后世界信息產業發展的第三次浪潮,它無疑將帶來商業的革新,尤其是零售業,就如同當年條形碼技術的出現,必定給零售業帶來巨大的變革及深遠的影響。本文主要分析物聯網給零售業帶來的變革,并指出了物聯網技術在零售業的全面應用還將面臨一些挑戰。
[關鍵詞] 物聯網 零售業 變革 挑戰
一、物聯網簡介
隨著2009年8月溫家寶總理視察完中科院無錫微納傳感網工程技術研發中心,并提出盡快建立中國的傳感信息中心后,物聯網概念在中國持續升溫。所謂的物聯網,是通過射頻識別(RFID)、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信息傳感設備,把所有物品與互聯網連接起來,進行信息交換和通訊,以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物聯網于1999年提出的,被稱為繼計算機、互聯網之后世界信息產業發展的第三次浪潮。
物聯網主要是利用RFID技術讓物品“開口說話”,在RFID標簽中存儲著規范而具有互用性的信息,通過無線數據通信網絡把它們自動采集到中央信息系統,實現物品(商品)的識別,進而通過開放性的計算機網絡實現信息交換和共享,實現對物品的“透明”管理。物聯網的技術革新無疑將帶來商業的革新,尤其是零售業,就如同當年商品條形碼的出現,給零售業帶來了一場巨大的革命,大大提高了零售業的經營效率,同樣,此輪物聯網技術革命的到來,必定會給零售業帶來巨大的變革及深遠的影響。
二、物聯網對零售業的變革
全球最大的商業帝國沃爾瑪以及歐洲最為重要的零售商麥德龍,幾年前就開始使用物聯網的技術之一RFID技術,在RFID技術上花費了巨額資金,成為全球RFID革命的推動引擎。物聯網的技術對零售業的變革主要體現在三點:一是全面感知,二是可靠傳遞,三是智能處理。這也是物聯網所具有的三個特點。 物聯網將引發了零售業新一輪變革,體現在以下三方面:
1.在流通環節上,實現流通環節的智能化及自動化
首先,去超市買東西,只需手拿一部集成嵌入式芯片的手機,利用無線通信功能,手機便可與商品上的RFID芯片進行數據通信,由此我們可以知道該商品的生產產地、生產日期、產品成分、商品價格、物流途徑等信息,比如去超市買牛肉,只要用手機里的讀卡器讀一下牛肉上的RFID芯片,就可以知道所購買的牛肉的產地,吃什么飼料長大的等等信息。 其次,當最后埋單結算的時候,只要顧客推著購物車通過收銀系統時(諸如一個門禁),這時RFID讀取器在瞬間已經識別出所有商品的數量和價格,并通過銀行轉賬系統自動進行了轉賬,完成了商品的結算,這時的手機類似于商場結算的POS機。在這個過程中不再需要收銀員,相比于用條形碼來收費的速度大大提高了。 最后,商場能通過會員識別傳感器,和會員身上集成嵌入式芯片的電子設備進行通信,可以全面的收集到會員信息,諸如購物時間、產品喜好、商品價位、意見反饋等。
2.影響零售業物流供應鏈,實現物流可視化
RFID技術是一種物流供應鏈的管理技術手段,零售商目前也主要將RFID應用于倉儲物流供應鏈管理上,其對零售業物流供應鏈的影響,最主要的在于能降低供應鏈上的存貨量,由于RFID技術能利用無線電波,非接觸式、遠距離、動態多目標大批量同時傳送識別信息,實現真正的“一物一碼”,能迅速進行物品的追蹤和數據的交換,這樣可以減少跟蹤過程中的人工操作,節省大量的人力,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同時,物聯網技術在零售物流供應鏈環節的應用,可以隨時向企業報告貨物停留位置、是否已經報關等信息,而且通過智能傳感器可以實時的監控出周圍環境的濕度、溫度、貨物狀態、食品污染等更為細節的信息,這些信息通過互聯網傳輸給數據中心,實現完全的物流可視化。
3.采用RFID技術可以解決零售業兩大難題,即商品斷貨和損耗
零售業存在兩個最大的難題就是商品斷貨和損耗。數據顯示全球零售訂貨時間一般為6~10個月,這么長的時間,有時會使零售商因為沒有合適的庫存產品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造成斷貨而錯失交易遭受巨額的損失;或者使供應商在供應鏈上的商品庫存積壓太多而造成損失。而物聯網技術的出現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它能夠將商品的一些固態指標,直接存儲到標簽中,如實時而動的動態指標庫存分析、客戶行為分析等數據,就可以經過傳感器的實時探測,經過網絡傳輸到數據中心。有了這些及時動態的數據就能更好的解決商品斷貨和損耗的問題。
三、物聯網給零售業帶來的挑戰
物聯網技術無疑給零售業帶來了巨大的變革,大大提高了零售業的經營效率,但是縱觀我國物聯網產業的發展現狀與趨勢,可謂挑戰頗多。
首先物聯網技術還不是特別成熟,缺乏統一的標準,由于物聯網是借助互聯網,利用傳感器、計算機等移動終端把物物進行互聯的一個盤大的信息通訊網絡,所以需要統一的規范標準。其次是成本問題,作為傳統行業的零售業必然要考慮到物聯網這種新興技術的應用的可操控性和它的成本,價格仍然是RFID面對零售業難以逾越的一道坎。每一張RFID標簽都有成本,這些標簽的成本到底由誰來承擔,是零售商,還是供應商,終究是個問題。沃爾瑪把這個問題強制拋給了供應商,但不是所有的零售商都有沃爾瑪那樣強勢。所以這么高的成本,對于中國零售業是否有勇氣嘗試還是個未知數。 再者,物聯網在實現物物交互的同時會涉及到一些私人的數據,而這可能會帶來一些隱私及人權問題等社會問題,如何規避是物聯網技術應用過程中必須考慮的問題。
參考文獻:
[1]物聯網RFID對未來零售業的影響分析,來源:RFID射頻快報 2010-8
[2]朱 帥研究分析:物聯網對未來零售業的影響 中國B2B研究中心 2010-8
[3]物聯網影響零售業物流供應鏈分析來源:物流天下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