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在新稅法下,企業應深刻理解新企業所得稅法的內容,有效規避涉稅風險,積極實施稅收籌劃策略。企業應掌握新所得稅法的內容及稅收籌劃原則,熟悉企業進行稅收籌劃的流程。采取適當的新稅法下企業所得稅籌劃方法,達到減輕稅負的目的。
[關鍵詞] 新稅法 企業所得稅 籌劃原則 籌劃策略
一、引言
當前,我國的市場經濟逐步完善,新企業所得稅法的制定為企業的平等競爭營造了良好的稅收法律環境,其實施會對企業的納稅籌劃帶來影響。企業的所得稅籌劃是指企業納稅人在合法的情況下,運用稅收、法律、財務管理等綜合知識,采取合法的手段減少稅收成本,實現企業利潤的最大化。探究企業所得稅籌劃能夠有效降低其稅收負擔。因此,稅收籌劃成為企業的研究的重點內容之一。
二、 新所得稅法的內容及稅收籌劃原則
1. 變革的主要內容
新企業所得稅法科學地劃定了納稅人,包括企業和獲取收入的經濟組織。新企業所得稅法在稅率方面體現出公平和統一,新稅法將名義稅率確定為25%。這種稅率的確定主要考慮到我國企業、經濟組織的競爭力以及周邊國家稅率水平等綜合因素。新企業所得稅法在稅前扣除辦法和標準方面,對企業實際發生各項支出的扣除政策實施了規范統一,對企業實際工資支出實行據實扣除。同時,對企業實施稅收優惠的政策,其目的是為了降低企業的稅負,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支持。以往實行的地區優惠的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不能夠給企業帶來激勵,抑制了企業的經營發展。為適應當前企業的發展需要,新企業所得稅法采取了“產業優惠為主、區域優惠為輔”的新稅收優惠體系。這樣就能夠執行國家宏觀經濟政策,扶持一些相關產業的發展,對公益事業的發展也起到促進作用。為減少企業的不合理避稅行為,新企業所得稅法做了反避稅條款。
2.新企業所得稅稅收籌劃的原則
(1)可行性原則。企業的稅收籌劃必須依據納稅人的自身情況進行,在執行稅收籌劃方案的流程上,應該是順利獲取會計憑證、調整會計賬項,完成納稅申報表。(2)有效性原則。企業的稅收籌劃需要達到優化稅收、節約稅款的經濟目的。企業所實施的稅收籌劃需要與企業的發展戰略目標相一致,在遇到稅收籌劃與企業發展目標相矛盾時,應以企業的發展戰略為主,調整企業的稅收籌劃。(3)合法性原則。企業實施的稅收籌劃必須遵守國家的法律和法規。企業的稅收籌劃要在稅法范圍內實行,同時要符合國家的財務會計法規和相關的經濟法規,企業稅收籌劃要隨著國家的法律、法規的變化而進行調整。(4)成本效益原則。企業的稅收籌劃的目的是為了減少企業的運營成本,即企業的稅收籌劃所降低的稅收數額要大于企業在執行稅收籌劃過程中的費用成本,這樣才能使企業獲得收益,企業的稅收籌劃才能遵循成本效益原則。
二、新企業所得稅下企業進行稅收籌劃的流程
1. 整理企業稅收資料
為進行企業的所得稅稅收籌劃,企業應首先搜集和準備有關稅收資料,以備參考。企業應查閱整理最新頒布的稅收法規資料、會計準則和法規資料、以及政府經濟政策等。
2. 制定企業稅收籌劃方案
企業的稅收籌劃部門的主要工作就是根據納稅人的要求和實際情況制定比較詳細的、容納各類因素的納稅方案。企業的稅收籌劃部門應先設定提供給企業參考價值的規劃,具體應含有向納稅人提供的稅收內容和企業的參考的內容,如企業稅收籌劃的案例分析,可行性分析,稅收的計算,企業稅收籌劃的因素變動分析以及敏感性分析。
3. 稅收籌劃方案的確定和落實
企業稅收籌劃部門可以制定幾個稅收籌劃方案,然后按照新企業所得稅稅收籌劃的原則對稅收籌劃方案進行篩選,最終確定最優稅收籌劃方案。企業稅收籌劃方案的篩選可以按照以下因素進行,該籌劃方案的選擇能夠為企業節約更多的稅款,使企業獲得最大的經濟利益;或者該稅收籌劃方案能夠為企業降低執行稅收籌劃的成本;或者該稅收籌劃方案便于工作人員落實。
