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萬物存在就有景,景對人來說是視覺的、物質的。景觀對人的行為、心理起著作用,景觀也影響人的情緒,他們是互動的。本文通過分析人的視角,用視覺語言來展示索道景觀藝術視覺營造的重要性與前沿性。
[關鍵詞] 索道 景觀 視景 藝術視覺
景觀的視覺營造是從一個給定的觀察點所能見到的景致。一個絕佳的視景往往就足以成為選址的理由。然而場地一經獲得后,大部分視景的優勢都不能得以充分利用。因此,索道作為生態景觀的一部分,要滿足和達到人的視覺和其他舒適程度,達到人和自然的和諧,并以人為本,這種生態景觀概念是我們的最高境界。
一、索道的特點
旅游是風景名勝區的主要功能,游人進出景區必須要有交通通道,目前各地(尤其是山區)的風景名勝區中旅游者的通道主要有汽車公路、步行盤道、架空索道三種形式。與汽車公路和步行盤道相比,架空索道具有如下特點:
1.對自然地形適應性強,爬坡能力大,能夠適應險峻陡坡,最大坡度可達100%,可直接跨越峽谷、河流等天然障礙,以及動植物保護地。
2.兩端站運距離最短,尤其在地勢險峻條件下,索道線路長度僅為汽車公路的 1/10—1/30,步行盤道的1/2— 1/3。因此可以大大節省游客行程時間。
3.受氣候條件的影響較小,可在雨、雪、霧和小于八級風的惡劣天氣情況下運行。
4.站房配置緊湊,占地面積小,支架占地更少。索道占地通常不足2000平方米,并且距離越長相對占地越少,而公路和盤道的占地則直接與其距離成正比。
5.可按實際地形隨坡就勢架設,無需修筑橋梁、涵洞,不需開挖大量土石方,對地形、地貌及自然環境的破壞小。而且索道建設造成的破壞是可恢復的,但公路和盤道所造成的破壞卻是永久性的。
6.索道一般采用電力驅動,沒有三廢的排放以及噪音的污染,能耗低,一般僅為汽車能耗的 1/10— 1/20左右,節約能源適于風景名勝區對環保和生態的要求。公路和盤道不僅對自然環境形成人為分隔,影響動植物生活、生長,而且汽車的尾氣及其形成的酸雨對區內動植物影響更大。
7. 索道是最安全可靠的運輸方式,且維護簡單,容易實現機械化、自動化操作,勞動定員少。
二、索道的景觀藝術視覺營造
1.藏與露
通常詩詞、繪畫都會以含蓄、曲折、隱晦的手法來追求一種象外之象或弦外之音。在中國傳統的景觀視覺上也往往認為露則淺而藏則深,為忌淺露而求得意境之深邃。盡量避免開門見山,一覽無遺,使其忽隱忽顯,若有若無。根據索道的特點,去營造一種穿越狹長密林,越過湖潭波光,正要抬起眼簾的一剎那,驚奇的發現巨石在腳下,索道越升越高,前方豁然開朗,湖光山色盡收眼底的藝術視覺效果。
2.開放的視景
索道的視覺景觀主要以俯視的視角為主。開放的視景具有外向性,多為平視或俯視景觀,視野廣闊,視線可延伸很遠,令人產生心曠神怡的感覺。
3.步移景異
景觀有動觀與靜觀之分,動觀為游,妙在步移景異;靜觀為賞,奇在風景如畫。動觀變化不斷,遠景可靜靜地賞,近景可慢慢地游。步移景異之奧妙在于景物的自然天成。索道沿途景觀,穿花透樹,看山賞水,景隨步移,美不勝收。
4.終點
終點景物也同樣可以成為觀景點,反向的視景同樣可以提供一種新的和值得一看的視覺體驗。一個終點可以作為幾個視景的焦點,也可全面或部分地加以觀察??赡艿那闆r是選作焦點的事物體積很大,或在為既定視景的合適終點所規劃的區域內顯得有些龐大。這是可以運用在索道站房的終點(起點)上。
三、索道的景觀視覺特征
1.視覺審美理論
審美是景觀和觀賞之間特有的關系,本文中審美的客體是大地景觀,審美的主體是觀賞者,觀賞者通過觀賞大地景觀建立審美關系。
⑴審美關系的實現主要是通過視覺完成。人的一切活動都通過感官與現實溝通,在人類對外界的5種感知中,視覺占87%,聽覺占7%,嗅覺占3.5%,觸覺占1.5%,味覺占1%。景觀視覺的審美過程中,幾乎全部的美感產生于視覺。
⑵觀賞者具有主觀審美需求。觀賞者作為審美的主體具有主觀審美需求,主觀審美需求是指觀賞者在生理條件、社會環境與文化氛圍相互制約的影響下,會產生各種各樣的需求,而審美需求是人類特有的本能之一。
⑶審美關系是自由的。觀賞者在對景觀做出審美評價時是不受任何限制,建立在這種自由的關系的基礎上,觀賞者做出的審美評判能夠反映觀賞者的審美感覺。
2.空間美學
景觀按風景資源類型分為地文景觀、水文景觀、生物景觀、人文景觀及天象景觀五大類。凡是能對旅游者產生吸引力的風景資源和環境要素都可以為景點開發利用,但最終呈現在觀景者眼中的是在一定空間,按照空間美學觀點構成的主題鮮明而完整的畫面,可以是能夠吸引游人的獨立景物,也可以是由多個景觀要素組成的綜合體。
3.移動的運動學
交通格局是任何規劃項目的一項主要功能,它決定了感知或視覺展現的速率、序列和特性。在運動中,人們所看到的一系列的影像合成了一種對實體、空間或場景的不斷延展的視覺印象。因此,人們在運動的時候對于變化是極感興趣,這種變化包括:質地、光線、溫度、氣味、視覺、節律,風景線的延展與收縮,和物體、空間及視線的流動感。
4.形式美
對視覺景觀的形式美要考慮兩個層次。一是外在的層次,即視覺景觀要體現出形式美;二是內在層次,視覺景觀形式要同其內容相和諧、相統一。
四、總結
通過研究索道的景觀藝術視覺營造,配合觀賞點設計過程中的相關理論,明確最佳觀賞點的設計要考慮到索道景觀區域內適合建設觀賞空間的范圍,以達到索道景觀的可持續發展。“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視覺優勢避免了“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遺憾。
參考文獻:
[1] 約翰#8226;O#8226;西蒙茲著.俞孔堅,王志芳,孫鵬譯.景觀設計學——場地規劃與設計手冊[M] 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8.
[2] 金學智:中國園林美學[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
[3] 蔣寧:淺談風景名勝區內旅游索道存在的合理性[J].旅游學刊,2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