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并購作為企業資本運營的重要方式,正日益得到世人的關注。在企業并購中,資金是決定并購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之一,融資是并購策略中重要的內容,同時也是并購策略的關鍵步驟之一。因此,對企業并購融資問題進行探討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 企業并購 融資 并購融資策略
并購包括兼并和收購兩層含義,是指一個企業(收購企業)通過股權或資產的購買取得另一正在營運中的企業(目標企業)的控制權或一個企業(兼并方)兼并另一家企業(被兼并方)使后者失去法人地位或改變法人的實體行為。并購融資,顧名思義即為完成企業并購而融通資金。企業并購需要大量的現金,現實經濟活動中的企業并購資金來源和資金運用存在密切的聯系。根據前文闡述的融資定義,本文著重從并購資金來源的角度,即從貨幣資金、債權、股權的角度來討論企業并購融資。
并購融資策略是指通過科學的規劃設計,依托風險控制,減少融資障礙,根據并購企業自身的利益要求和并購目標的情況,確定并購融資規模和期限,選擇合適的并購支付組合方式,制定融資策略,以實現低成本并購。
一、影響并購融資策略的因素
并購融資作為一項特殊的企業行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不僅受企業微觀環境的影響,而且受到國家宏觀環境的制約。由于宏觀因素是企業不可能改變的,所以本文只重點論述微觀因素。影響企業并購融資策略的因素可以概括為:并購動機、并購支付方式和企業資本結構的影響等。
1.并購動機。根據現代金融理論,企業并購的動機可以是多樣化的,但最終歸結到兩個方面,一個是從股東利益決策,一個是從企業管理層決策。管理層進行并購帶有明顯的工作保障動機,體現在:(1)分散風險;(2)管理層可以借機獲得股東的信任;(3)避免惡意收購。另一方面也是同時保證雙方在并購后在納斯達克與香港同為上市公司的一個最佳的資本運作方法。
2.并購支付方式。并購支付方式與并購融資密切相關。由并購的一般程序可知,并購支付方式的確定是企業并購融資的前一道程序,不同的并購支付方式直接影響著企業的并購融資策略。當企業采用現金支付方式時,并購方企業安排的融資均是以獲得現金為目的。當企業采用股票收購方式時,要在權衡普通股、優先股等權益融資方式利弊的基礎上做出科學的判斷,股票收購方式會帶來權益融資中普遍存在的股權價值稀釋,這也是企業并購融資中必須審慎對待的問題。
3.企業資本結構的影響。企業的資本結構反映了企業權益資本與長期負債之間的關系,它決定了企業進一步融資做出策略的方向。企業可根據自身的資本結構狀況,選擇合適的融資方式和期限結構。譬如,當企業資產負債率水平比較高時,企業應盡可能采取權益性等不增加企業負債的融資方式;如果企業自有資金比較充裕,則自有資金的融資方式應成為首選。當然,資本結構對并購融資的影響不僅體現在并購前融資方式的判斷上,還體現在并購融資策略的指導上。根據相關理論,企業存在最優資本結構,企業并購融資策略應受到最優資本結構的約束。
二、我國企業并購融資策略的選擇
受到各種融資渠道、融資規模的限制,企業并購很有可能采用多種融資方式的組合。但是,我們應該注意到,面對具體的并購案例并不存在一成不變的融資規律。因此,在做并購融資策略時,必須考慮并購企業和目標企業的實際情況,并結合其做出這一融資策略可能產生的市場預期帶來的影響,綜合判斷做出滿意的融資策略。
1.內源融資。這種策略的優點,一是不增加企業的財務負擔,財務風險小;二是在信息不對稱條件下,不會向市場傳遞不利于企業價值的影響因素;三是融資阻力小、保密性好、不必支付發行成本、為企業保留更多的借款能力。因此在企業并購策略中,應盡可能合理的從企業內部籌集并購支付所需的資金。目前國內一些大型企業或集團在內部成立財務公司,已初步具備調動自有資金進行收購的能力。
2.發行股票發行股票進行并購融資,具有永久性、無還款期限、不需還本付息等特點,因而融資風險小,對企業來說是很有效的融資策略。
3.以股換股。換股也是企業并購融資策略的一種,其最大的特點在于股權的價值是以對方股權而不是現金的形式體現出來的,可以避免企業并購融資時的巨大資金壓力。換股的關鍵在于依據雙方凈資產值、資產質量以及主營業務的市場前景等因素來確定換股的比例。
4.無償劃撥。這是指政府作為國有資產的代理人,通過行政手段將目標企業產權無償劃轉給并購方的產權重組行為,是產權交易中具有中國特色的操作方式。目前我國企業并購越來越多的是市場行為,政府的無償劃撥現象逐漸減少。該策略的優點是交易成本低、阻力小、速度快、產權整合力度大,并購方往往會享受到當地政府給予的各種優惠政策。缺點是容易出現違背企業意愿的行政性“拉郎配”,從而使并購方背上沉重的包袱。