四、新稅法下企業所得稅籌劃方法
1. 篩選固定資產折舊的計算方法
新稅法下企業應選擇合適的固定資產折舊核算,以使得企業成本在有效使用期間內進行攤配。企業所選擇的折舊計算方法必須符合現行的稅法和財務會計制度[5]。為減輕企業稅負,實行累進稅率的條件下,企業采取直線攤銷法使其承擔的稅負最輕。在比例稅率的條件下,企業應采用加速折舊法,這樣可使固定資產成本在使用期限內加快得到補償,企業的利潤與納稅相匹配,當企業前期利潤少的時候,相應的納稅也少;后期企業的利潤多,納稅也會多,從而起到延期納稅的功能,減輕企業壓力。
2.采用合適的費用分攤方法
企業的運營過程中所發生的費用主要包括財務費用、管理費用和銷售費用。企業的運營費用將影響到企業成本的大小,而影響到企業利潤。企業會選擇有利于自身的方法來計算運營成本。這種費用攤銷方法需要遵守稅法和會計制度的條款。按照這樣利潤進行征收的應納稅額,才能夠得到稅務機關的認可。
3.選擇適當的從業人員
新企業所得稅的稅法下,有鼓勵安置待業人員的所得稅優惠政策,比如新開辦的企業,當年安置城鎮待業人員超過企業從業人員總數60%的,可以免征所得稅3年。因此,企業在招聘新員工上,應選擇適當的從業人員,以達到減免企業所得稅的目的。
4. 選擇投資的地區和項目
企業應選擇稅負相對較低的地區作為投資地點。新企業所得稅法仍存在稅負的地域上的差別。因此,企業所投資的地區應根據優惠的稅收政策,選擇稅負低的地區進行投資。企業還應選擇具有優惠政策的投資項目。國家對企業投資于公共基礎設施項目、環保項目給予稅收優惠政策。因此,企業可以選擇稅收優惠的項目進行投資。
5.選擇合適的材料計價方法
企業的材料費用應選擇合適的計價方法計入成本,這樣可以得出當期成本值的數額,而獲得企業的利潤,最終得出企業所得稅額的數量。根據我國財務制度規定,企業材料費用計入成本的計價方法可以采取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移動平均法、個別計價法、后進先出法。采用那種計算方法就成為企業稅收籌劃的重要內容。企業應遵守會計制度和稅法相關條款的規定,在企業選定了某種計價方法,在一定時期內就不應變更。
五、 結論
當前,企業應根據新企業所得稅法進行稅收籌劃,達到減輕稅負的目的。企業應利用新企業所得稅法規定的各種稅收優惠政策進行稅收籌劃。企業可以投資于稅收優惠項目,如農業、環境保護及安全生產等方面的投資。企業自身應創造條件去享受這些稅收優惠政策。對于研發費用可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加計扣除;而對于優惠項目的專用設備的投資額,按照稅法以一定比例實行稅額抵免;同時企業選擇就業人員享受所得稅優惠政策;企業應擴大優惠政策的納稅籌劃空間。企業的計價方法的稅收籌劃,可以選擇不同的計價方法,以減輕企業的稅負。企業對業務招待費的稅收籌劃,應做好業務招待費的預算,盡量減少支出。可以將業務招待費轉為辦公費用支出,達到節稅的目的。企業在進行稅收籌劃時,應考慮稅收籌劃的成本,達到有效的稅收籌劃。企業進行所得稅的籌劃時,應選擇具有稅收優惠的投資地區和項目。因此,企業只有實施有效稅收籌劃,以達到減輕稅負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朱靜玉:淺議新企業所得稅法下的納稅籌劃[J]. 會計之友(中旬刊), 2009, (06)
[2] 蘭培晶: 淺議新企業所得稅法下的納稅籌劃[J]. 財經界(學術版), 2008, (08)
[3] 劉芬芳:淺談新稅法下的企業所得稅籌劃[J]. 中國管理信息化, 2010, (09)
[4] 項華錄:新《企業所得稅法》的變化及納稅籌劃研究[J]. 經濟研究導刊, 2008, (18)
[5] 朱 純:談新企業所得稅法下的納稅籌劃[J]. 財會月刊, 2007, (34)