5.金融機構信貸這是企業并購的一個重要資金來源,金融機構的信貸資金取之于個人儲蓄和單位存款,但因并購貸款與一般的商業貸款相比金額大、償債期長、風險高,所以需要較長的商討時間。一般而言,并購方企業難以自行承擔如此大規模的現金支付,必須借助于銀行短期和長期信貸。在我國現階段制度環境下,針對銀行的短期信貸,并購企業是難以獲得的,而銀行長期信貸在企業并購中主要用于并購完成后的企業整合安排,用于大規模的結構調整和更新改造。
6.杠桿收購。是一種企業金融手段,指企業或是個體利用自己的資產作為債務抵押,收購另一家企業的策略,是一種以小博大、高風險、高收益、高技巧的企業并購方式。其突出特點是,收購方為了進行收購,大規模融資借貸支付大部分交易費用,通常為總購價的70%,甚至是全部。同時,收購方以目標公司資產及未來收益作為借貸抵押,借貸利息將通過被收購公司的未來現金流支付。
三、優化我國企業并購融資方式的策略
我國企業并購多數采用自有資金,而外部融資渠道較窄,這主要是證券市場和金融市場不發達、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限制造成的,對我國企業并購的正常開展產生了極大的阻礙作用。因此,加快并購融資策略的創新和融資環境的改善,成為目前促進我國企業并購成熟發展的重要問題。
1.大力發展金融創新,促進金融工具多樣化
多樣化的融資渠道使得企業在并購支付方式上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靈活選擇,從而獲得最好的資金來源和最低的資金成本。我們應借鑒國際經驗,在發展資本市場的同時謹慎的推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金融工具,如可轉換債券和杠桿收購等。
2.提高金融政策支持力度,開拓并購融資新渠道
(1)商業銀行發放并購貸款。在拓寬企業并購融資渠道上,首先可以考慮鼓勵商業銀行向企業提供并購專項貸款。目前間接融資仍然是我國企業獲取并購資金的主要渠道,在企業財務狀況良好、負債比例較好的前提下,國家可以考慮同意商業銀行在一定程度上向企業提供融資支持,對貸款實行封閉管理,專戶專用。在貸款企業承受能力允許的條件下,給予提供貸款的銀行以利率和償還期限等方面的優惠政策。
(2)加強金融產品創新,豐富并完善并購融資工具。與國外相比,許多國際并購融資中廣泛使用的認股權證、可轉換債券等,在我國并購融資中基本是空白;有些并購融資策略如杠桿收購中的過橋貸款、管理層收購等尚不完善。我們應該加強研究、發展綜合證券并購策略,推動企業并購健康發展。
(3)根據實際情況,在政策上允許各種資金進入并購融資領域。為了推動并購融資的發展,我們要廣開渠道,逐步解除各種政策壁壘,允許各種資金進入并購融資領域。不僅銀行資金可以用于并購融資,在提高監控能力、風險防范水平的前提下,還可以允許證券公司、商業保險金、個人資金、外資等全方位進入并購融資領域。
3.積極培育投資銀行業務
在西方企業并購中,投資銀行作為財務顧問起到了很好的媒介作用。如果沒有這些中介機構向公眾發行股票和債券來融資,僅靠企業自身的資本是很難進行大規模的并購。在我國,直接融資市場起步晚、規模小,間接融資市場仍是我國資本市場的主體。我國開展企業并購,應充分發揮投資銀行等金融機構的中介作用,充分運用投資銀行、證券公司的資本實力、信用優勢和信息資源,為企業并購開創多樣的融資渠道。
4.調整稅收優惠政策,提高并購融資收益
為了鼓勵資金用于并購,各國均出臺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如美國減少民間投資成本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長期堅持減稅政策。我國可以借鑒國外的做法,通過稅收優惠措施鼓勵資金進入并購融資領域。
參考文獻:
[1]姜炳麟 朱廣躍:《淺談信托在我國企業并購融資中的作用》.《商業經濟》,2006年,09期
[2] 邱仁都 史光明 田久才:《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研究》.《合作經濟與科技》,2008年,01期
[3] 段 琳:《我國企業并購的融資渠道及其拓展》.《財會月刊(綜合版)》,2006,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